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因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民生有直接關系,所以其受到了國民的廣泛關注與重視。為了能夠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對其實施安全控制,可通過分析農產品農藥殘留實現。本文主要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方向出發,分析了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對今后農產品質量安全措施的制度制定和實施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農產品質量安全;安全控制;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 F322;S48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8-115-2
  人類生產中,食物是最基本的,在社會生產中擔任重要角色,對社會平穩和諧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所以農產品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近階段,我國農產品市場注重食物保健性,也注重食物與農產品的使用安全。這里的安全不但需要達到數量要求,還涵蓋了農產品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1 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途徑
  農產品農藥殘留途徑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農藥;二是在加工過程中農產品受到直接污染,如空氣污染物、水中污染物以及土壤污染物[1],會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產生農藥殘留,間接污染農產品。此外,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和食物鏈作用,比如在水域中有農藥,浮游生物將受到農藥污染,而水產動物在食用這些浮游生物后,加工生產的水產品會高殘留農藥。同時,運輸過程中,農產品和農藥共同存放也會污染農產品。
  2 農產品質量安全概述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主要是指在農產品食用中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危害的因素。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對人體的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如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不達標,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重視,加強農產品污染的高度管理,尋找影響農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2.1 加大政府的安全監督管理力度
  農產品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作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安全監督管理力度,有效監督市場中的農產品。在此之前,需要政府加大宣傳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條例,提高農民在生產農產品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意識,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同時,需要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網絡平臺,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將農產品相關信息進行社會公開化、透明化,提高農產品信息在社會民眾心中的可信度。還需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完善檢測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為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有利基礎。
  2.2 完善生產供給體系
  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農民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需要從根源上嚴格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劑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產品高毒農藥殘留問題。此外,需要進一步完善生產供給體系,宏觀調控農產品發展,從而保障社會供給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降低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同時,要積極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農產品技術、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加大保護力度。
  3 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3.1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檢測農產品農藥殘留,是一種新型儀器檢測法。這種檢測法在色譜分析法的基礎上建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手段。這種檢測方法靈敏度高、檢測時分離速度快且操作簡單,在農產品安全檢測中獲得了廣泛使用。使用傳統檢測方法時,無法有效檢測很多代謝物降解物和微量農藥,但是使用新型氣相色譜檢測技術能夠實現準確檢測,且檢測效率更高。
  3.2 高效液相色譜法
  現在使用的農藥很多都是有機合成物,主要特點是極性較強、在熱作用下極其不穩定,而分子量大、揮發性低。氣相色譜檢測法受熱容易分解化合物而檢測效率低,因此不適用于有機化合物的檢測。此時,可以采用液相色譜檢測法進行檢測。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主要機理是流動相和固定相在分配系數上出現差異來實現分離,具有通透性、檢測時分離速度快以及操作簡單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農產品安全檢測。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能夠分離所有的有機化合物,而且是對氣相色譜法的一種完善。但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檢測靈敏度不高,能夠檢測的種類不如氣相色譜法多。
  3.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成本低、分析容量低以及靈敏度高的特點,是以抗體作為檢測器對有機化合物、酶等物質實現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種超微量測定技術。當前,免疫分析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中獲得了快速發展,獲得了世界糧農組織的推廣和認可。免疫分析法和氣相色譜法相較,它不需要昂貴的儀器,操作簡單,是一種比較適用的現場檢測方法[2]。因此,免疫檢測法在農藥殘留檢測中使用,是發展最有潛力的一種。但是,免疫分析法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提供的信息量不大、在多殘留分析中應用不足、開發時間較長、開發費用較高等。
  3.4 免疫親和色譜法
  免疫分析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改變這些局限性,將免疫分析法和色譜技術相結合,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免疫親和色譜法[3]。它基于免疫分析的原理,是利用色譜分析的差速遷移理論實現分離樣品的一種凈化方法,具有高度選擇性。免疫親和色譜法的優勢是可以使整個分析變得簡單,有效提高了檢測效率,同時可以減少代謝產物交叉反應和相似結構農藥交叉反應,降低假陽性發生概率。
  4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措施
  4.1 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監督力度
  在質量檢測機構中,檢測設備有一定限制,且檢測功能不完善,一些常見農藥和一些不常見的金屬元素很難檢測到[4],導致農產品存在品質安全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較為煩瑣,同時涉及多個部門,而彼此之間沒有形成一致的監管制度與監管程序,出現了許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失誤。所以,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程序,擔負起農藥殘留監管責任,嚴格執行相應監管流程。
  4.2 構建質量安全預警系統
  首先,堅持走防治結合道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獲得有效保障措施。要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系統,通過各方面的交叉檢測與預警,及時消除存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例如,檢測農產品生產環境質量過程中,需監管好農用化學品市場,如果發現農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要采取有效的打擊措施。其次,告知廣大種植戶不可使用給農產品帶來質量安全隱患的農藥與肥料。最后,完善質量安全預警系統,做好提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4.3 控制環境污染和農藥污染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污染問題不斷加深,污染對農業的影響也愈加嚴重。如果在工廠生產過程中的重金屬元素排到水域、土壤中,會對農作物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需從源頭控制污染問題,防止工廠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隨意排放造成農田污染。此外,城市產生的廢棄物,沒有經過處理時不可隨意堆放于農田。同時,要嚴格控制農藥市場。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較多,如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免疫分析法、免疫親和色譜法等,需根據具體實際選擇,以滿足社會對農產品藥物殘留的檢測,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董海林.甘肅省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問題及控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9(2):157-159.
  [2]李東.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控制行為的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22):166.
  [3]王一凡,張美楊.農產品檢測農產品檢測技術的質量安全控制[J].現代農業研究,2018(11):30-31.
  [4]潘娟.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現狀分析[J].南方農業,2018(27):114,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1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