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招投標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招投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競爭形式來達到擇優選定中標人的經濟活動。對醫院而言,通過招投標進行工程建設、物資采購、財產出租等,能有效降低醫院成本。特別是隨著醫院規模的迅速擴張,基礎建設項目日益增多,醫療設備、藥品、耗材、物資采購量持續增長,需招投標的項目在范圍和金額上都在逐漸擴大和增加。該文介紹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招投標管理的基本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思考及建議,希望對大型公立醫院優化招投標監督管理、助力醫院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指導意見。
[關鍵詞] 公立醫院;招投標;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b)-0080-03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Bidding in Public Hospitals
ZHANG Zi-wei, LYU Yi, LI Yi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22 China
[Abstract] Bidding is the economic activity of selecting the preferred bidder through competitive form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For hospitals, project construction, material procurement, and property lea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hospital costs through bidding. In particular,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ospitals,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re increasing, and the purchase of medical equipment, medicines, consumables, and materials continues to grow. The projects that need to be tendered are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increasing in scope and amoun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bidding management of the Union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bidding will be optimized for large public hospitals, and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will be assisted.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Bidd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醫療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為了利用有限的資金實現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公立醫院一般嚴格控制各種固定資產和消耗品,從而降低醫院成本,減輕患者負擔。招投標活動是一種國家認可的、相對成熟的交易方式,可以合理地利用資金通過競爭形式有效降低成本。隨著醫院規模的快速擴張,基礎建設項目日益增多,醫療設備、藥品、耗材、物資采購量持續增長,招標范圍正在逐步擴大,數量在不斷增加。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為例,現階段,200萬以下工程項目、120萬以下設備項目、50萬元以下服務類項目,均由醫院自行招標,招投標活動非常頻繁,招投標管理部門也在持續努力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流程,如建立“醫院評標專家庫”,對關鍵環節進行風險點梳理和流程再造。但是,在招標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該文將針對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招投標管理的現狀及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思考與建議,以期實現招投標的精細化管理,促進醫院的健康運行和穩定發展。
1 醫院招投標管理基本情況
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通過精細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優化了招投標流程,提升了管理效能。完成招標項目共計309項,預算節減率為13.41%,節減資金8 448余萬元。
1.1 精細化管理促進招標采購規范透明
加強對內部招標項目各方面的管理,嚴格控制招標立項、招標文件的編制與審查、開標、評標等過程;明確項目執行部門、審計部門、監察部門和財務部門各自的權限,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評標專家數據庫,投標人數據庫和項目基礎信息庫,確保原始數據可供參考,提高投標工作的透明度。
1.2 信息化手段促進招標采購公平有序
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醫院招標程序。通過“互聯網+”招標采購,在信息平臺上共享招標公告,投標人注冊,資格審查和其他鏈接。利用醫院OA系統,推行設備、工程、議價、服務類項目線上立項、審批、處理、公示等功能,逐步完善專家庫抽取系統、數據統計系統、監督系統等,通過信息化創新管理,優化審批流程,重視事中監督,提高審批效率。二是加強招標采購代理機構監督,完成2017—2018年度招標代理入庫遴選工作,讓醫院招標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合理、公平有序。 2 醫院招投標管理問題分析
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招投標活動日益頻繁,伴隨著招投標工作量的增加、金額的增大,管理的難度也在增加,招標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
2.1 項目前期論證有待加強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招投標涉及環節較多,通常關注的重點集中在招標組織實施環節上,部分職能部門或臨床科室對事前評估環節重視不夠,前期的需求論證不夠充分,對市場行情不夠了解,容易導致以下問題:①實際合同價偏離預算;②前期規劃缺乏整體思路,比如應用軟件類項目招標,如果沒有預先考慮主院區和分院區的統一,就會導致同一種項目重復招標,增加醫院成本;③部分臨床科室之間未就儀器、設備的使用進行有效協商,導致儀器設備重復購置的現象時有發生,資源很難實現有效的整合和共享,降低設備利用率并增加醫院成本;④對于個別工程維護項目,由于初步工程量清單編制不完整,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存在竣工結算時變更較多,導致追加預算的風險。
2.2 招標的競爭優勢未充分發揮
