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形勢下的基樁質量檢測監管和相關案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化管理是工程檢測監管的重要手段,對檢測行為和檢測質量起到了正面影響,從而起到工程安全質量的作用。本文試從無錫市基樁檢測監管的發展過程入手,從行業管理、技術探討、規范行為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同時提供了相關案例分析,為監管模式的進一步完善開拓了思路。
  關鍵詞:基樁質量檢測;信息化監管;規范檢測行為
  1 引 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國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建工程規模大增。樁基礎作為工程項目普遍采用的受力類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催生了龐大的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市場,同時,相應的檢測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小部分檢測機構由于利益的驅動,不同程度的存在檢測不規范的行為。在這種形式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手段亟待完善。
  2《無錫市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監督管理系統》的開發及使用
  為規范基樁工程質量檢測行為,確保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我站于自主研發了《無錫市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監督管理系統》并上線運行。
  2.1系統簡介
  該系統由獨立的用戶端和管理端組成。我市的基樁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在檢測前將根據要求將機構情況、人員、設備、檢測方案等信息通過網絡上傳,方可開展現場檢測工作并出具檢測報告。
  各基樁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在系統中登記信息或修改信息,監督部門進行資料核實(有必要的進行現場核實),便于在日常監督時開展工作。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檢測機構技術負責人及檢測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職稱及上崗證。但監督工作中發現,機構的人員流動頻繁,以致人員配置不滿足要求。系統要求各機構人員及時登記,監督部門對書面資料進行核實。
  檢測儀器是影響工程檢測質量的重要因素,檢測機構會根據工程的要求選用不同規格的檢測儀器。檢測機構應做好儀器的檢校工作,檢校合格方能使用。
  系統要求各機構必應將檢測方案上傳,監督人員將依據相關法規、標準審核,確保檢測方案符合要求。
  系統使用后,可打印統一格式的檢測報告。另外,參見各方還可以通過網站查詢檢測報告的真偽。
  2.2 相關案例
  我站質量監督人員對某項目樁基工程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承擔樁基靜載檢測的地基基礎檢測機構只能提供樁基靜載檢測中間報告,無法提供最終的正式報告。經過檢索《管理系統》并詢問了當事人,了解到該檢測機構為了躲避監管,未將該項目靜載檢測方案提交《管理系統》進行備案,所以無法取得《管理系統》提供的具有唯一性的報告編號,以至于無法提供正式報告。
  監督人員隨即向分管檢測機構的科室情況反映了這一情況。在對檢測機構提供的樁基檢測相關資料及檢測數據進行了調查取證后,監督人員確定了以下事實:1、單樁靜載檢測試樣選取未經參建各方見證確認。2、現場檢測原始記錄無相關檢測人員簽字。3、部分單樁靜載檢測數據不真實。最終,我站依據相關法規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實施了對該檢測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
  3、基樁測試遠程監管系統的使用
  基樁靜載檢測有著檢測時間和周期不確定的特點,比較容易躲避政府監管,而現場存在著諸如檢測人員冒名頂替、配重荷載不足、加載時間不符合規范要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站經過調研后,于2010年引入并上線運行了《JCQ基樁測試遠程監管系統》(以下簡稱《監控系統》),與《備案系統》配合使用。同時要求在我市范圍內開展樁基靜載檢測的機構配備能夠自動采集檢測數據并實時上傳的儀器設備,通過互聯網與我站的數據服務器無線連接,逐步實現靜載檢測數據的實時上傳。
  3.1《監控系統》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現場建設各方確認的樁基檢測方案完成備案后,《備案系統》將會自動生成具有唯一性的備案編號,《監控系統》也會自動生成與備案編號具有對應關系的檢測流水號。檢測機構根據檢測流水號即可使用客戶端軟件開展靜載檢測。
  3.2《監控系統》能夠實現的功能
  檢測機構開展靜載檢測時,檢測數據將實時上傳至監督機構的數據服務器,質量監督人員能夠通過遠程監控系統查閱檢測信息,如:檢測機構名稱、名稱、項目GPS定位信息、檢測人員照片、反力裝置和檢測儀器照片、樁號、荷載、時間、油壓、沉降位移值,以及系統自動繪制的Q-S曲線和S-lgt曲線等等。
  實現了遠程監控以后,監督人員能夠掌握更全面的檢測信息,并能對現場靜載檢測實時有效而精準的檢查。
  3.3相關案例
  我站監督人員在使用《監控系統》進行遠程監督時發現,某檢測機構正在上傳的某項目6號房21#樁和7號房34#樁的檢測數據、檢測曲線異常,此時已快接近下午五點,隨后于當晚對該項目的樁基靜載檢測進行了突擊監督檢查。監督人員到達現場后發現,該項目現場只有一副壓重反力平臺,無檢測人員在場且未架設百分表等檢測儀器。據此,我站監督人員當即通知檢測機構負責人到達現場,確認情況后,對該檢測機構開具了整改單。
  經過進一步調查取證查明,為了達到盡快完成檢測任務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同一根樁上架設了兩套檢測儀器,在檢測的同時偽造了另一根樁的靜載檢測數據。為了躲避監管,所以在下班后進行檢測?,F場檢測人員由于心虛,在監督人員到達之前拆除檢測儀器并離開了現場。最終,我站依據相關法規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實施了對該檢測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
  4多層次的加強基樁質量檢測監管
  現場基樁檢測情況多種多樣,以單一手段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僅靠信息系統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配套的措施,完善監督手段,加大現場檢查的力度,確保檢測數據真實有效。
  4.1根據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及檢測規程的要求,結合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所曝露的問題,遵循“科學公正、量化考核、標準統一、動態監管”的原則,制定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質量行為考核細則。通過專項檢查、日常巡查等方式,依據考核細則對承攬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業務的檢測機構進行質量行為考核,并公布相關檢測機構考核情況。依據考核結果對各個機構實行差別化管理,對信用等級較低的機構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促使其規范自身的質量行為
  4.2 檢測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個人素質,將直接影響檢測質量。主管部門可以加強對檢測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等,培養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職業操守,以保證檢測工組真實、有效。
  4.3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檢測行業內引導檢測流程的規范化建設。統一檢測流程,對檢測的各個環節進行解剖、分析,提煉好的做法并大力推廣,使得每個檢測機構不再各自為政,帶動檢測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5結 語
  基樁工程是整個基礎工程的關鍵,只有通過有效的基樁檢測,才能真實的反映基樁工程質量。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監管層開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我站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強基樁檢測質量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整合監管系統的功能,將遠程監管與現場監督相結合,“人腦加電腦”,不斷完善監管模式,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部.JGJ106-2014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2]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程[S].江蘇:江蘇課學技術出版社
 ?。ㄗ髡邌挝唬簾o錫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4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