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發展,會計行業財務管理發生了很大變化。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產生了一定風險。本文根據中學會計管理工作特點及內容,探討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的作用、原則和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中學會計;內部控制;監督
中學內部控制是指由校長負責,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學校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近年來,政府在中學教育中的資金投入持續加大,學校的資金流動變得日益頻繁。與此同時,發展迅速的信息化技術在會計工作中作用越來越大,內部控制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對財務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保障教育資金的高效利用,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優化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筆者根據中學會計管理工作特點及內容,探討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策略。
一、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作用
中學內部涉及諸多經濟事項,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非常重要。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對會計信息質量、學校內控效果、教育資金利用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優化會計信息質量。內部控制和監督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作為中學預警和維護系統,能夠對學校內部各項財務管理控制風險加以規避和防范,使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有效。
第二,提升學校內控效果。信息化環境下,信息共享程度高,能有序推動學校內部各項業務進行,形成聯動,從而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增強內部控制和監督能力。
第三,提高教育資金利用率。中學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如何用好教育經費,最大程度地發揮教育經費的作用,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對此,通過信息化手段將收支信息加以整合,克服資金支出的隨意性,有效避免經費浪費。
二、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原則
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需要秉持五項原則,從而更好地為學校日常工作、發展服務。
?。?)全面性原則。學校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涵蓋中學所有業務,對各業務流程形成制約。學校要發揮制度優勢,對各類經濟活動加以約束。
(2)制衡性原則。依據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要求,明確業務活動中各相關方的職責分工以及業務處理的相互銜接,嚴禁內部人員越權參與相關業務活動。
?。?)重要性原則。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及監督工作應當關注學校重要經濟業務,增強風險識別意識,嚴格控制各程序操作、流程等,從而有效規避風險。
?。?)適應性原則。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及監督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成本效益原則。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及監督工作中,涉及的控制內容、環節等非常多,信息化會提高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效能,但同時也會增加工作成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依據實際工作要求具體決策,將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落實到位。
三、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措施
1.預算業務管理
?。?)預算編制。學生成長中心、課程研發中心、辦公室、圖書館、后勤、工會、團委等部門,以校園網為載體,進行預算編制申報,形成常態化編制以代替集中突擊編制預算。除此之外,建立準確、完整的基礎數據庫和項目數據庫,發揮數據庫的收集、分類和分析功能,使預算內容更細化、準確,各類預算信息更加可靠。
?。?)預算執行與調整。預算經審核通過后,由指標管理系統對其實施分級、分解、下達、調整和凍結等控制,使預算下達分解工作具備智能化特征,確保財政預算批復和單位預算執行口徑統一。優選智能化方式,控制預算執行過程,對會計核算作業加以規范,根據預算開展情況對各部門、項目實施嚴格控制,使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工作更加準確。發揮預算管理系統優勢,跟蹤預算情況,并進行階段性通報反饋,解決預算執行中產生的各類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方法,糾正違規行為,使預算執行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預算績效評價。目前,學校全過程的績效管理體系尚不完善,需結合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及監督工作要求,依托關鍵績效指標法,分析學??傮w目標、內部綜合、業務職能工作的績效特征,把典型性關鍵績效指標提煉出來,以此為前提,實現考核目標。建立涵蓋標準庫、項目庫、專家庫、資料檔案庫在內的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技術對預算績效管理全方位、全過程的支撐和保障。通過收集、分析績效運行數據信息,形成績效監控報告,進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關鍵環節。對預算進行科學評價,靈活配置各項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率,實現最佳效益。
2.收支業務管理
(1)財政一體化系統。財政一體化系統是覆蓋財政部門、預算單位、核心財政業務和財政資金的一體化系統,已經應用到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及監督工作中,實現了業務操作規范化及系統間數據的銜接和共享,提升了學校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學校不接觸資金,單位“零余額”賬戶也僅用作資金過渡,同時結合網銀進行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風險,達到了良好的財政資金管理控制效果。學校需要繼續發揮財政一體化系統優勢,按照用途、項目、類別等,對資金進行分門別類管理,監控每一筆資金及支付過程,保證資金安全,用款規范。另外,對額度指標實施預算,明確經費開支范圍及審批流程,建立限額分層次授權審批;把控收支業務重點環節,構建全程預警管理體系。
(2)財政票據管理。通過信息化方式,規范非稅發票的申領、開具和核銷等環節;建立財政、學校和銀行三方對賬平臺,實現信息實時傳遞,大大減少未核銷資金的數量和規模;與物價部門實現互聯互通,結合年檢信息,核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
(3)“無現金”結算。采用“無現金”結算方式可以減少財務人員直接接觸現金的概率,避免現金在流轉中存在的風險,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同時縮短報銷人員的等候時間,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如校服費、餐費等學生繳費項目采用網上繳費、委托銀行代收等繳費方式實現票款分離;教職工差旅報銷等報銷業務,依托校園網,推行"報賬通"模塊,引導教職工登入校園網,在"報賬通"模塊中規范填寫報銷單據,將報銷信息進行流轉,同時參考報銷指南,分類粘貼原始憑證送財務審核;付款后自動獲取銀行回單上的信息,與校園網"報賬通"中的報銷信息進行比對。 3.采購業務管理
以校園網為載體,把采購業務信息化控制系統建立起來,編制采購需求,管理采購方式,審核確認采購合同等,真正把采購事務和資金監管工作結合起來。該過程中,既要明確各類崗位職責權限,還要把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要求嵌入到系統中,保證采購需求提出與審批決策、草擬復核招標文書、簽訂驗收采購合同等各類職務分離。同時,根據重要性原則,將適用政府采購目錄及標準的政府采購項目標注出來,與財政一體化系統中的政府采購模塊對接,重點監管政府采購業務,對采購預算執行過程管理加以規范。
4.國有資產管理
(1)行政物資管理。學校需建立行政物資管理系統,并將其納入校園網系統,從而代替現有的人工出入庫作業。采用這種管理方法,能夠高效轉移物質資產,還能夠控制庫存,明確物資來源和去向。依托該系統,發揮數據采集終端作用,對訂貨、收貨數據進行靈活采集,使文具、水電耗材、勞保用品等倉庫營運成本降到最低,確保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固定資產管理。目前所使用的“中小學教育資產監管網”僅將固定資產管理與賬務信息關聯起來,并且只提供年折舊額數據。而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學校需要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對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因此,需要依據新制度更新改造中小學教育資產監管網,做到各業務系統模塊之間的數據信息同步與實時共享,對固定資產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囊括登記、變動、維護、折舊、盤點等相關控制點,使相關信息更加詳細、準確,以便學校資產管理員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閑置、浪費情況,實現資產配置優化。
5.建設項目業務管理
建立建設項目監管系統,尤其與預算業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科學設置建設項目超預算預警機制;基于審批信息,嚴格按照規定支付款項,禁止資金截留、挪用、擠占、套取等現象發生。
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不斷優化。學校作為獨立核算主體,需重視該項工作的作用,明確其原則,根據實際財務管理工作情況及要求,運用具體的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方法,為學校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馬艷輝.基于內部控制視角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分析.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
2.唐曉宇.基于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中國商論,2017(16).
3.鄭楠.基于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改進的分析.納稅,2017(36).
4.張志勇.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現代經濟信息,2017(8).
?。ㄘ熑尉庉嫞禾m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