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物理課堂應用生活資源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核心素養是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培養內容,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策略,積極運用生活資源,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生活資源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分析核心素養培養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 物理 核心素養 生活資源 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指引,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接受物理教育中養成的學習品格和關鍵能力,包含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多項內容,蘊含學生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等要素?,F代初中物理強調生活化教學,旨在通過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這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不謀而合,二者具有較高的契合點。具體到初中物理教育實踐中,要從物理體系的建構與應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來深入探討,實現生活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運用,真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1生活資源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價值
  1.1生活資源具有實用性
  物理來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生活資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生活資源,既是對學生物理能力的培養,提升了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從學科本質來說,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現實生活具有直接的聯系,通過靈活運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資源,可以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提高知識的實用性,讓物理知識真正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
  1.2生活資源具有趣味性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物理知識學習難度大,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通過組織學生結合生活資源展開學習,使物理教學“平易近人”,讓學生在生活資源中搭建物理情景,建構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同時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發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及時整改,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在與生活知識的互動中汲取先進經驗,進而提升自身綜合學習效果,滿足初中物理學習需求。
  1.3生活資源具有直觀性
  對于教師而言,通過整合并運用生活資源,可以實現直觀化教學目標,減小教學中存在的阻力,同時能夠提升教學指導效率,在開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集中指導,提升教學指導效果,也容易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有助于構建現代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2當前初中物理在生活資源利用方面的缺失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探索生活教學模式,要特別重視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即實現生活化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初中物理生活教學資源。物理作為與生活聯系緊密基礎學科,是初中義務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部分學校物理實驗器材建設不夠完善、實驗室環境簡陋、儀器設備更新緩慢等多種因素,讓學生們對物理教學難以提高興趣,也讓教師難以提高教學效率。針對這種情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缺失,但是在現代初中物理課堂中,普遍存在生活資源缺失的問題。
  3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生活資源的原則
  3.1生活化原則
  學習的本質就是一個探索求知的過程,特別是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探索求知的過程就是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的過程,所以基礎物理知識更應該貼近生活,培養學生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將生活元素進入到課堂中來,能讓學生感受到事情就發生在身邊,適當的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會有更多的參與感,獨立思考和解題也許會慢一些,有時也會走點彎路,這都屬于正?,F象,重點就是培養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比如說,在講解“物態變化”的過程中,這部分物理現象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其中關于溫度、熔化、凝固、汽化、升華、凝華等部分內容,都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出生活中現實存在的例子,實現生活化教學目標,同時讓學生利用其中的物理原理,實現制冷、制熱等實驗目標。
  3.2參與性原則
  在開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通過互動問答、生活資源利用等現代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而不是固守教材中的基礎內容,要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提升思想認知能力,提升學習效果。物理許可的優勢就在于它與生活密切相連,能夠讓學生及時準確的抓住物理中的理論概念和生活現象的各種關聯尤為重要。首先是要根據教學需求引入一些生活場景和生活素材,但是要預留一些空間讓學生們根據個體環境不同產生聯想和疑問,教師再一步一步循循善導的將這些問題和疑惑逐步解開。
  4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生活資源的具體做法
  4.1重視生活資源,設置科學的教學環節
  科學設置教學環節,對于提升初中物理生活資源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下,很多教師缺乏教學創新意識,雖然在課堂上采用了生活資源,但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什么區別,學生也很難參與到教學體系中,如何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真正融入到生活資源當中,是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創新,要打開自身的眼界,通過互聯網學習優秀課程設計的經驗,有條件的學校也要多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教學做法,將這些先進經驗融入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當中,真正提升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根據本地教學的特點進行本土化調整,提升教學創新的適應度,滿足現代初中物理教學發展需求。比如說,對于“杠桿”、“滑輪”等,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需求,自己進行小發明,讓物理原理融入到生活中,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4.2利用生活資源,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探索生活資源的有效利用,要注重拉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F代初中物理教育旨在提升學生之間的實踐應用能力,如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認知,毋庸置疑就是提升教學的實踐性、生活性,讓知識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在開展初中物理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程實際情況、社會發展形勢和學生個人學習特點,設計巧妙的生活資源利用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感,提升學生學習的綜合效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指導初中物理教育發展。比如說,講解“浮力”章節內容的時候,其中的“阿基米德原理”與學生息息相關,而且學生從小就有直觀的感受,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找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且延伸教學,找到“阿基米德原理”的具體應用空間。   4.3創設生活資源,探索發揮情景教學作用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揮生活資源利用的效率,通過模擬初中物理知識的現實生活應用場景,讓學生融入到學習體系中。從知識內容來看,初中物理知識相對較為枯燥,學生也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此外,現代初中物理教育以實踐為導向,構建初中物理教學情境,模擬實踐應用場景,以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根本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探索發揮情境教學的積極作用,為學生創設情境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恰如其分的場景中得到鍛煉,提升知識應用能力。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探索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提升初中物理情境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與科學性。
  4.4融入生活資源,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創新,讓學生融入到生活化教學當中。從初中物理知識結構和知識特點來看,與學生的工作、生活實踐有著直接的關聯,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生活化教學設計理念和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物理學習場景,讓學生模擬不同角色,在互動交流中提升物理知識學習效果,而且在實踐模擬過程中,也可以拓展教學內容的外延,讓學生隨時解決互動交流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初中物理生活教學的豐富程度,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真正得到鍛煉,達到生活性教學的目的。比如說,在講解“信息的傳遞”相關,其中關于電話、電磁波、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等,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直接關聯,但是學生往往卻忽視了對其中物理原理的探尋,這些知識也是有效的生活化教學結合點。
  5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物理教育過程中,如何通過融入生活資源,提升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教師作為現代初中教育的引領者,要不斷摸索新型教育理念,將生活資源應用到教育實踐中,更好的指引學生開展學習,提升綜合教育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下一步,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創新教學思維,探索科學模式,提升綜合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馮壽東.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利用網絡資源[J].新課程導學,2018(29):26.
  [2] 魯傳能.初中物理實踐活動教學開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7):16.
  [3] 陳軍.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開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02).
  [4] 莫翠英.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0):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1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