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憲法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憲法課程理論性較強,教學現狀具有教學目標脫離現實,教學內容不接地氣,教學方法單調乏味等問題。文章結合憲法學科特點,提出憲法教學應注重“憲法人”核心素養培養,應回歸生活憲法,應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三方面,并提出憲法翻轉課堂的改革路徑,從內涵意義、構建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翻轉課堂;憲法;憲法人;生活憲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3-0100-03
Abstract: Constitutional Course has strong theoretical nature,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has such problems as teaching objectives divorced from reality,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grounded,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monotonous and tedious. Combining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constitutional su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teaching of constitu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of "constitutional person", return to the life constitutio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path of the constitutional overturn classroom, elabora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flipping classroom;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 person; life constitution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依法治國,首先就要依憲治國,只有不斷教育引導學生“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全面加強憲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才能使學生真正樹立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而目前的憲法教學面臨著日益重要與教學模式相對落后的矛盾,亟需進行教學模式的研究。
一、憲法教學現狀問題
(一)憲法教學目標脫離現實
有學者認為,法學專業學生憲法教學目標應為“掌握憲法學知識,樹立堅定的憲法理念,具有全面的法律職業技能”,其他專業學生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上關于憲法的教學目標應為“了解掌握憲法基本理論知識,并能運用憲法理論分析社會現象”。綜合來看,憲法教學目標均過于高大上,過于強調遠大縹緲的法治精英教育,忽視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質培育。憲法條文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做到真正入腦入心,需最終入行。只有在教學中有效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切合學生實際,聯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真正成為依法治國的實踐者。
(二)憲法教學內容不接地氣
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和法律權威,這也使憲法教育容易陷入以下困境:居高臨下,直接使用效力淡化;不接地氣,與生活脫節。憲法授課內容繁雜、條款眾多,但當前教學內容往往比較抽象空洞,理論性過多,對憲法基本原理與政治法律制度往往講授較多,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則相對較少。同時憲法教學聯系實際不足,從理論到理論,案例較少,僅有的案例分析也較為陳舊雷同。如教師不能運用生動的案例教學,學生只是機械性地背誦,憲法學習的興趣被扼殺,法治思維的培養更無從談起。
(三)憲法教學方法單調乏味
當前憲法教學仍以“教師中心”、“課堂中心”為主,互動和反饋不足?!敖處熤行摹毕聫娬{“講授——接受”單向輸入式的教學法,學生關注的重點往往不是素質能力的養成,而是考試的重點。教師“滿堂灌”下學生只會“等靠要”,嚴重缺乏批判思考能力。課堂中心下,學生依賴心理嚴重,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被動地跟著老師在課堂聽講,頂多課后稍作復習,課前預習作用基本未能體現,課堂參與討論積極性不足,從而學習的趣味性、有效性、深廣度均大打折扣。
二、憲法教學發展訴求
?。ㄒ唬椃ń虒W應重視“憲法人”核心素養的培養
憲法教學中,如教學目標過于高大上,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憲法理論知識的講授,不重視結合實際進行法治理念、憲法信仰和守法習慣的培養,學生往往會淪為法治教育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诖?,有學者提出“憲法人”的概念,把真心誠意信仰憲法,具有憲法意識,并時刻按照憲法的基本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人稱為“憲法人”。此提法強調知行合一,避免培養懂法不守法、專鉆法律空子的人?!皯椃ㄈ恕钡暮诵乃仞B應是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培養“憲法人”,要求教師首先自己要成為“憲法人”,在課堂教學、提問、作業、考試等所有過程中處處注重體現規則、參與、公正等憲法的精神,潛移默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一個合格的好公民,以自身行為向學生生動闡釋何為“自由、平等、法治和人權”。其次,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現行憲法文本的尊重,從而培養學生對憲法的尊重、敬畏和信仰。一味批判的教學方法,甚至如某些學者所形容的對法律進行宣泄式鞭尸,也許能獲得一些喝彩,但可能瓦解學生對法律的信仰。
?。ǘ椃ń虒W應回歸“生活憲法”
憲法教學內容的不接地氣在于憲法被置于治國理政之位,認為憲法高于生活,卻忽視憲法源于生活、經營生活、保障生活的特征,導致憲法難以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而被戲稱為“閑法”。憲法不僅是治國理政之學,也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它界定了公民的權利義務,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種種行為,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而存在。憲法教學回歸“生活憲法”,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了解國家架構設定的意義、了解自身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內容、從遵紀守法中愛自己的國家。因此把憲法教育回歸到培養人的憲法生活經驗和能力中,面向實踐、關注生命,“上至廟堂,下至茅廬”、才能使憲法不失高度的同時還接地氣。 ?。ㄈ椃ń虒W應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傳統的課程結構正發生著內生性改變,交互性、主體性、自主性的特征正在日益凸顯”,后現代課程觀的提出者小威廉姆.E.多爾如是說。憲法理論非常抽象,如不摒棄傳統單一的授課方式,采取多元互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憲法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多元互動的學習方法有建構主義、混合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模式,其中翻轉課堂是指課堂內外時間被重新調整,因此也被稱為“顛倒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到學生,學生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等充分預習、學習知識點,課堂上則以協作、討論等為主進行,極大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下將結合移動互聯網時代大熱的“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來探討憲法教學改革路徑。
三、憲法教學改革路徑
?。ㄒ唬椃ǚD課堂的特點與意義
1. 憲法翻轉課堂的特點
(1)參與性。翻轉課堂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性、自由性、互動性、創新性為主,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能更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師生關系更為平等,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度更高,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價值觀,也符合憲法作為“人權法”、“民主法”的價值特征。
