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促進思維激發和思維整理為目的的可視化、非線性的思維工具,英國東尼·博贊為創始人。這一工具可以有效幫助解決思維能力與學習任務嚴重不匹配的困境。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清楚地知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也存在這種困境,并且是當前造成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能力停滯不前的原因。博贊的思維導圖給了我啟發,我嘗試將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課前——促進有效預習
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多數學生的預習僅僅停留在標段落、給生字詞注音以及朗讀課文上,對課文的認知不全面。學生在預習時要嘗試理解課文,對于不明白的或是有感悟的地方,要適當進行批注或是查閱相關資料。此外,對于如何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也是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為了擺脫這些困境,我嘗試讓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預習。
1.提供思路,繪制導圖
預習時,我引導學生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出關鍵字詞、概括主要內容、分析文章寫法等方法進一步預習課文并繪制思維導圖,以書面形式上交作業。有了具體的思路,也有了思維導圖提供的方便可操作的支架,學生在預習時就能較之前得心應手,能熟練地掌握預習的要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展示導圖,互相促進
在學生上交思維導圖作業后,我會及時批改并點評學生的思維導圖。并借助投影儀直觀地展示學生創作的優秀思維導圖以及存在共同問題的思維導圖,進一步指導學生做到有效預習。展示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對文章的個性化理解,提高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3.查閱導圖,了解學情
思維導圖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思維可視化。通過查閱一個人繪制的思維導圖,可以看出這個人思考的過程和思考的結果。因此,對于授課老師來說,課前查看學生預習時繪制的思維導圖,能更好地了解學情。
二、課中——構建靈動課堂
靈動,《現代漢語詞典》對其的解釋是:“活潑不呆板,富于變化。”靈動的語文課堂一直是我的追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總會走進這樣的誤區: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把課文分解成很多的考點,然后在課堂上滿堂灌,而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課堂真正“活”起來,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我嘗試把思維導圖當作課堂教學的工具,做到每課一圖。
1.鉆研教材,預設導圖
在課前,我會鉆研教材,找出課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確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然后,將重要知識點按照教學流程繪制成為思維導圖。這樣,在上課前我的心中已經有一張清晰直觀的知識網絡和結構圖。
2.師生合作,完成導圖
上課時,由于課堂上很多生成性的內容是不可預期的,所以我會先呈現引領性框架,并圍繞核心問題與學生互動。在互動時,我會在知識網絡圖中找準位置,把學生回答的要點板書到圖中或者直接邀請學生上臺一起合作完成思維導圖。正所謂,“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這樣互動的課堂,才是靈動的課堂,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習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3.對比導圖,查漏補缺
課程結束時,引導學生將課堂上生成的思維導圖與自己預習時繪制的思維導圖作對比至關重要,可以引導學生反思哪些知識點出現了遺漏和差錯。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并在下一次預習中做得更好,會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次得到提升。
三、課后——整理鞏固所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識記完某一知識后,遺忘就開始發生?!鞍e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特別是識記后48小時之內,遺忘率高達到72%。所以,在學習完某項內容后應及時復習,及時鞏固。但是,復習什么和怎樣復習卻有著很大的學問。在學生已經能熟練運用思維導圖的情況下,進一步指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小結十分重要。
1.回顧導圖,鞏固提升
在學習完每篇課文后,我引導學生要及時復習課堂上生成的思維導圖。通過再次觀察導圖,學生的頭腦中會呈現立體思維框架,能更好地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得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提升,并在大腦中牢牢生根。
2.借助導圖,系統梳理
在學習一個單元后,引導學生及時小結單元內容。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把單元知識點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和歸納。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一方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內化所學內容,達到融會貫通;另一方面,也能及時查漏補缺,大大提高復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整理歸納的能力、反思能力等都能再一次得到提升。
3.檢查導圖,有效指導
在復習階段,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繪制的單元思維導圖,能夠清楚地了解學生對該單元內容的掌握情況,看出學生是否存在對知識的遺漏或誤解的現象,以便在課堂上或課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指導。思維導圖還有另外一個優點,那就是可以隨時補充內容到合適的位置,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加深理解和記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求教師倡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將學生看作學習、發展的主體,將傳統的‘傳授式’學習方式深入改革,充分關注學生學習需求與個體差異,培養學生主動創新、勇于實踐的精神?!彼季S導圖的應用,正是擺脫了“傳授式”學習方式,它以一種有趣、有效的方式拓寬學生的思維,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
責任編輯 黃佳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