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處在身心成長發展的黃金時期,采取恰當教學策略促進其認知水平的提高可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幼兒結構游戲中進行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將對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希望為幼兒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幼兒結構游戲;數學認知;指導
  
  引言: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理論的發展,幼兒課程的游戲化傾向成為幼兒教育的大趨勢,游戲化教學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可以在做中學。其中,結構游戲是運用一定材料進行建筑構造的游戲,可在適應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
  一、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內涵及特征
  結構游戲也被稱作建構游戲,幼兒運用一定的材料,例如沙、土、積木玩具等等進行建筑構造。幼兒在結構游戲中充分運用已知經驗,手眼配合、把握物體形狀、大小、顏色、功能等因素,在空間范圍內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將意識層面的想象轉變為現實的形象。幼兒在摸索結構材料以及進行建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觸到數學相關的認知與經驗,這種認知是無意識的,但就像一粒種子為孩子未來發展打下根基。
  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特征。第一,表現在幼兒在擺弄結構材料的過程中無意識的形成數學認識。幼兒在進行材料建構過程中往往只是簡單地用單線表達空間的長和短、高與矮以及其他的空間量與空間方位,但卻在這種量的變化調整中形成了數理意識,對數與量形成了較為清晰地觀念。第二,材料本身即蘊含著數學經驗的特征,材料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為幼兒的數學認知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幼兒在結構游戲中能遇到許多與數學認知有關的問題,在游戲中主動進行數學認知經驗的探索,認識數學發生的過程、方式以及問題表征,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主動探索問題。
  二、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適宜性指導的必要性
 ?。ㄒ唬┳灾魈剿髦R,提高學習興趣
  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培養是孩子們在特定的游戲環境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探索知識、明白道理,這遠比聽取老師的講授或者看書學到的知識印象深刻。而且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們的學習完全是自發的,由個人興趣主導的,傳統課堂中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都會大大減少,也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老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應用到課堂中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ǘ﹫F體互助交流促進個人身心健康成長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幼兒時期培養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形成合作共贏的觀念對孩子未來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幼兒結構游戲中孩子們一起動手合作完成任務,而且游戲化的課堂氛圍輕松愉悅,便于孩子們在集體中隨時交流遇到的問題,共同克服困難,共同成長。
 ?。ㄈ┐龠M幼兒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迅速提高
  幼兒可以通過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逐步獨立自主的表達自己創作的思想、情感。通過結構游戲,幼兒自主嘗試構建建筑結構,其空間想象、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極大地發展。
  三、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適宜性指導策略
  (一)尊重幼兒獨立意識,“做中學”
  開展幼兒結構游戲要求教師對學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尊重其游戲方式,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對象、材料、內容等等。最重要的是尊重幼兒的獨立意識,將幼兒看做完整的個體、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在游戲中教師擔任著引路人的角色,給予必要的指導,而不是強制的替孩子們決定好一切,孩子們沒有發揮的空間只是跟著老師的指令機械地完成任務,這樣是沒有效果的。老師可以在游戲中觀察孩子們的行為方式加以教育,但切忌干涉過多,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做中學。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倡導“教學做”一體,在“做”中“學”?!敖虒W做為一體”,其中“做”才是核心,無論是“教”還是“學”都要在“做”的基礎上進行。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認知是基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特別是到了大班時期,幼兒思維意識、行動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急于擺脫他人的控制,以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幼兒教育中培養數學認知要適應幼兒的這種發展特點,創造幼兒自己動手做、自主探索的環境。
  實踐證明,自己動手實踐學到的知識遠遠要比聽老師講課或者看書來的印象深刻,而且這一時期的孩子很難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授理論知識,而采用結構游戲的策略,將數學認知蘊含于簡單有趣的游戲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要鼓勵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自由發揮,逐漸擺脫這一時期幼兒依賴權威依賴他人的心理。要讓孩子“做”,在“做”中體會知識,老師在“做”中觀察學生、在“做”中教學。
  (二)增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合理開展數學認知游戲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學習效果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也需要具有專業性、系統性的老師具體實踐。
  增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首先需要加強高效幼教專業學生的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專業能力。樹立為了祖國教育事業獻身的崇高理想,不怕苦不怕累,更要形成系統性的幼兒教育知識,為日后科學的進行幼兒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加強在校教師的素質培訓,讓每一位老師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轉變原有傳統教育的思維定式,將在幼兒結構游戲中培養數學認知的策略切實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還要定期進行考核,考察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對不良行為及時矯正。
  具體來說,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選擇結構材料,為幼兒創造開展結構游戲的條件。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需要教師在幼兒的結構游戲中仔細觀察幼兒的行為,以便可以及時的發現幼兒在數學認知上的新發現、新興趣。教師要充分掌握幼兒空間知覺發展的規律,準確把握幼兒數學認知提高的最近發展區,根據幼兒現有水平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歸納、引導、總結,使幼兒能在愉快的、自主的游戲氛圍中提高數學認知能力。
  結語: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結構游戲中進行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有助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結構游戲的重要意義,放手讓孩子們“自由玩”,讓孩子們自由創造。
  參考文獻:
  [1]門雅麗.論幼兒結構游戲中數學認知的適宜性指導[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2):45-46.
  [2]孫學勤.指導幼兒結構游戲,促進幼兒智力發展[J].教育導刊,2016(Z2):96.
  [3]何英春. 開展幼兒數學操作活動的點滴體會[J]. 甘肅教育. 2012(18):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