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生為本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基礎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教學改革陣地。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過程中的依賴性較強,接受知識較為被動,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學習方式,可能會使自身培養出不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構建的高效性。在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多樣化背景下,需要教師轉變觀念,將課堂主體權交由給學生,培養其主動獲取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在貼近學生的角度實現課堂教育的高效率、高質量。本文將以小學數學課堂構建為研究的內容,就如何“以生為本”構建高效課堂開展研究分析。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55-01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重視激勵教學
  我國傳統基礎教育始終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得教學對象無法得到客觀認識,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把課堂更多的權力交給學生,由學生對于課堂進行掌控這也是小學數學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關鍵。新課程標準提出基礎教育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通過將課堂的主體權交給學生,由學生對于課堂進行掌控,能夠有效踐行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培養小學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的主體,對于傳統灌輸式、強壓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改進。尤其對于小學學生來說,是個體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與激勵。在小學數學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以此來最大程度的釋放學生思維。同時,教師不僅要扮演傳道者,還應是學生們的知己和朋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勵,以此為基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最大化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有效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例如:在學習“形狀面積”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當前新興的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中放入不同物體的圖片,以直觀的感受增加學生對于圖形的辨識感。還可以通過由學生們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有哪些,想一想它們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在課上由學生積極思考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并讓學生合作研究分析面積的計算公式,部分學生能夠說出相關思路,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從而使學生樂于回答問題,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后,能夠有效感染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中去。這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通過將學生作為主體由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能夠在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之后,更好的融入到學習中,建立數學學科學習興趣。
  二、注重提問教學,增強教學趣味性
  “以生為本”的前提和基礎是要研究和了解學生,這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關鍵之處。首先,在教師對于小學學生群體進行研究和了解后能夠更加明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和途徑,對于小學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其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對于學習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該側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在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必須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不能只為了激發興趣進行教學設計,否則將會本末倒置。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的進行提問,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思維,又能夠了解學生對于當堂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進行“未知數”這個知識點講解的時候,由于學生在此前未接觸過相關內容,可能對其的理解和接收程度不高,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先將未知數物化,以學生喜歡的水果等舉例子,在水果籃中有20個桃子,第一只小猴子比第二只小猴子多拿了五個,第二只小猴子比第三只小猴子多拿了五個,問各拿了幾個桃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以水果分配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關注故事細節的同時,積極對于問題進行思考,這時可以由學生自主進行發揮,推測小猴分配桃子的數量,在充分激發學生好奇心與興趣的同時,鍛煉學生思維,接下來再由教師對于未知數的概念進行講解,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情境教學,豐富學生課堂體驗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需要合適的情境進行學習,鞏固所學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需要教師對于教學方法與課堂體驗進行結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牢牢抓住學生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尤其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個體身心發展特點來說,需要一定的教學媒介進行輔助,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情境結合多媒體教學,在直觀角度豐富學生感官知覺,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能夠有效提升小學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辨別方向”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當前新興的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中插入短視頻,增加學生的方向感。再通過教師組織班級同學進行路線分析,研究太陽落山的方向和太陽升起的方向等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模仿要去上課的小紅以及要去超市的小明等路線情境,讓學生根據題給信息所要求的經過地點進行路線劃分,培養學生自己觀察,自我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在鞏固教學的同時有效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四、以生為本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分析概述
  小學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基礎學科,還是一門可以與實際相聯系的應用學科。要想有效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個體身心發展,將“以生為本”與因材施教相結合,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將更多的把握權交由給學生,讓其充分體驗數學的魅力與樂趣,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常俊峰.如何打造高效數學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3(11).
  [2]韋駿.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4(07).
  [3]谷米.中小學數學學習習慣銜接現狀調查分析——六七年級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4]鄭姍姍.小學高年級數學家庭作業的批改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周蕓(1978.12-),女,漢族,大專,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湖北省黃石市磁湖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