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實用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人類對于生物的好奇與探索,從未停止。從幼童問父母“我是從哪來?”開始,到動植物認知等等,一直到初中階段才初次接觸生物學科,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啟蒙。我們說生物是一門學科,但生活告訴我們它不單是一門學科,因為生物與人密切相關。教師應當在學生探知欲望強烈期,正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生物知識。教育的意義從來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時間,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自己做問卷調查等方式養成愛思考、敢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學習方式解答自身疑惑,從而獲得知識。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學;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50-01
十九大提出“教育強國是民族復興的基礎”,這里明確地將“教育強國”放到了“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每一位教職工肩上的擔子都更重了。在生物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更應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教師要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而探究性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在探索中促進自身的完善和發展,還能逐步培養學生彼此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探究性學習活動相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具教學優勢,因為探究性教學的自由空間和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了重要條件,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豐富生物學習體驗,激發學生潛力,這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探究性學習的價值體現
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要從思想上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合理利用科學探究的方法。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主要從學生好奇的問題開始,在猜想與假設中,老師正確引導,為學生制定可行性方案,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查詢,收集資料,實驗觀察,彼此合作交流獲得知識。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從學生好奇的問題出發,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觀察與交流中獲得論證,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又一突破口,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潛意識里如何獲取解答疑惑的方法。
二、在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探究性教學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開放式探究和指導式探究、完全探究及部分探究,教師應靈活運用,正確引導。進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很多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受保護者的位置上進行引導,而忽略了學生這一獨立個體的自主性。實驗探究是不可全權掌控的自主化的過程,既然學生作為實驗的主體,教師應將學生作為實驗的探究者,聽取學生想法,而不是放在受保護的位置。
例如,在顯微鏡下觀看植物細胞結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帶領學生了解顯微鏡的用法及注意事項,為觀察實驗做好準備。其次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正確制作切片的重要性,如果切片不規范,會導致什么后果。最后,教師親自講解,示范。在此之后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制作切片,而不是教師做完步驟之后讓學生僅僅是觀察顯微鏡下的切片。
初中生的知識儲備比較有限,感性思維勝于理性思維,這限制了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展開,再加上同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思維存上存在差異性,探究性教學的可操作性較低。目前學生所學科目的增加與內容上的逐漸提高,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當成為了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則無法沉下去,耗費精力深入研究相關內容。對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看清這一現實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思想觀念,努力引導學生去感受探究式學習的樂趣與無窮魅力。
目前,許多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上缺乏經驗,很多生物教師僅準備好的教學資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并不一定按套路出牌,學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這種“突發事件”的發生,部分教師會選擇性的壓縮學生自由思考和探討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發展,探究式教學流于形式。
三、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
依據課程,對生物的某一類現象或事物的放大,提前安排學生觀察。這樣可以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欲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教學中。而對于提出的問題,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經驗與生活背景巧妙設計教學,問題的難度也大有考究,必須易于大多數的初中生的理解但又不能太難,只有這樣的尺度才能夠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防止學生因難度太大而放棄。例如,為什么有的人是雙眼皮,有的人是單眼皮、你家的動物為什么是黑毛和白毛,殘缺的植物種子是否會發芽,除了向日葵還有植物會追尋陽光等。
學生在觀察過后肯定會存在種種疑惑,這時教師的教案解答與課堂實驗成為解答疑惑的最佳工具。探究性教學活動比較復雜,因此生物教師需要學會合理安排探究教學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握好各個環節,根據不同環節,實時教學,提高探究教學的質量。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學習材料的研讀思考、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教師尤其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心得體會。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課堂中最優化探究教學活動是許多生物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教師必須認清教學現實,一堂課所能容納的教學知識量有限,探究性教學需要有所側重,著重探究重點和難點問題。
四、小結
初中生物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填充了學生未知知識體系的空白,也為學生認識自然現象和規律的探究過程埋下了一顆“種子”。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學為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生彼此交流合作學習提供了條件,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在素質教育時代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為了更好地推進探究式教學質量的提高,讓我們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做一顆啟明星,為他們正確引導,讓教育的航母加速航行。
參考文獻
[1]孟凡華.初中生物學科研究教學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50):136-136.
[2]張青,黃桂秋.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情況調查分析及建議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21):147-149.
[3]關茜.初中生物學科常態課教學質量調查報告[J].當代教育科學,2009(22):61-62.
作者簡介:李鵬武(1961.4-),男,籍貫:安徽淮南,學歷:大專;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