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正成為各個領域、各個產業發生巨變的催化劑,“互聯網+”時代行業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近年來,鄉村旅游產業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互聯網感受到了鄉村旅游的趣味性,這給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助力。在“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怎樣的發展路徑,如何得到優化提高都是關鍵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103(2019)05-0036-03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不斷向好,其中以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進步最快。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能夠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播,因此國家與地方政府也十分關注,在產業規劃、資源開發、品牌打造等各個方面都推出許多政策措施。這些政策的推出與其所處的“互聯網+”時代背景有緊密的聯系,但就當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實際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時代的鄉村智慧旅游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鄉村旅游存在的宣傳、營銷、服務和管理問題,突破鄉村旅游發展瓶頸,而且能夠節省旅游交易成本,提升游客旅游體驗質量,推動旅游消費、服務、營銷和管理由傳統方式向現代方式轉變。鄉村旅游業受到重視,本該循序漸進穩步發展,但就當前的發展態勢而言,較剛剛融人互聯網技術時有所放緩,這是由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了傳統觀念意識的制約,同時也受到鄉村基礎環境與服務配套措施等影響。
  1.傳統觀念的制約
  在傳統的發展觀念下,鄉村旅游業實際上是缺少亮點的。就傳統文化的傳播而言,鄉村旅游業在形式上過于死板,缺乏創新,難以引起旅游者的關注與喜愛。在“互聯網+”初次融人鄉村旅游業時,傳統文化確實得到了一定的傳播,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時代的需求與變化是同步的,當旅游者提出更多要求時,鄉村環境下的村民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會產生抵觸心理,在現代化與傳統性之間陷入兩難。這導致鄉村旅游業在近年來發展速度放緩,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基礎環境與設施服務較差
  “互聯網+”時代給鄉村文化帶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也吸引了更多旅游者“走進來”,但在這種產業效應的影響下,鄉村旅游業基礎環境與設施服務的不足便凸顯出來,造成旅游者的不滿意,也直接影響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中呈現出的不足實際上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得到解決,鄉村旅游業想要得到可持續發展,需要重視“互聯網+”時代背景帶來的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創造發展路徑。
  1.自媒體平臺的創建
  鄉村旅游業當前在“互聯網+”環境中顯得較為平淡,一方面是由于宣傳手段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宣傳熱點不充分?!盎ヂ摼W+”時代給予了鄉村旅游業足夠的平臺,鄉村旅游業也應該及時把握這種平臺資源,進行創新發展。比如,根據當地文化與季節環境對“最受游客喜愛的熱門景點”做主題方案,以此進行主題營銷或創意營銷,并通過“互聯網+”背景創建特有的鄉村旅游白媒體營銷平臺,吸引游客,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完善鄉村旅游產品功能
  鄉村旅游正處于產品的完善階段,旅游目的地形態還比較原始,大多還是停留在吃農家飯、采摘果蔬、燒烤垂釣等,應開發更多類型的旅游產品。鄉村旅游產品功能的完善可以建立游客的評價機制與需求反饋機制,以互聯網為媒介,讓更多人能夠發表與查閱評論,提出意見,較好地推動旅游產品的發展。
  3.整合公共資源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資源的利用更加趨向公共化,以共享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已經成為趨勢。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進行資源創新,提高鄉村旅游服務水平。當然,基礎設施也需要及時更新與替換,避免公共資源的超負荷利用。另外,在資源整合上應用“互聯網+”還能夠形成有效的應急處理機制,對旅游地進行在線監控,及時、合理地處理緊急問題,使旅游業的發展更加完善。
  4.個性化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鄉村旅游業可以在產品中加入如導航、導覽、信息搜索等功能,在手機殼等產品上繪制鄉村景色功能,給游客提供個性化服務。“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能凸顯鄉村旅游資源特色、蘊含鄉村文化內涵的創新型、智慧型旅游產品。
  三、“互聯網+”時代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鄉村旅游在“互聯網+”時代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擴大宣傳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了,以互聯網進行的鄉村旅游業宣傳不僅能突破原有的宣傳、營銷與服務、管理障礙,還能夠提高游客旅游體驗,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而在宣傳形式上,互聯網給予其更多的創新體驗,如微信、微博等白媒體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已經是大眾化產品,鄉村旅游業的宣傳推廣可以融人這些產品中,將鄉村旅游創造為鄉村智慧旅游,突破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瓶頸。
  2.政府主導,科學規劃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對于鄉村特色文化的傳播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中,可提高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政府的參與進行科學的、可持續的規劃,以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情況與背景制定發展規劃與建設框架,并且通過政府優惠政策,積極鼓勵鄉村旅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而發展鄉村智慧旅游。在這項內容中,政府需要加大對于鄉村旅游業的資金投人,完善鄉村旅游業基礎設施與基礎服務,重點整治鄉村環境與道路建設、綠化建設等內容,提供優質旅游環境。同時也需要建立相應的信息化平臺,實現鄉村旅游產業數據的整合,進行現代化的管理,達到旅游產業的高標準。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通過“互聯網+農業”模式,構建“智慧農旅地圖”,將東洲農業產業聯接到互聯網地圖,打造以鄉村旅游、農事采摘、農家樂民宿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新模式,建立適合新媒體消費時代的美麗經濟產業帶。   3.創新旅游產品與服務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網絡信息化。特色旅游產品,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做好推廣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發展。當前的鄉村旅游業大多停留在農家樂、景點游玩層面,沒有合理地接受“互聯網+”時代的推動。實際上,“互聯網+”時代給予了鄉村旅游新的動力,需要在創新發展意識下重視旅游產品、服務的創新與資源的整合,以傳統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新意的旅游產品,走“現代化”“網絡化”道路,創造鄉村品牌,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需要認識到的是,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嘩眾取寵不是品牌創造的方式,即使結合“互聯網+”環境仍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特色。將鄉村文化與鄉村特色結合現代化品牌意識進行鄉村品牌的創建是發展鄉村旅游業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將傳統文化特色做成“文化產品”也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喜愛。因此在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應該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提高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個性化,營造智慧型鄉村旅游產品,提高游客對于鄉村旅游業的認識,促進鄉村旅游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在鄉村旅游不斷發展的同時,鄉村旅游人才匱乏的問題日益突出。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至今,各地逐漸開始增加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但整體發展速度較慢。鄉村旅游從業隊伍中許多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往往缺乏專業培訓,對于旅游的認知不足,也缺乏管理經驗,對于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文化挖掘等缺乏了解,多少影響了鄉村旅游內容創新的力度和寬度。因此,要加強鄉村旅游從業隊伍建設,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倩.淺談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鄉村旅游投融資困境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8,49(19).
  [2]章軍杰.互聯網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選擇——基于梅家塢村的調查研究[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8,(4).
  [3] 張凌媛.互聯網時代下鄉村居民參與旅游發展
  淺談[J].互聯網天地,2018,(4).
  [4] 左光之,趙粒棟,互聯網時代以旅游業為助推的鄉村就地城鎮化發展模式探索——以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為例[J].智能城市,2016,2(4).
  [5] 董曉莉,汪淳,盧慶強.互聯網時代烏鎮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規劃應對策略[J].規劃師,2016,3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1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