?。?)實踐性。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觀看視頻、聽博客、閱讀電子書、網上討論等,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同時憲法翻轉課堂能使授課內容通過背景知識、現實案例、歷史比較、應用實例等不斷增強多元性和實用性,充分體現“在做中學,以學促做”的特點。
?。?)互動性。翻轉課堂強調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課前學習、資料準備、課堂討論、角色模擬等多環節,改變了教師與學生單項傳授的過程,重構了學生學習的過程,課堂成為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良好互動的場所。
2. 憲法翻轉課堂的意義
翻轉課堂指的是推翻傳統課堂模式,順應現代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翻轉至學生在課前做好學習準備,教學前學生先學的教學形式。翻轉課堂與傳統說教教學模式的不同在于,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結合了學生學習水平與接受程度展開教學。通常翻轉課堂以微視頻、微課形式在5—10min中將知識表述完整,這與網絡技術有著密切聯系。將其應用到憲法教學中有助于調動學生課堂參與主動性,便于學生對課堂知識有基本的掌握,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其特點為:第一,翻轉課堂展現形式簡單,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師通過微視頻形式將重點知識表述出來,在學生沒有分散注意力或感到學習疲勞時就已經掌握主要知識點。這種學習形式也能夠幫助學生解答學習問題,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直到解答問題,這也是傳統教學所不及的。而且,翻轉課堂有效縮短了學生學習時間、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對知識點的記憶。第二,學習時間順應學生課余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起到知識鞏固效果,主動做好課前準備再聽講有利于對知識點的吸收,并且學習時間自由,學生課余時間不會受到較大影響。第三,講解內容完整、教學形式簡單。翻轉課堂不僅學生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教師也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識內容,以實時案例、幽默的講解形式傳遞知識點,提升知識傳播效果。
?。ǘ嫿☉椃ǚD課堂的策略
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憲法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革憲法學教學方法。應該根據憲法學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改進課堂講授法的基礎上,引入憲法事例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
1. 注重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用。翻轉課堂是基于互聯網的大發展產生的,借助網絡技術,可以清晰生動地展示憲法案例發展變化過程與步驟。如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可把要探討的案例通過網絡技術設置為幾個環節,讓學生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課前學習,再在課堂進行討論,并在教師協助下運用憲法解釋、憲法事實鑒別等憲法規范,運用憲法概念、憲法規范描述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培養憲法思維。例如:學習憲法發展史時,要求學生查閱資料按照時間順序總結憲法的發展史,了解憲法與普通法律有哪些不同和相同點。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憲法的發展有基本了解,為課堂講解憲法的發展史奠定基礎。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學生了解到,我國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規定國家、社會生活中的某個方面,具有一般法律效力。所以,憲法制定程序更加嚴格。
2. 注重體驗、情景、協作、對話。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這是建構主義教學觀。翻轉課堂同樣強調學習者的直觀經驗的“生長”。這種“生長”源自于教學中實踐環節的體驗、源自教學模擬的情景、源自師生、生生的各種協作以及課堂對話。實踐中,學生通過翻轉課堂先學習“憲法修正案”,再在課堂上對憲法修正程序情景根據分配的角色進行模擬,將能更好地理解憲法修改理論、制度及程序。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重視知識間的聯系,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以更直觀、準確的方式闡明憲法理論,說明憲法的重要作用。例如:林某與田某(回民)關系不和,林某為報復田某,私下散發侮辱回民的言論,甚至找來一塊熟豬肉皮在田某的飯碗擦豬油,林某被發現后,因侵犯他人信仰自由被處罰,憲法第四條明確規定“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對此,通過課前資料查找了解事件的背景,課堂中教師通過史學知識講解憲法發展史,通過政治學知識講解國家性質。通過這種多樣的案例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憲法規范的重要性,深化記憶,激發對憲法學習的熱情。
3. 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實踐重要,但在憲法翻轉課堂中,理論的學習同樣不可偏頗。針對憲法基礎理論教學,應注重人文素養的養成、憲政思想的啟蒙,在講授基礎上輔以小型討論的形式來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習慣。針對憲政制度及其實踐,應更為注重學生的規范意識的養成,以體驗探索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認識,如為了解我國的選舉制度及權利架構,可參與基層選舉或模擬選舉的方式進行。 4.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憲法課堂。創建和諧課堂是憲法教學順利開展的核心基礎,是提升憲法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教師更好的傳遞憲法知識,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下不僅可增加師生情感又可以講解憲法知識。首先,教師創新教學理念,做好教學定位。伴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改變,逐漸由獨奏者轉為伴奏者,與學生保持平等地位,引導學生逐步領會憲法學理論知識。其次,重視教學的多元化體現,確保教學有效作用發揮。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并且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事情,既要重視學習方法又要重視學習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都是以平等對話者的角色參與進來,遵循教學平等性彰顯教學主動性、民主性,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四、結束語
憲法不僅是法學的基礎理論也是具有部門法學的特點。憲法教學是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學習憲法知識的重要環節。其教學效果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人才培養。一直以來,國內憲法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教學內容復雜、教學過程枯燥單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翻轉課堂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主動性。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中主動參與進來、理論聯系實踐,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
參考文獻:
[1]李玉德.高校憲法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法治與社會,2016(02).
[2]陳新.憲法實驗教學的信息技術改革:目標、原則、作用、方案[J].荊楚學刊,2017(02).
[3]上官丕亮.憲法教學應重視“憲法人”培養[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01).
[4]胡云琬.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強化憲法教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17):14-16.
[5]王志民.合作互動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憲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199+201.
[6]劉雪芹.憲法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憲法意識[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8):74-75+78.
[7]平建樹.在歷史教學的史料運用中培養核心素養——以《美國1787年憲法》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8(04):13-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