①由于某些項目專屬性強,項目執行部門編制標書時對參數設置要求過高、過細,導致同質量的其他廠家投標意愿不強,不利于發揮招標的競爭優勢,既不利于醫院節約成本,還可能出現陪標、圍標等現象;②一些頻率高、零散的小項目,由于長期以來都是同一個廠家或公司負責送貨、服務、維修改造等,合作已成習慣,導致該廠家不愿降低價格,同樣不利于醫院節約成本;③少數議標項目由于涉及金額較低,且由立項部門自行組織,所以流程上不夠嚴謹規范,容易出現“走過場”問題,議標的客觀性、規范性和嚴肅性有所欠缺。
2.3 項目評審人員參與度不夠高、覆蓋面不夠廣
①現階段,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招標評審工作原則上規定申購設備的臨床科室至少需要派三位專家組成技術團隊參與評標環節,但是由于該院大多數臨床科室業務繁忙、工作時間緊張,往往難以按時按量抽派人手參與招標評審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評標環節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可能導致最后中標的設備與科室實際需求不完全匹配的現象;②評委遴選范圍不夠廣,尤其是職能部門參與評標的人員相對固定,大多比較熟悉投標單位的情況,受制于主觀因素,在評標過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傾向性;③按規定,每次評標原則上需兩名院領導同時參加,一旦遇到院領導公務繁忙時,其在項目評審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必然有限,導致該項規定的落實得不到保障。
2.4 過度看重事中監督,事前、事后監督有待強化
招標工作的監督應分為3個階段: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F階段招投標工作過度依賴紀檢監察部門對過程的監管(事中監督),而沒有重視其對制度和流程的監管(事前監管),以及對相關職能部門行使職權的情況的監管(事后監督),不利于從根本上規避招投標可能出現的風險,亦不利于對履職不力的項目負責人進行問責追責。
此外,審計和財務部門在事前和事后監督中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比如應進一步在立項前期的市場調研、詢價比價和招標后期合同簽訂、履行、項目變更等環節加強監管。特別是對于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和大型醫療設備,中標的確認只是雙方合作的起點?;A設施項目的建設往往工期長、資金量大,項目在執行后期可能存在監管缺失的風險;大型醫療設備維護和運行的成本高,運行周期長,可能存在質保期過后變相漲價的行為,亦需要審計、財務部門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和評價體系來規避這類風險。
3 醫院招投標管理的思考及建議
如何規范招標采購行為,利用新的技術與措施,研究新的對策與方法,做好監督管理,從各環節控制成本,合理利用資金,關系著醫院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該文認為,需在事前加強規范,事中注重監督,事后加強問責,實現對招投標的全方位監督。針對前文指出的幾個問題,結合醫院招投標工作實際情況,該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3.1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①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精神,進一步完善符合醫院實際的招標工作管理制度,破舊立新,通過流程再造盡量規避人為因素,強化制度剛性。如健全評標專家抽取機制,制定評標專家抽取管理制度和動態考核制度,抽取時避免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評委進入評標現場,一旦發現專家在評標時有引導性、傾向性言論影響其他評委獨立判斷的,取消其評審資格。②增強各類制度的透明度,對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的范圍、金額、組織機構、職責權限、招標流程等基本內容作出明確而公開的規定說明,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吸引更多投標人參與競標。
3.2 充分做好前期論證
依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組織項目前期的需求論證工作,可實行專家咨詢制,聘請外部專家從技術角度對項目進行論證,如該項目所采用技術的獨特性、創新性和可行性,形成完整、客觀、公正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準確編制預算。
3.3 完善科學監督體系
紀檢監察部門應當加強對招標制度和程序實施的監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不斷完善內控、監督等制度建設,并對院內評委專家庫進行擴充和完善,進一步規范招標工作,確保公平公正,增強系統的剛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此外,還要重視對相關職能部門行使職權的情況的監督,對重大差錯項目的負責人進行嚴肅問責追責,倒逼各職能部門履職盡責。
同時,建立并完善協同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審計和財務部門的監督、評估和管理職能。不斷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用完善的制度和規范的操作來查補漏洞、防范風險。
3.4 強化責任追究機制
雖然《招標投標法》明確了對違反投標和穿線等法律法規的相應處罰措施,但是,與投標人通過非法行為獲得的利益相比,不超過合同金額10‰的最高罰款金額,使得違法成本明顯偏低,無法有效遏制投標單位的違規行為。因此,招投標管理部門應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加大懲處力度,如嚴格落實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等,使招標單位的違法成本遠遠超過其利益收入,從而有效遏制招標投標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3.5 優化改進信息系統
①利用智能化綜合管理系統,提升招標效率、加快執行進度,將招投標重要信息,如報名須知、招標結果、競價公告等應在醫院首頁顯眼位置進行公示,增強招投標工作的透明度;②通過完善醫院采購信息平臺,使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有利于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③通過完善網上報名、電子評標等手段,進一步節約招標成本,減少人為因素干擾,降低招標信息泄密等風險,兼顧效率與公平。
[參考文獻]
[1] 唐通軍,曾愛紅,楊小紅,等.大型公立醫院招標管理工作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院,2017,21(10):79-80.
[2] 尚超.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招標業務內部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審計大學,2017.
[3] 馮玉波,冷明祥.大型公立醫院項目招標過程監管與成效探討[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24-126.
[4] 楊莉,梁桂蓮,劉東明,等.醫院內招投標監管可行性模式初建[J].中國醫院,2009,13(12):72-73.
[5] 劉玉萍,于洋.基于制度反腐下醫院招投標機制的完善[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8):70-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