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標理念下小學教育管理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石,是貫徹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性階段。在新課改理念下,我國小學教育模式面臨著嚴峻挑戰。對此,可以從更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加強小學教學質量管理、促進理念和行為的融合等方面,實現優化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目標。
  關鍵詞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02-01
  教育教學管理是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以教學的全過程為對象,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領導等職能,協調全部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活動。在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發生巨大變化,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優化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發揮其職能,體現有序的、良好的教育教學規律,這對有序開展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更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
 ?。ㄒ唬淞ⅰ耙陨鸀楸尽彼枷?。學生是小學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主體,應處于學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管理者要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將“以生為本”的思想融入具體管理工作之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規章制度,從而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同時,適當擴大管理工作的空間,最大限度發揮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目標。
 ?。ǘ┰鰪娊處煿芾硪庾R。小學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教學管理者,只有增強教師的管理意識,才能助力管理的優化與改革。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力度,有效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做好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設備等工作;同時,在講課和檢查學生作業、開展測驗活動等環節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能,提高管理有效性。
  二、加強小學教學質量管理
  (一)規范過程管理
  學校應以教學管理為中心,制定并逐步完善教學質量管理方案、課堂教學評價方案、測評學生綜合素質方案等,并確保各類方案能夠有效執行。此外,為提高學校過程管理的規范性,還可以與其他小學展開合作,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教學管理的質量。
 ?。ǘ娀R幑芾?
  為落實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細化常規工作,學校應制定并有效實施教學常規量化考核細則,使其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與原則。確保教師工作績效考評的合理性,促使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發揮積極性。另外,學校應科學制定教師教學績效工作考評辦法,將競爭激勵機制和利益驅動機制融入其中,凝聚引導和鞭策這兩股力量,提高教學質量。
 ?。ㄈ﹥灮瘜W生評價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教育教學管理中應當優化學生評價,使評價體現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可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及學生需求,為學生們開辟第二課堂,設立乒乓球、演講、舞蹈等興趣小組;每年定期舉辦小學生素質展示活動、測評活動,讓學生參與運動會、表演文藝節目等,從而增強學生能力,張揚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促進理念和行為的融合
  (一)促進教師內化教育理念。理念不僅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行動。教師內化教育理念也不是一句空口號,更不是被動、表面地接受,而是要實現觀念的內化。內化的本質在于外部事物與環境需通過內部消化吸收才能發揮作用。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當中不斷內化教育理念,將所學思想、知識、技能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方式,堅持“以生為本”,為學生打造優質的課堂。
  (二)促進課堂教學因材施教。課堂是小學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因材施教是推動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實施分層教學。首先,通過觀察與調查,掌握每一名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狀況、特長愛好等;其次,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形成多個學習群體;再次,以動態、發展的觀點研究學生,基于學生的發展情況靈活調整分組。此外,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學生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在備課時考慮學生差異,設計分層教學目標,并將分層目標貫穿到小學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課后輔導及學習考評等環節,基于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層指導;善于將課堂內外的有益因素調動起來,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及和諧的人文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發展空間。
 ?。ㄈ┬畔⒓夹g與傳統教學結合。在小學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應被廣泛結合和應用。例如,將傳統教學的語言、板書與多媒體教學融合,利用圖像、聲音、視頻功能,優化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圍繞學生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改變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將學生善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與信息,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為了能夠讓廣大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學校應建立信息化教學督導措施,讓教師自覺學習信息技術,掌握現代化教學方法,通過信息技術獲取教學信息、處理教學資源,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水平。
  四、結束語
  總之,成功的教育教學管理不僅要有完善的制度,還要從情感與發展的角度思考管理方法與策略。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實踐中,相關工作者應積極更新工作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增強管理意識,動員各方力量參與其中。同時加強教學質量管理,規范教學過程管理,強化常規管理,優化學生評價。再者,要促進理念和行為的融合,要求小學教師內化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水平。通過這一系列策略優化教育教學管理,營造出尊重人和信任人的優良環境,讓全體師生都可以輕松愉快地工作、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馬義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的問題與策略詳析[J].教育革新,2017(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9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