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舌尖美在制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制作美食是一件非??鞓泛拖硎艿氖虑?。于是,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針對孩子對美食天生的興趣來選擇適宜的食物,提供適合的材料,創設溫馨的環境和孩子一起來完成美食的制作。旨在通過美食的制作,讓孩子們在初步感受中國美食文化的同時,用實踐操作來認識各種工具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品嘗美食、體驗制作美食的樂趣中感受實物是來之不易的,從而產生珍惜實物、珍惜勞動之情感。
關鍵詞:美食制作;幼兒;動手能力;生活
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物,而地大物博的中國也有著不少的傳統美食,制作美食更是一件非??鞓泛拖硎艿氖虑椤5捎诂F代家庭的獨生子女居多,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物質條件是空前的優越,所以大部分的家庭更多的重視孩子智力的發展,基本不主張和鼓勵孩子去做家務,導致現在大部分的孩子能說會道卻生活能力相當薄弱。陶行知老先生說過:“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其實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對于個體的成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針對孩子對美食天生的興趣來選擇適宜的食物,提供適合的材料,創設溫馨的環境和孩子一起來完成美食的制作。旨在通過美食的制作,讓孩子們在初步感受中國美食文化的同時,用實踐操作來認識各種工具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品嘗美食、體驗制作美食的樂趣中感受實物是來之不易的,從而產生珍惜實物、珍惜勞動之情感。
一、目標定位注重特點,增強幼兒活動的興趣
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齡偏小她們的身上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由于小肌肉發展還不成熟,故整體動作發展還不完善,對于一些稍微精細點的動作就無法完成;其次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甜甜的且外觀較為鮮艷的食物;三是對很多操作活動孩子們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愿意去嘗試制作。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以及《綱要》中也指出:“教育內容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我們決定把目標定位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一年齡特點決定了想要對他們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就應從“學會生活”作為切入口。而,孩子們的因此教師與家長主動提供機會,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放手讓幼兒去嘗試,增加幼兒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感受美食制作過程中的樂趣,獲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小班的幼兒喜歡吃甜甜的食物,因此我們在美食的制作上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幼兒的興趣提高了,那他們想要動手制作的意愿也會提高。
同時幼兒在活動中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探究愿望,愿意積極動手、主動參與制作過程,能夠與同伴和教師有效溝通和交流,最終掌握一定的食材處理方法與事物制作方法。
二、內容選擇貼近生活,拓展幼兒活動的經驗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要的教育?!痹谒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同時,《綱要》中也指出:“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
由于小班幼兒認知和動作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我們在美食的選取上,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且在制作步驟上不繁瑣,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的美食。
例如,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走在路上都是都是桂花的香味,有一天,有孩子早晨來園后說:“老師,我走在路上好香呀!是桂花!”又有孩子說:“我也聞到了,我還嘗過呢!桂花是甜的!”在邊上的孩子有人不信,有人又說:“老師,我吃過好多好吃的桂花,有桂花餅,桂花湯圓,還有桂花蜜呢!”孩子們的討論還沒有停下?;诤⒆觽儗鸹óa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進行了桂花釀的制作。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币酝?,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近。為了讓幼兒能充分的感受節日的氛圍,教師組織幼兒通過聽聽、說說、看看等不同的方式了解臘八節,最后進行了臘八粥的制作,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教師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同時每位孩子又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幼兒通過每一次的美食制作,對于自己能夠親自動手制作這些美食,感到很開心也很有興趣,并且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因為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各肢體發展情況,教師還整理出制作時簡單易懂的兒歌,方便幼兒記憶與操作,每一位幼兒制作時邊念兒歌邊做美食的樣子,專注且認真。
三、活動方式小組化,提高幼兒活動的技能
小班傳統美食制作的組織實施,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有趣味性,能夠給幼兒帶來快樂。在開展小班美食制作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趣味性、游戲性的原則。同時在介紹了美食之后,從食材的清洗,到處理,最后到制作,通過不同的分組,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美食的制作,而不是讓幼兒感到煩悶和沒有興趣。相對于興趣,對美食制作的完成品要求并不是很高,因為是初步探索階段,所以應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主,讓幼兒先愿意學,樂意做,然后再逐漸增高要求。
四、教師指導個別化 保證幼兒活動的實效
同時,教師在這個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應是一名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為幼兒提供美食制作的時間與空間,并在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不斷的鼓勵與支持。在面對困難時,小班的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會稍弱,因此教師在其中有著關鍵的作用。在個別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且有耐心的指導幼兒,并不停地給予幼兒肯定,讓幼兒有做下去的興趣。同時面對比較復雜的制作步驟,教師需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創編一些小兒歌,幫助幼兒明白和記住制作的步驟,如搓湯圓,可以簡單的把制作步驟分解為“搓一搓,壓一壓,放一放,揉一揉?!崩煤唵蔚膬焊杼嵝延變褐谱鞯倪^程。
五、家園共同協作,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活動,同時也是幼兒朝夕相處的人,因此要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在美食制作這個方面,一是可以在教師不擅長但適合幼兒制作的美食上,邀請愛心家長助力,一起與孩子們進行美食制作活動;二是在活動結束后,及時分享幼兒在園制作的過程,估計幼兒回家后與家長進行分享,同時鼓勵家長在家時也讓幼兒參與進美食制作的過程中,可以給幼兒分配一些簡單的任務,等幼兒逐漸長大后可以漸漸增加難度,讓幼兒可以更加喜愛美食制作的過程,如可以在家中制作餃子時,可以讓幼兒幫助擇面團或者攤皮等。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同時也能體會到食物的來之不易,從而懂得愛惜每一口糧食,不浪費。在這樣的制作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會今后幼兒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鑒定的基礎。
最后想說的是,幼兒園的活動應源于幼兒的生活,同時又服務于幼兒的生活,而美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與我們息息相關。雖然小班的幼兒對于制作美食經驗不豐富,也存在著許多的局限性,但是教師應敏銳的發現幼兒的興趣點,通過不斷的探索選擇適合小班幼兒各方面特點的方式,愿意參加美食制作活動,投放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引導幼兒進行美食的制作的探究,培養幼兒初步的動手能力與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與獲得更好的自理能力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9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鐘園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