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沙藝游戲中實現幼兒習慣養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玩沙是兒童的天性。沙子千變萬化、隨物賦形等特點能滿足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想象創造的欲望。我們發現幼兒在各種沙藝游戲(諸如沙畫、沙雕、沙盤游戲等)中玩得十分投入,常常流連忘返。但是,由于教師只關注幼兒學習興趣的引發,學習內容的設計,卻忽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一、挖掘問題,找尋根源
  從幼兒感興趣的沙藝游戲出發,為了探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方法與指導策略,以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提升沙藝游戲活動的質量,前期進行了幼兒沙藝的情況調查分析。
  幼兒對玩沙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不夠愛護,缺乏合理使用和收拾整理的習慣;活動時出現滿地、滿桌都是沙子的現象,衛生習慣、安全習慣令人擔憂;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也缺少協商合作的能力,出現相互爭吵、爭搶工具和材料等矛盾;活動過程中容易受同伴和其他事物的影響,不夠專注和投入,遇到困難也會退縮等等。
  通過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幼兒不良習慣產生的原因。
 ?。ㄒ唬┗顒迎h境問題。我們發現沙藝游戲區域存在數量少、空間小,游戲材料數量不足,種類不全等問題,導致幼兒活動人數偏多,相互之間出現干擾、影響。
 ?。ǘ┗顒咏M織問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一些青年教師由于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不足,活動之前既沒有提出具體要求,活動中出現問題也沒有給予明確指出,導致幼兒在松散、放任的活動中學習,逐漸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
  (三)教師意識問題。有些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對幼兒習慣的養成存在淡漠、忽視、無所謂的態度。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小,不需要過多干預、干涉,隨著年齡增長,幼兒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教師對習慣養成漠不關心,不予重視。
 ?。ㄋ模┓椒ú呗詥栴}。有些教師雖然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但缺乏適宜的方法指導。比如,大多以指令方式要求幼兒,過多的規則和要求讓幼兒對活動失去了興趣。長此以往導致幼兒對規則、要求產生抵觸情緒。
 ?。ㄎ澹┘覉@合作問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僅是幼兒園的重要任務,也需要家長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幫助幼兒改正不良習慣,耐心并持之以恒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一些隔代教育,由于他們對孩子溺愛、縱容,導致孩子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帶來一定的阻礙和影響。
  二、資源保障,有效促進
  針對前期調查的問題,挖掘幼兒園各項有力資源,應充分發揮各項積極因素,歸納為:
 ?。ㄒ唬┏浞职l揮環境的教育價值。環境是重要的隱性課程,對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積極營造有利于幼兒習慣養成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一是物品擺放要整齊,營造秩序井然的氛圍。二是提供存放活動的工具、材料的櫥柜等要充足,有助于幼兒自我收拾整理。三是采用圖片、照片等方法將習慣要求直觀呈現,如穿脫服裝、整理物品的程序,以及安全衛生、文明交往、學習要求等,提醒幼兒按規范操作。三是營造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教師給予幼兒足夠的耐心、愛心,寬容幼兒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少一些批評和指責,多一些鼓勵和呵護,耐心等待幼兒的成長和進步。
 ?。ǘ┏浞职l揮課程的滲透功能。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雖然聚焦于沙藝游戲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研究,但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幼兒的生活、課程的實施相互融合,自然滲透的。一是保證沙藝活動的正常開展,將其列入課程體系之中,根據活動安排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二是保證沙藝活動的開展時間,不因特殊活動(季節、天氣等原因)隨意更改、調整活動。三是積極開展觀察研討,及時捕捉、發現幼兒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隨時調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ㄈ┏浞中璋l揮不同人員的影響力量。教師、家長、同伴都是幼兒學習與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在行為習慣養成中,要充分發揮不同人員的積極力量。
 ?。ㄋ模┏浞职l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具有診斷、改進、激勵和導向的功能。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更好地指導、激勵、促進研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一是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采用每日幼兒自評、每周同伴互評、每月教師月評、每學期學校、家庭總評的方式進行。二是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性。通過現場觀察、案例分析、觀察記錄等方式進行,建議小班以情境性、游戲性、生活性評價方式為主,中大班以自主評價、同伴評價等方式為主。三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根據目標要求設計不同年齡段、不同沙藝游戲中幼兒良好習慣評價檢核表,以形成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評價指導手冊。
  三、巧施策略,助力培養
  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但自然而然的習慣養成靠的不是強制和命令,不是灌輸與約束,而是講究科學的方法和藝術,讓孩子感到趣味、輕松,沒有壓力。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ㄒ唬﹫D片照片呈現習慣。為了便于幼兒知道每個活動的具體習慣要求,我們采用圖片、照片的方式呈現給幼兒,不僅直觀形象,而且便于認知和理解。
 ?。ǘ﹥焊枥收b記憶習慣。比如沙畫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在抹沙時能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凈整潔,但是幼兒總是把沙撒得到處都是,于是教師便自編兒歌,如:五指并并攏,變成小刷子,從左往右刷刷刷,小小沙子不見啦!趣味的兒歌讓幼兒感覺新鮮有趣,一邊朗誦一邊操作,很有意思。還有關于友好交往的兒歌:朋友見面要微笑,點頭問候說你好,大家一起來排隊,工具輪流不爭搶。遇到困難請幫助,一起商量來解決。
 ?。ㄈ┕适聞摼幯堇[習慣。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間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和不足,為了幫助幼兒改正缺點,教師常常以自創自編的故事來講述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會旅行的沙子”講述的就是幼兒隨處撒沙的現象;“一把哭泣的鏟子”講述的是幼兒沒有收拾整理的現象。
  以沙藝游戲為載體的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模式,必將讓幼兒的成長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幼兒獲得的遠不止習慣上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發展了自主選擇、自主決定、主動學習、挑戰困難的態度、能力和自尊自信的積極自我意識,在這個過程中,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將好習慣生根發芽。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實驗幼兒園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