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游戲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活動現象,從古至今,從小孩到大人,在人類世界中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游戲是兒童世界里最純粹的生活形式,他們不僅在游戲過程中伴隨愉悅情緒,獲得滿足感,還能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獲得社會性成長,為未來生活做準備,其中角色游戲在兒童社會化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班幼兒以聯合游戲和合作游戲兩種社會性游戲行為為主,樂于積極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并能理解規則的意義,可以和同伴協商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從中體驗著游戲帶來的快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于5-6歲幼兒的年齡特征也指出: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與同伴發生沖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
關鍵詞:角色游戲;大班幼兒;合作
一、問題的提出
角色游戲是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自主活動,它為兒童帶來極大的快樂,對其積極的情緒、主動性和獨立性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角色游戲中,兒童通過對游戲動作和情景的假想,有真誠的體驗,努力遵守蘊含在角色關系中的內在規則,使自己的游戲符合角色要求,這種想象活動,是對兒童原有知識、經驗的鞏固和運用,從而促進其認知能力和社會角色意識的發展。角色扮演和對現實人際關系的反映,不斷克服著自我中心化的心理傾向,同時逐漸學會理解他人、接納他人、同情他人。幼兒在心理上連續地發生著同化與順應的變化,從而萌發初步的人際交往需要和合作意識,有力推動了兒童社會化的進程。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教師更應該重視角色游戲的指導,為孩子們將來充當真正的社會角色打下基礎。
在相互交往中,大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紹、解釋游戲規則,開始學著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維持同伴關系,并認真妥善地處理好每一件事情,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更好的完成個體社會化。
二、概念的界定
角色游戲:學前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又稱象征性游戲。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包括言語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在游戲、學習、生活、運動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系,從而確?;顒禹樌M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
三、具體實施
(一)環境創設
1.選取角色內容,深入理解各種社會角色。首先,選取角色游戲的內容,這是和幼兒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也就越深入,越充實。其次,引導幼兒認識成人角色行為背后蘊含的社會意義,以加深對周圍生活的理解。
2.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為幼兒多方面交往互動創造條件。游戲的材料是幼兒進行
角色游戲的物質條件,可以有效激發幼兒游戲的愿望和興趣,并通過材料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行為上的互動。教師除了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真實程度較低的物品外,可以引導大班幼兒參與制作,使活動材料更符合幼兒的游戲興趣,在商討制作過程中幼兒間也發生更多的互動,感受合作制作游戲材料帶來的樂趣。
3.集體制定規則,討論角色分配的方法,以便更好的進行游戲的開展?!吨改稀分?
指出: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則。大班幼兒已具備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大家集體商討游戲中的規則,最后意見集中進行取舍,制定出清晰明確的游戲規則,幼兒更愿意去遵守此規則,更好的去形成合作的態度和合作行為的傾向性增多。
4.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促進角色游戲的深入開展。充足的游戲時間是幼兒深入自
主地開展角色游戲的決定性條件,讓幼兒在充足的時間深入的去扮演各種角色,商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更好的學會角色扮演中合作的一些方法,提高在各種活動中的合作能力。一般自由活動時間大班在30-50分鐘,一周兩次。
5.重視游戲心理氛圍的營造,使幼兒更好的進行積極合作行為的表現。自由寬松溫
馨的心理氛圍更能促進各種積極行為的發生,教師在活動前進行積極的引導,喚起幼兒進行新游戲的興趣,讓幼兒在一種積極的心理氛圍和環境中進行深入的游戲。
?。ǘ┙處熤笇?
教師指導主要是指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指導。其實對于環境創設中集體規則的制定,角色的分配等都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
1.游戲指導以觀察為依據。首先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做一
個真正的觀察者,而不是游戲的旁觀者。對于每一個參與角色游戲幼兒的合作水平和意識,幼兒教師都會有所了解,在積極的觀察他的活動中,才能有針對性有實效性的進行相應的指導。
2.把握指導的時機。游戲指導的時機相當重要,把握好時機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玩耍中哭泣的孩子,要積極予以引導參與到游戲中,或者采用移情教育法,換位思考他人感受;對于性格稍微內向,一不如意就會哭泣發泄的孩子,要等她哭的聲音小一些,發泄完之后,再與她進行交流,慢慢參與到游戲中。
3.確定指導的方法。指導的方法分類很多,如教師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言語指導和非語言指導。可以采用言語指導和直接參與法,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方法。教師也可以直接參與扮演其中的角色法,來作為游戲中的小伙伴提供建議。
?。ㄈ┗顒又v評
活動后的講評至關重要,講評分為老師講評和幼兒自我評價,主要是以哪種方式為主。在講評中主要引導幼兒獲得以下關鍵性的經驗。
1.引導幼兒學習他人成功的合作經驗??衫么蟀嘤變旱耐橐庾R逐漸增強的特點,開始學會和同伴商量一定的規則。對在角色游戲有合作行為的幼兒進行積極評價和鼓勵。在游戲講評時,對其他幼兒有借鑒作用的游戲行為和方法給予肯定,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在游戲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合作能力強的幼兒和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一起游戲,受能力強的同伴的影響,會投入游戲,逐漸也會主動向同伴提出一些請求和看法,提高合作的能力。
2.活動中出現的交往問題,大家共同商討如何更好的解決。老師在發現活動中出現的交往問題時,可以通過照片或視頻展示給孩子們,讓孩子們自己來看一看發現的問題,通過發現問題,孩子們來一起找尋解決的好辦法。
3.幫助幼兒總結、提升合作的方法。通過每次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和好的合作方法,我們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把好的交往行為內化為孩子們的好行為。
以上都是通過現場觀察和指導,幼兒共同商討和評議游戲總結出的方法。我們還需要在鼓勵幼兒大膽游戲方面多作努力,使幼兒愿意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的設想,在和同伴友好合作的基礎上,嘗試開展新的游戲主題。在角色游戲中有意識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教育影響,來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丁海東《學前游戲論》2001年11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2] 張婕 《角色游戲中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年 8 月第26卷第4期
[3] 蘇 紅,李艷華,任永梅 《關于合作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述評》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9月,第5卷第3期
?。ㄗ髡邌挝唬簼鷮幨腥纬菂^任城實驗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