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幼兒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具有很多不同的重點和側重點,其中身心健康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價值的培養和面對挫折時能自我糾正,自我平衡和調節的能力。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身心健康 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幼兒時期是人類生命周期中十分獨特及可貴的階段。從貫徹《綱要》、實施《指南》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幼兒獲得的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越多,教師實施的教育方式越能符合孩子的發展需求,幼兒的身心發展越好,孩子在入小學后的各方面表現也就越好。從幼兒的發展過程來分析,一方面,成人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孩子的發展;另一方面孩子也會主動建構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自發性的學習以及同伴互動對他們的認知建構都很有助益。因此,教師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在孩子自發型的學習與成人的指導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
  1因材施教,尊重差異
  由于幼兒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同,所以都形成了不同的個性。當然,有些個性是后天的,有些是先天的,但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造成的個性差異,作為教師都要給與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能夠了解每個幼兒的身心特點,從而利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干預,為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發現,只有多去了解幼兒的生活,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同時給予身心干預的情況下,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比如在同一個區域活動中,不同的幼兒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和要求,我們作為教師要能根據幼兒的差異和特點,給予不同的方法。例如在美術教學中,有的幼兒理解能力較弱,有的理解能力很強,這樣的情況下,就要順其自然,對不同能力階段的幼兒給予鼓勵,針對幼兒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或有效的指導方法,保護好他們的自信心和對學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
  2建構良好的幼兒教學課程
  我們在建構課程內容時,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規劃一些不符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來實施?!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促使幼兒教育者開始真正意義上達成共識:課程的價值在于為了每一個兒童的發展。國外的方案課程、項目課程迅速的傳播,各幼兒園的園本課程、也如雨后春筍般成長。教師要立足幼兒的身心發育特點規律,結合幼兒教學實際,綜合考慮當地的社會環境與幼兒的家庭背景,結合幼兒在學習中的經驗和心得,設立適合幼兒學習的幼教課程。一方面課程要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課程要適合幼兒發展的特點。在具體的課程設計中,教師要把幼兒整合全面發展擺在首位,這也是課程內容的首要目標,其設立一定要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水平,能夠體現出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特點,同時符合幼兒在智力與身心健康方面發展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不要好高騖遠,要能使得大部分幼兒都能達到,同時幼兒立足課程知識作為學習基礎,可以整合多個層面的能力和知識,從而有效地實現融匯貫通,從而提高學習速度和身心健康發展水平。
  3建立良好的評價體系
  對幼兒開展良好的教學評價是幼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做好幼兒教學評價,體現的是幼兒學習成效與身心發展的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正確樹立評價的目標,能夠利用多途徑的評價方法,認同幼兒在幼兒階段出現的各種差異。一般來說,教學評價需要有相應的評價材料作為依據。幼兒的發展評價要以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指標作為依據,以各種不同的相關資料為基礎。評價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課程的規劃施行是很重要的。教師對幼兒身心發展的觀察與評價在諸多教育策略中成為一大重要策略,通過評價不但可以改進教學與學習的狀況,而且評價工作與課程內容是不可分離的。準確評估幼兒的發展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的發展與學習速度很快,每個人的發展狀況不同、個人所處的發展階段互異,況且還會受到生長環境中文化與語言因素的影響。因此不正確的評價往往還會人為地給孩子貼上了“壞標簽”甚至使孩子受到傷害。
  4家校共育,構建雙向的溝通關系
  深入每個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的發展與學習狀況是教師可以使用的一個很好的教育策略。孩子越小,教師越是需要透過家庭以取得相關的資訊。只有園家互動,建立雙向的溝通關系,共同為孩子的發展付諸努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建立雙向溝通關系時我們必須建立良好的家長與教師的關系,保持定期的聯系,做到彼此尊重、合作、分攤責任。教師與家長在日常的接觸時都要分享彼此對孩子的看法以及彼此告知孩子發展與學習的狀況。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看法與目標,并能夠尊重和體諒。為了讓家長更了解孩子,教師必須請家長共同參與課程規劃與評價活動,歡迎家長參與相關的教育決策。
  5結語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如果能讓幼兒在輕松、民主、寬松的氛圍中有效地進行創造教育的啟蒙,這樣不僅能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自由的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幼兒創造精神,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與創造性想象,有助于訓練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挖掘出幼兒巨大的創造潛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閆玉.幼兒心理素質教育分析百科[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2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