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善用思維導圖,構建高效閱讀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過于重視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引導,這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的運用,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閱讀課堂。
  關鍵詞:思維導圖 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054-01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有效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通常是用線條、符號或者圖像等方式來呈現思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入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技能,并有助于其知識建構能力的提升?;诖?,圍繞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主要意義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過于重視對知識的講述,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這導致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刻,只停留于教師的講解上。另外,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一定的考量,如果學生不能夠主動地探究問題、思考問題,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使學生對文章的脈絡有著清晰的了解。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引發學生的聯想,通過某一個特定的詞匯或者語句,來引發學生對相關聯內容的聯想,繼而使學生對文章的認識由淺入深。由此可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其中能夠激發學生的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聯想能力。
  2.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
  思維導圖具有精煉、邏輯性強、色彩多元化以及比較直觀形象地表現教學內容等優點,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利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文章的故事脈絡,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加濃厚,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引發學生的聯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利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文章的故事脈絡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閱讀文章較為復雜、難懂,這困擾了許多學生的學習。那么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是眾多語文教師必須要深思的一個問題。思維導圖能夠梳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入,那么教師可以嘗試將該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
  例如,在《女媧補天》一課教學中,由于故事情節較為豐富精彩,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故事脈絡,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知識點。首先,教師可以圍繞本文的主題進行闡述,在黑板上寫下女媧補天這幾個字,并用圓圈將其圈起來。這樣一來,就讓學生了解到本文主要是圍繞女媧補天這個故事來進行講述的。隨后,教師在女媧補天幾個字的周圍寫上其他的關鍵詞,如補天的緣由、補天的經過、補天的結果、用什么補天等等皆可,關鍵在于能夠通過這些關鍵詞去引導學生閱讀文章,了解故事的情節。例如,教師在先在女媧補天的旁邊寫上補天緣由,然后對補天的原因進行講解。又比如,補天的經過是本文所闡述的重點,那么為了加深學生對女媧補天經過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單獨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這個部分。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按照“找→挖→放→煉→裝→端→對準→潑→填補大窟窿”這樣一個過程進行講解。通過這樣一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補天過程中的動作,例如找這個動作表示女媧找齊了五彩石,而挖則是女媧在地上挖兩個圓坑,至于放,則是將五彩石放在里面,然后再利用神火去進行冶煉。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覺得文章的知識難以理解,而是會輕松的根據教師的思維導圖去記憶文章、理解文章。
 ?。?)利用思維導圖來引發學生的聯想
  思維導圖對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逐漸深入理解知識,通過一環扣一環的引導來激發學生的聯想,使學生快速的理解文章。這種方法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有著更大的優勢,那就是該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松鼠》一課教學中,松鼠的漂亮、馴良以及乖巧是本文的重點,在學習這一課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松鼠的漂亮特征進行掌握,引導學生對松鼠的“馴良”進行了解。如果教師僅僅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章,去找出文章中有關描寫松鼠漂亮特征的詞語,那么雖然學生也能夠找到相應的詞語,但是所起到的效果不夠理想,過不了幾天學生就會遺忘這些知識點。因此,當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去了解松鼠的特征。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漂亮”一詞,然后將其用圓圈圈起來,再讓學生去思考文章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松鼠的漂亮。為了讓學生快速找到答案,教師可以先舉例說明,如從面容上文章用了“面容清秀”、“美麗的尾巴”等進行描繪。那么文章除了從面容上去描繪松鼠,還從哪幾個方面去進行描述呢?那么學生就會進行聯想,說從眼睛、身體以及坐姿等方面都進行了描述,然后教師讓學生將具體的詞匯或者語句說出來。又比如,教師在黑板上寫下“馴良”,然后按照上述同樣方法去進行教學。如此一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會得到激發,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入。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打造一個高效的閱讀課堂,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將思維導入引入到閱讀教學之中,來幫助學生梳理文章中的故事情節,梳理文章的結構脈絡,或者是利用思維導圖去引發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都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