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現行《道德與法治》的小學生法治教育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充分結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把道德和法治教育全面滲透到實際生活當中,其教育目的為提高學生道德以及法治素養,促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主構建道德意識、全面健康成長。本文針對現階段小學生法治教育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可以給有需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法治素養;培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60-01
  從2016年開始,小學品德課程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這并不單純代表著教材名稱發生了變化,同時還體現出在新時代發展需求下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1]。基于此,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對新課改要求作出回應,重視結合個體經驗,引導學生學習“做人”,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全面提高文明素養水平,依托于實際生活情景,引導學生發展道德以及情感。
  一、對小學生實施法治教育的目的
  小學時期還處于啟蒙階段,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還是懵懂的,需要家長以及教師正確的引導,基于此,對小學生實施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教育目的在于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青少年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精心引導和栽培,增強小學生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促進小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而從當前小學學校對學生法治教育的情況來看,傳統教學方式普遍對學生講述相關法律常識比較生硬,很難發揮真正的教學作用。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現代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二、培育小學生法治素養的重要意義
  1.良好的法治素養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需要。
  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法治素養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綜合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被重視。小學生需要具備理性思考精神、法治思想,以使其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冷靜面對突發情況、理性處理各種問題、尊重理解他人、遇到事情避免本能沖動,多一些理性思考、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同時要做到依法辦事。在文明社會,法律就是主要的行為規范準則,無處不在,并且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2.良好的法治素養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國,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了依法治國的重大問題,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掌控著我國社會未來發展,可以說,小學生的法治素養決定了國家發展的命運,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希望,因此,具備良好法治素養的小學生在長大以后可以推動依法治國的進程[2]。
  三、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策略
  1.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
  法治教育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屬于一個從認知到行動逐漸深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進行有效互動交流,從一定層面來說,法治就是一項社會活動,教師要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法治教育環境熏陶下成長?;诖耍處熞粩喔镄陆虒W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在傳授法治知識時,為了便于學生更好理解,要適當采取案例分析、情境模擬、分組辯論等對傳統教學進行完善,激發學生積極性,幫助其發散法治思維,鍛煉法律能力,在長久的法治教育過程中建立法治信仰、養成良好法治素養。
  2.豐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若只是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講解,就會使課堂十分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平時要多注重生活素材的搜集,實現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感悟。比如在上一年級上冊《升國旗》這一課時,不僅僅讓學生們了解國旗的故事和歷史,更結合相關的法律條文,并采用學校愛護國旗的真實材料,向孩子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于國旗的法律條文,讓孩子們從身邊人的行為感受對國旗的尊重,愛護。老師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效融入法律意識,將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法治教育有機相結合,在每一節道德與法治課上都適當滲透相關的法律條文,做到法在身邊,法潤童心。
  3.推進活動化的學習體驗。
  《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光靠課堂實施是不透徹的,有些主題還需要整合其他課程資源,開展實踐體驗,將學生帶入真實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感悟。如:“統編版”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結合3月的季節特點,與學校的春游研學整合,設計“花草名片”、“小植物成長記錄”、“動物明星卡”、“保護大自然”等研學單,并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這樣一整套完整的課堂設計,從課堂到課外,從教材到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他們易于接受的靈活多樣的方式,讓他們主動、自覺地參與課程實施中,使法治意識無形、無聲、無痕滲透到行動中,達到“知行合一”的實效。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學校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積極投身到小學生法治教育工作中,并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強化小學生的法治觀念,培養出符合國家發展需求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基于現行《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的小學生法治教育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張悅,張新顏.以“我”為主,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學德育,2017(8):12-14.
  [3]晏焱,李敏.開創道德與法治教育新格局——基于人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和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對比分析[J].中小學德育,2017(8):8-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9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