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評價體系是一個關鍵。本文分析了新課標理念下英語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實施有效教學過程評價的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新課標;課堂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20-01
新課標倡導小學英語的課程評價,應該堅持激勵性原則,不僅要關注教師的評價,而且要關注學生自主的評價,從而實現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和方法多樣化,最后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我將從以下兩大方面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評價。
一、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課改已經實行很久,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在英語課堂評價體系中仍然有著很多弊端。
1.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單一。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上,存在評價語言比較單一的現象?!癎ood!Great! Wonderful!”等表揚性詞語頻繁地貫穿在英語課堂上。對于學生不同的表現,我都是用同一語言進行評價,學生會對這些評價產生疲勞。表揚也沒有針對性。
2.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單一。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通常都是用小組比賽的方式,在黑板上進行小組評分,獎勵印章。其實,這種評價方式雖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比較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在意黑板上的分數,從而影響了上課的效率。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過于單一。
3.終結性評價往往被忽視。
我一直認為終結性評價大多是標準化考試的紙筆測驗,強調試題的題型和模式固定化,強調答案客觀唯一。所以在以往的期末評價中,我僅僅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英語學習的唯一標準,忽視了終結性評價也是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與形成性評價融為一體的。
二、有效評價的具體措施
1.運用豐富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樹立自信。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使自己的評價語言豐富、多樣。針對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評價語言,才會使評價更具實效性,真正發揮其激勵作用。通過學習,我學習到英語課堂評價語可以更豐富些。比如,對于一般的回答,所用評價語有:Good! You are right! OK! That’s OK! Not bad!A good answer! 對于更好一些的回答,可以用這樣一些評價語:Very good! You did a good job!l like your answer. 對于表現比較出色的學生可評價為:I am proud of you! You are excellent!這樣,對于學生給予恰當的認可與激勵,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
2.采取有效的形成性評價,讓學生培養興趣。
形成性評價,又叫過程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的評價。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同學間的合作精神。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是從以下幾點開展形成性評價的。
?。?)開展“Star”主題爭星活動。
通過每一位同學課堂上的表現,通過量化的形式給予獎星加分。
?、僬J真聽講星:一周下來,上課一直認真聽講的學生可得兩張貼紙,基本認真聽講的可得一張貼紙,調皮搗蛋的扣掉一張貼紙。
?、诜e極發言星:一周下來,舉手發言非常積極的可得兩張貼紙,比較積極的可得一張貼紙。
?、郾硌菪牵耗茏鹘巧硌荩袂楸普?,肢體語言豐富,可得兩張貼畫,稍弱一點的可得一張貼畫。
?、苈爩懶牵郝爩懙脻M分的可得兩張貼畫,90—80分的可得一張貼畫,80分以下的扣掉一張貼畫。
?、葑x書星:一周內,如果在布置讀書任務當天下午放學之前熟練地完成讀書任務的,可得兩張貼畫,不太熟練的得一張貼畫。
這樣的活動,學生很喜歡,積極性也很高。每個月匯總評價一次,首先由學生數自己的個數,換取相應的小金星,貼到表彰墻上。對各項前10名學生給予獎勵,頒發獎狀。這些新的評價方法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給了學生體驗成功的空間和途徑,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作用。
?。?)開展自主評價活動。
自評就是讓學生學會自己評價自己。學會自評有利于學生自己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我評價應根據學習目標和要求,通過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以達到學生自我監控、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目的。每周五,我都會利用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完成英語學習評價表。對本周的自我表現做評價打分,并把它作為期末總評的評分標準之一。學生對此非常重視,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以下就是我們的評價表:
3.重視終結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
終結性評價又稱結果性評價,是在某一相對完整的教育階段結束后對整個教學目標(或學習目標)實現的程度做出的評價。終結性評價通常是在一個學程結束時進行,它要以預先設定的教育目標為基準,用來確定教學目標或學習目標達成的程度。其實,終結性評價的工具除了傳統的測驗、考試之外,還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口語評價、成果評價等都可以作為終結性評價的工具。
3.1 口試評價。
口試的重點應落在語音的標準、語調的自然、語速的流利及語言的運用上。期末,我會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測試。比如:五年級的學生,我會給他們定幾個主題,如My favorite season,my birthday等,讓學生抽簽,十分鐘準備后,分享自己的短文。三年級的學生,可以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問2-3個問題。從口語的測試,考核學生實際語言的運用能力。
3.2 成果評價。
成果評價是指將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作業、作品)展示出來。平時的教學,會有一些手抄報、書寫比賽、繪畫筆記等作業。期末,學生自主選出比較滿意的作品進行參評。并讓學生相互打分。在評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培養自主性和自信心。
總之,通過以上的教學評價,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關注學生,多元評價,才能促進英語課堂的有效性。用豐富的語言、形成性的評價及終結性的評價點擊孩子們的心靈,充分發揮英語課堂評價功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郭彥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及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J].2016,第86期.
[2]朱遠靈.注重教學評價,打造高效小學英語課堂.學科教育/英語[J].2017.5.
[3]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