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美術教學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在小學階段便開始著力推行素質教育。這就要求對學生美的陶冶和情操提升,作為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關注學生美術教學中的審美能力培養?;诖?,在本文中,以小學美術教學為著眼點,對該教學中的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一定程度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推進整體小學素質教學的大跨步前行。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我國各個學校及教學機構積極響應。在開展教育教學進程中,著重將學生素質教育納入到實際教學內容當中。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在教學中,要注重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這是健全學生素質教學的重點所在。在我國開展德、育、美、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方針,就需要對學生美術教學加以關注的同時,著重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強化。本文綜合自己小學美術從教經驗,就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談論以下幾點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注重課堂教學,善于傳輸審美知識
  小學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具體審美知識的傳授,這是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的重點。
 ?、倬托W美術教學來說,開展一定形式的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術教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在教學中,將審美知識進行潛移默化的傳授,能夠在細微處對學生的審美意識給予改變,繼而促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有更加正確性的解讀。對學生審美思想和理念的調整和優化,都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學生能夠無形中,提升其對美丑的正確判斷標準。
 ?、诰托W美術教學自身的特點而言,其固有的屬性,規定了小學美術還處于美術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尤其是對于審美知識的傳授,需要依據小學生特點,通過簡單的線條和色彩等,在明遼、易懂的輔助教學元素中,促使小學生審美概念的逐漸形成,為小學生日后的審美能力形成和發展,奠定有利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學習意識,激發其審美樂趣
  美術是一門具有視覺藝術感的學科,小學生由于年紀小,其對于任何事物都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美術教師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要從視覺的形象教學出發,運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引導,激發其審美興趣和熱情。
 ?、僭摲N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一定程度促使學生審美興趣的提升,也是建立健全其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正所謂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到美術事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的具體嘗試時,可以利用直觀性的教學模型,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等,將對于美術作品的鑒賞,放置于具體的文化氛圍中,促進學生在感知美和欣賞美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美的存在,激發其審美的興趣和熱情。
  三、建立教學評價機制,提升學生審美高度
  在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教育,要進一步的進行鞏固和提升,就需要從評價環節給予嚴格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激發。
 ?、倏梢赃\用比較教學法,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小組分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鑒賞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對其他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點評,從點評和意見交流中,讓學生對美術中的美和丑,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就需要在教學中,轉變教學中的評價方式,通過學生一對一,多對一等的互相評價,然后在教師的輔助評價下,學生能夠就自身的審美優缺點,有更加直觀性的理解,提升其審美能力的高度。
  四、鑒賞名師佳作,提高學生審美境界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給予一定程度的提高和促進。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根據實際內容,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收集于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名師佳作,讓學生在鑒賞名作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審美能力給予糾正。就美術作品而言,都是由無數的色彩和線條等形成的,根據創作內容的不同呈現具有差異性的畫感,每個小學生因為其生活環境,其個人的審美能力的差異性,這些都會導致在同一幅美術作品鑒賞匯中,學生對作品美的理解力有所不同。名畫是美術大師潛心研究和制作的作品,在對學生進行藝術作品美的鑒賞培養中,可以順勢將作品中隱藏的思想美、形象美等給予介紹,在鑒賞大師作品中,讓學生對美術對藝術的審美情趣有所提升,逐漸形成學生追求美的價值觀。對美術作品的鑒賞,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點所在,在鑒賞名師佳作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的能力,能夠刺激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興趣,繼而對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和引導意義。
  五、組織學生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認知
  在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中,實踐是其中直觀重要的方式和途徑。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要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組織培養,以塑造學生正確、優良的情感觀念,作為教學的重點來抓。這就要求,在小學美術實踐教學過程中,適時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是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教學模式改變,最為關鍵性的環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要在小學中以提高審美教育為關鍵著眼點,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感受美,在實踐中提升審美情操,塑造完美而合理性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拋開課堂教學的束縛,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讓學生通過自己身臨其境的感受,去發現存在于周圍的美,去頌揚和贊許美。教師可以在壯美的自然景觀中,在多姿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知美,陶冶其情操,在提高審美能力的同時,去凈化其內心之美,去升華學生的情感美,進一步提升學生思想深度,促使其良好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養成。
  總結
  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點環節,也是順應當前新課改素質教學的需要。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項艱巨性且長期性的復雜工程,需要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學人員,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有效形式,在教學中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通過對名師佳作的欣賞和品味等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積極引導和塑造學生審美認知力,繼而提升學生良好、健全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小學階段開始,提升學生對美的正確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前行。
  參考文獻
  [1]  劉建麗.也談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03):30.
  [2]  陳楨.探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55.
  [3]  王崢如.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途徑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02):153+155.
  [4]  張莉.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04):170.
  [5]  徐秀英.探析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欣賞探究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