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強化監管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2017年7月,遠安縣被湖北省農業廳正式列入第二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單位。遠安縣圍繞“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機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群眾滿意度”四大目標,扎實開展創建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對遠安縣創建經驗的總結與思考,從壓實主體責任、狠抓入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三個方面提出鞏固提升建議,為其他縣域創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創建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6.041
   遠安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縣域面積1752平方公里,轄7個鄉(鎮),農村人口15.18萬人,耕地面積25.23萬畝,農業產業以優質米、食用菌、茶葉為主導,兼具水果、桑蠶、肉牛養殖等特色產業,年產水稻6萬噸、食用菌5.2萬噸、茶葉2500噸。2017年7月,遠安縣被湖北省農業廳正式列入第二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單位。遠安縣圍繞“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機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群眾滿意度”四大目標,扎實開展創建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
  1 主要做法
  1.1 緊扣重點,立足源頭固基礎
  1.1.1 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發布《遠安黃茶》省地方標準和《袋栽香菇安全生產技術規程》《無公害水稻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等縣地方標準,指導企業和大戶標準化生產。強化初級農產品企業質量管控,建立高標準示范基地。已啟動“瓦倉大米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成千畝優質稻現代化數字農業種植基地,并配套智慧農業綜合管理平臺,率先在全省水稻種植中示范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有序推進投資約2500萬元的馬家坪、九龍、落星等三大高標準食用菌基地,標準達到省內領先水平;集成水肥一體化、化肥減量增效、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等新技術應用,建成鹿苑黃茶產業園區核心茶葉基地3000畝。劃定“兩區”地塊1811個,面積114593畝。建有“一村一品”專業村30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45個,推廣新技術應用面積達55萬畝。
  1.1.2 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 建立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庫,督促經營主體落實投入品備案制、進貨查驗制、購銷臺賬制、服務承諾制,對所有農業投入品市場進行全面資格審核、清理和登記,凡進入縣的一律登記備案注冊,做到來源可查證、去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全覆蓋推動農藥經營處方單制度,督促農藥經營者嚴控限用農藥使用安全。加強農資市場信息化監管水平,投入23.5萬元為全縣117家農資店安裝農資管家軟件平臺。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在全縣各村組及兌藥取水點放置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桶500余個。嚴查農業投入品和畜禽養殖違禁藥物,對未登記農藥、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證件、國家禁限用農藥、生產經營添加違禁藥物、擴大防治對象等違法行為重點檢查,出動執法人員260余人次,檢查經營門店183家,現場糾正違規經營行為8起,責令下架退貨不合法產品5個,發出整改通知書4份,合格率100%。
  1.1.3 實施誠信“紅黑榜”制度 制定《遠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紅黑榜管理制度》,將全縣35家主要農產品相關企業納入考核,每半年通過產地環境、檔案管理、投入品使用等進行全方位實地評價,并多渠道公示,促使依規生產和依法經營。
  1.2 攻堅難點,嚴格監管保安全
  1.2.1 做好牲畜檢驗檢疫 全縣設立3個報檢點,產地檢疫生豬30248頭、牛117頭、羊644只、家禽152357羽。嚴把生豬宰前檢疫、宰后檢驗關,重點查檢疫證明、耳標,全縣定點屠宰生豬12140頭,出場合格率達100%。建立移動“互聯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監管平臺,規范無害化收集及監管流程,全縣生豬養殖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數量13492頭,有效遏制丟棄病死畜禽等違法現象。
  1.2.2 強化產地環境監管 開展耕地質量、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施用面積占比超過60%,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3%,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2%,農藥化肥實現零增長,155家治污設施全部投入使用。
  1.2.3 嚴控貯存運輸環節 建立產地農產品收購及送貨人員、貯存倉庫和運輸車輛登記備案制度,實行臺賬管理;強化不安全農產品無害化處理,嚴格執行登記報告、深埋、焚燒、化制等措施。
  1.3 健全體系,縣鄉聯動共創建
  1.3.1 建立三級監管體系 縣級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監管、農業綜合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等機構,全縣7個鄉(鎮)掛牌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所有村居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明確村級監管員112名,切實形成有力有序的工作格局。2018年,縣級檢測站共抽取蔬菜、水果、茶葉、水產品等各類農產品樣品4460批次,檢測合格率達99.91%, 各鄉鎮共檢測農產品14352個,合格率99.88%。
  1.3.2 建立應急管理體系 縣政府印發《遠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加以修訂完善,確保有效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3.3 建立“三安聯動”體系 常態化推行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安三部門聯動監管工作機制,強化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綜合提升監管效能。2018年聯合開展農獸藥超標、非法收購屠宰病死畜禽、私屠濫宰、禁用化合物等專項整治8次,出動執法人員60余人次,檢查農產品生產經營門店120余批次,辦結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22起。   2 建議與對策
  2.1 壓實主體責任
   嚴格生產經營檔案制度,100%落實生產記錄、質量承諾和從業人員培訓要求,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管理、農獸藥安全間隔期(休藥期)。推進農產品自檢工作,凡自檢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市銷售。實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檢測合格后開具產地證明和自檢合格證明。
  2.2 狠抓入口管理
   各級農產品監管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組建專班,加大對全縣農業投入品經營門店檢查力度,依法打擊假冒偽劣、高毒、劇毒和高殘留投入品經銷行為。加強農業投入品抽檢力度,堅決杜絕假冒偽劣、非法添加隱形成分的農業投入品進入市場。嚴查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投入品倉庫和采購記錄,開展生產基地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活動。
  2.3 加大執法力度
   各級監管單位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常態化管理,深入開展農獸藥使用、“瘦肉精”、牲畜屠宰、茶葉蔬菜農殘超標等專項整治,嚴控企業投入品采購、嚴管生產環節、嚴打違法行為。嚴厲查處非法添加禁限用農獸藥成分、使用禁限用農藥、濫用抗生素、不按要求執行休藥期以及違反《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有案必查,聯動協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涉嫌犯罪的案件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隋志文.農產品質量管理與農業標準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2):33-34.
   [2]張俊峰,于冷賀,超飛.農產品安全管理研究現狀及對策——以上海市為例[J].現代管理科學,2018(12):18-20.
   [3]劉航.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18(05):123-124.
   [4]張小允,李哲敏,肖紅利.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探析[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8(04):72-78.
   [5]李貴.昆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J].云南農業,2018(11):21-24.
   [6]許衛劍.天臺縣創建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的做法與成效[J].現代農業科技,2018,(11).
   [7]車兆奎.武平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24).
   [8]周云龍,王芳.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困境和突破研究——基于廣東、廣西兩省的實地調研[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0,(03).
   [9]方舟.依法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采編[J].農業質量標準,2009,(02).
   [10]陳曉華.把握形勢 突出重點 依法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甘肅農業,2009,(08).
   作者簡介:劉陽,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50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