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培養導向下小學古詩詞教學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詩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均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很多教師開始注重在古詩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中的情境,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完善小學古詩教學方法,對其應用策略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將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對小學古詩詞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
古詩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部編版教材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增大古詩數量。那么,小學語文教學該如何回應這樣的變化,以適應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時代要求呢?筆者結合當下小學古詩教學實際,探索提高小學古詩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從培養古詩學習“五種文化力”的維度來設計教學,以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小學古詩詞教學現狀
一些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小學語文古詩課堂上以考試內容為主進行教學,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有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依然以傳統的教學大綱為依據,秉承應試教育的理念,導致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死板沉悶,教師只是為學生介紹作者,讓學生朗讀和背誦,忽視了鑒賞教學,沒有帶領學生理解古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新課改對古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教師發揮引導的作用,調動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使學生主動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但一些教師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教學課堂依然比較落后、陳舊,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其次,近此年來,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年輕化,一方面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但另一方面,年輕的師資力量在古詩方面的文化素養還不夠,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關注到了固定的教學內容,沒有深入挖掘古詩的教育意義,導致教師沒有能力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內容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刻的理解。
二、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ㄒ唬├枚嗝襟w教學,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在現在的教學手段中,由于信息技術的盛行,使多媒體教學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因為,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滲透,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但這也并不是指教師要經常在課堂中啟用多媒體教學。因為,考慮到學生對多媒體的迷戀,也考慮到學生以后的發展,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在適當的時間下進行。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提升聽課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小學語文古詩鑒賞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集中精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去創設教學情境。
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本上劉禹錫《秋詞》的相關內容時,在為學生講解詩中的“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边@一句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古詩所描述的情景,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為學生制作一個相關的動畫視頻。視頻中有在天空翱翔的白鶴,也有秋天的蕭條景象。還可以在視頻中加上詩人的角色,更加突出這首古詩的中心思想。以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ǘ┩ㄟ^角色互換,讓學生在想象中感悟古詩的意境
“要想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可以利用想象來進入角色,讓學生覺得親切、學得靈活,”這是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情感特點所提出的情境教學理論。通過這個理論可以將想象作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意境的方法之一,采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并在這一過程中去感受古詩的意境。以《夜宿山寺》這篇古詩教學為例,為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作者位居高樓產生“手可摘星辰”的感覺,教師可以讓學生與作者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在高樓中的詩人,然后問學生:“如果讓你登上一座你認為最高的高樓,你想在上面怎么玩或做些什么?”學生紛紛根據自己的想象表達想法,當學生對教師的問題作出回饋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闡述自己的所想,以此來引導學生針對古詩情境展開更為深入的想象,教師可以用手做一個“噓”的手勢,然后輕聲地說“我想看看天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將“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钡那榫持噩F在課堂中,學生會順應教師的引導,瞬間壓低聲音,凝聚精力,對后續的古詩進行想象。
(三)提升教師人文素養,優化古詩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能夠映射其教學行為,為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成效奠定基礎。因此,語文教師要有效利用線上與線下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及時更新知識儲備,避免因理解和操作上的偏差而造成古詩教學的低效。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經常閱讀文學作品、人文讀物、教育專著等,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從而生成自己在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教育智慧。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借由培訓和自我學習掌握語文教學的要點,掌握各類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多多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優化古詩教學策略。古詩文創作與作者生活背景息息相關,因而,教師在教學時,需鉆研教材,通過補充課外材料讓學生了解作者所處時代及創作詩文時的社會背景,以便學生了解古詩文的風格。古詩文情感豐富、語言精練、節奏明快,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古詩教學時,要教學生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領悟其中蘊藏的感情。另外,古詩中多數都有一個詩眼,教師要深度解析,引導學生抓住詩眼,理解詩的意思。
結論
綜上所述,在現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觀念下,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社會人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 羅建紅. 小學古詩教學探索[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248.
[2] 李娜. 融合古詩情境 培養文學素養——談情境教學觀指導下的小學古詩詞教學[J]. 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5):213-214.
[3] 張光新. 形象直觀 畫龍點睛——也談教學媒體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作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0):228-229.
[4] 陸志燕. 尋覓詩意的美好——淺談小學古詩教學方法[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