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節水灌溉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缺水是各地區生態恢復保護、經濟社會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制約因素,加快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探討高效節水灌溉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作用,并提出高效節水灌溉的實施途徑,以便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提高現代化農業發展水平。
[關鍵詞]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發展;現代化農業
中國是農業大國,是水資源緊缺的國家,農業則是用水大戶,在灌溉用水總量中占據較大比例,高效節水灌溉的推行是緩解國家水資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戰略選擇。盡管高效節水灌溉的嘗試和推廣已經初見成效,但農業節水灌溉潛力較強,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途徑的探索,促進高效節水灌溉進一步普及。
1 高效節水灌溉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作用
1.1 促進農業增產
高校節水灌溉工程把噴灌、滴灌、微灌等技術應用到田間,在促進農作物增產、提高質量的同時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讓農民進一步增收。高效節水灌溉的實施和現代化農業發展密切結合,圍繞各地區的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等附加值高的優勢產業進行布局,為優勢產業服務,更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力,促使特色優勢農產品發展為高檔、精細、錯季和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加快建設現代化特色農業的步伐。
1.2 提高經濟效益
原本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很多時候只能在雨季種植一季農作物,推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之后,在不種植農作物的季節就可以種植特色水果,農民增收顯著,經濟效益非常可觀[1]。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及推廣應用大大提高利用水資源的效率,在水資源總量有限、農作物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灌溉需求持續增加并且生態用水、工業用水快速增長的形勢下,有效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化利用,緩解用水矛盾,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灌溉,發展現代化的農業。
1.3 改善生態環境
高效節水灌溉能有效預防傳統漫灌引發的肥料流失、水土流失等問題,不僅保持水土,提高肥料利用率,還對局部地區的地溫、空氣濕度等有一定影響,讓農作物快速生長,減少病蟲危害,減少農藥施用量,有效改善并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2 高效節水灌溉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途徑
2.1 注重整合資金,加強各方聯動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資金分散、投入渠道較多,很難形成合力,各地區應想辦法統籌整合、上下聯動,讓各項資金都為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提供支持[2]。第一,依托區域農田水利規劃,整合財政和發改、農業綜合開發、國土、農業、水利、扶貧等部門的建設資金,在區域內一起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第二,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考慮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的綜合效益、技術集成,集成農業、水利、農藝、農機等綜合技術措施,打造規?;摹⒏邩藴实母咝Ч澦喔饶J?,破解各區域各項資金使用重點不一、范圍不同的難題。第三,改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方式,持續拓寬籌資渠道。如鼓勵各區域使用BOT、PPP等模式改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把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設的政策落到實處,協調金融機構適當增加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中長期貸款、貼息;鼓勵、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通過財政注資引導、價格稅收優惠、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建立健全民辦公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措施,帶動農民和用水合作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高效節水灌溉投資,提高其運營效果,大力支持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2.2 明確技術標準,強化技術運用
各地區加快制定不同灌區的灌溉定額參考標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等標準,確定各類農作物的灌溉定額,示范水稻滴灌、淺埋式滴灌、伸縮式噴頭噴灌等技術的應用。并且在自流灌區、水庫灌區、揚水灌區和機井灌區等形成對應的高效節水灌溉模式。除了落實前期工作,積極編制相關規劃以及多方籌資、保證節水灌溉的投入之外,還要控制農業用水總量,研究灌溉定額管理體系,做好灌溉用水定額的試點工程建設,針對灌溉定額管理建立完善的指標體系,從而對小面積高度集成現代農業要素的示范園區進行統籌安排,體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先進性、綠色性。更要在公益性宣傳中納入農業節水,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推行高效節水灌溉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組織高效節水灌溉的相關人員觀摩學習,總結先進的技術推廣經驗,加快建設節水示范區,開展節水技術培訓活動,逐步提升全民認識和應用高效節水灌溉的能力。
2.3 引進新型技術,推動技術創新
將新型科技引入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推動農業節水灌溉的技術創新,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提供可靠技術支撐[3]。高效節水灌溉的新型技術主要有三種:第一,引入生物技術,建立調控灌溉技術。這一項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基于對農作物生理特性的深入研究,在農作物特定生理期使其虧水生長,受到一定程度的虧水鍛煉,對其地上部分的過度生長加以控制,以矮化密植為前提達到高效節水的目的,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第二,引入3S技術,建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即借助現代高科技3S,及時準確地獲取有關于農作物生長的信息,通過計算機對信息加以分析,并按照其生長需求進行灌溉,有效節水。第三,引入智能技術,建立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它把智能技術、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等科技整合在一起,全過程控制農作物的生長,對農作物軀體的水分以及土壤的水分進行實時監測,再向計算機中心傳遞監測的信息,由計算機將指令發出,實行變量灌溉,高效節水。
3 結語
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也在不斷更新,新型科學技術為發展灌溉技術提供有力保證。當然,節水灌溉具有實用性、地域性,目前推廣的各項技術有待繼續提高,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注重整合資金、明確技術標準、引進新型技術,將高效節水灌溉推向新階段,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普及應用,從而促進農業增產、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現代化農業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寶山.節水灌溉:助力現代農業發展[J].中國人大,2016(14):38-39.
[2]郭琦.現代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探究[J].南方農業,2017(11):119-120.
[3]閆志鴻.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支持現代農業發展[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04):109-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