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現在的大眾已經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他們主要關注的問題。然而在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中,農產品的問題是最為重要的。農產品的質量問題不只是和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而且在社會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闡述農產品的各種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和如何解決由于這些原因而導致的農產品問題。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對策
  現在的市場經濟在中華大地上快速發展,農產品的數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日俱增,隨著農產品的數量增加,人們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現在大多數人們關注的問題便是食品安全問題。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農產品已經成為人類社會進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漸發展成為整個人類社會進步的生命之源,想到農產品,首先想到的就是質量安全問題。這些年來,全社會討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也是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因為市場上有害的農產品的數量太多了,這些有害的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人們每天就像在吸毒,隨著病害的增加,一些危害不大的慢性病就會在人們的體內漸漸生長,在現在的社會中,政府只有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讓老百姓買的放心、吃的舒心,他們才能放心工作,一心一意為社會謀求發展,確保社會的和諧與安穩。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得不承認的是:農產品市場中的確有很多產品存在著很難想象的問題。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存在的問題
  1.產地環境污染。許多農產品的原產地的周圍環境一直被我們所說的工業“三廢”以及周邊的生活廢水所污染,這樣的后果便是土壤中的重金屬的含量嚴重偏高,也使得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農產品的有害物質的成分的含量嚴重超過標準水平。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前提是擁有一個良好的產地以及良好的產地環境。目前,對于農產品來說,污染情況相對來說十分嚴重的是水污染,每年大約有320億t的污水要進行排放,在這些污水中,單單有毒害的物質就達到了14萬t。更可怕的是,每年的糧食因為是受到這些有毒物質的危害而減產的數量就達1100萬t,被直接污染的糧食達 1300萬t。
  2.農戶生產污染。遠離城市的農村中的農民環保意識比較淡薄,尤其是在農產品生產的時候。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者最看重的是利益,大多數村民為了利益,在農產品生長周期中會使用大量的化肥和農藥,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對農產品的質量造成巨大的威脅,嚴重的時候會對土壤生長的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許多農戶為了圖小便宜,購買化肥或者農藥的時候不去正規的廠家,更嚴重的是,有的農戶為了使農產品有好的質量,會通過不合法的途徑買一些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或者化肥。
  3.農產品運輸存在安全隱患。大多數的農產品其自身是安全的,但是在加工和儲藏的時候會出現很嚴重的質量問題,不注意監管與安全防范,其質量安全一樣會受到威脅。有的農產品加工人員或者是經營人員在農產品的加工工程中,大量使用添加劑和有害身體健康的添加物品,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得農產品的外觀得到改善,并在一定的條件下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導致很多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比如前幾年遇到的“三聚氰胺”事件,“毒火腿”等一些較為嚴重的事件。
  二、農產品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
  1.監管機制不完善 ,執法力度不嚴。多部門多環節下的監管是當下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的監管形式。相對于現在的認證機構的功能來說,現在的功能主要是對產品的質量認證負責;但是對于工商部門來說,現在的功能主要是對市場的準入的負責。但是由于執法部門的職責不清楚,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而農資執法部門的人相對來說比較薄弱。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盲區,導致農產品的生產和收購貯運出現大量的問題,這就需要各個監管部門相關積極配合,明確各自的職責防患于未然。
  2.農產品生產組織化、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生產的顯著特點主要體現在:小規模的經營組織相對較小,生產的農產品種類比較多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許多農戶的生產是相對比較分散的,這樣的生產模式逐漸的成長為一種每家每戶各自經營的家庭模式。但是這種模式限制了農業生產化的發展水平,對于生產的規模效應非常不利于形成。規模小,離散化的生產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家農產品的質量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生產化的標準化程度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的方面,因為農產品行業的行業標準范圍是十分小的,實施起來以及今后的普及程度相對來說是十分低的,貫徹的力度更加不夠,標準實踐性小,限制了標準化的推進。
  3.農產品生產缺乏高素質、高技術人員。農村生產的主要力量是老人和婦女,這些農村的老人和婦女本身的文化素質就不夠,安全意識相對來說是十分小的,在日常的生活中,這些老人和婦女經常在利益的唆使下和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大量使用國家禁止的化肥和農藥,這樣做的隱患便是造成農產品的質量不安全。目前,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的處置措施和一些相關的工作還需進一步完善,增加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的技術非常需要加強,特別是高素質的人才非常缺乏。
  三、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對策
  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相對來說比較的農產品生產辦法做好進一步的落實,深入貫徹學習《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確保生產出質量相對較高的農產品,要經常把好每個農產品的各個渠道,使得各個經營者和生產者以及有關部門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擔當起各自的責任。假如出現重大的工作失誤和安全方面的漏洞時,首先要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其次要對相關的負責人進行查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有關文件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相關的農產品技術咨詢和服務公司也可以開展種植戶相互合作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幫助提高種植的技術和確保農產品的質量,經銷商也可以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讓消費者更加清楚的知道相關農產品的質量,建立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
  四、結語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關到中國的每家每戶,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和比較豐富的經驗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必須地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解決農產品的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段業恒.基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7):226.
  [2]許士東,趙龍,艾尼瓦爾·阿不都拉,斯拉依丁·司馬義,阿依加馬麗·加帕爾.農產品追溯系統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科技,2018(07):65-67.
  [3]尚成柏.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2018(08):17-18.
  [4]朱兆偉,王君璽.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4):151+153.
  [5]姚冬兒. 電子商務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7.
  [6]鄧大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建設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14):13.
  [7]檀菲,史佳音,趙麗萍.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7(10):250.
  [8]劉玉柱.試論農產品質量安全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37(02):1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