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合作辦學背景下的雙語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與國際高校對接是當前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新課題,國際化合作辦學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在合作辦學背景下展開的雙語課程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以便能更好地適應美國的學習生活。但是由于教材選用、師資選聘以及課程內容銜接等問題,導致雙語教學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深化高校教學改革的前提下,雙語課程教學應該堅持中英文教材和講義相結合、通過雙向交流解決師資問題、課程內容銜接因課程而異。
關鍵詞:國際化合作辦學;雙語課程教學;跨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3-0017-03
Abstract: How to connect the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ith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is a new su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n take many forms. Bilingual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nglish level, so as to adapt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due to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lec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cohes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bilingual teaching has not achieved the desired results. On the premise of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lingual teaching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books and lecture notes, solve teachers' problems through two-way communication, and link up curriculum cont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urriculum.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bilingual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當前,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浪潮,成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共同抉擇和普遍戰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要求高等學?!芭囵B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規劃綱要鼓勵各級各類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探索多種方式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與國際高校對接成為新的課題。2015年3月,國家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倡議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國際合作辦學的新思路。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9月發布的《關于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里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引進境外優質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資源,舉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探索建立本科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部省聯合審批機制”。國際化合作辦學是趨勢所在,合作辦學不僅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地方本科院校利用“鯰魚效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內涵建設,擴大學校聲譽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合作方式采取多種形式,其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可以擴大政府間學歷學位互認,支持中外大學間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等,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建立教學科研合作平臺,聯合推進高水平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常熟理工學院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采取多種形式,有中英合作辦學項目、中美大學生雙向交流(雙學位)項目。其中經濟與金融專業采取的合作方式就是“1.5+1+0.5”的雙向交流合作項目,此項目與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UWEC)進行聯合培養,學生完成兩校的學分規定,可以同時獲得中美雙方學校頒發的雙學位。項目的培養方案由中美雙方共同制定并進行學分互認,其中部分專業課程需要采取雙語教學模式也是項目實施的要求之一。
一、關于雙語教學
鑒于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雙語課程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教學形式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手段。通過雙語教學的實施,能夠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實現,也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時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從語言使用的角度看,李如龍(2007)認為雙語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同時關注學習者的母語和目的語的異同,根據需要靈活地應用兩種不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方式??凳缑簦?008)認為雙語教學是在非語言類課程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用英漢兩種教學語言講授專業內容的教學方式。從雙語教學的教學方式看,佘群芝和丘兆逸(2011)從培養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出發,將雙語授課方式分為外文教材+外文板書+中文講授(培養學生外語理解能力)、外文教材+外文板書+中外文講授(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外文教材+外文板書+全外文講授三種方式(培養學生跨文化思維能力)。何莉等(2017)認為應實行分層差異化雙語教學,對于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進行專業課授課時應區別對待。桑萍(2018)認為雙語教學有漢譯型、穿插型、示范型、合作型等四種方式,每種方式各自有其利弊。 不同的文獻結合項目特色進行分析,有案例研究等方法,本文將以中美合作項目基礎上的雙語課程建設進行分析,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具體課程找到現存的問題。
二、中美合作項目的特色及對課程的要求
教育部發展綱要提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政府間學歷學位互認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合作內容。常熟理工學院的中美大學生雙向交流(雙學位)項目是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共同推動的項目,學生在中美雙方學校完成相應的學分,可以獲得雙學位。這個項目為加強國際化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赴美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強化英語能力,并且能為在美國進一步申請碩士創造條件。這個項目的美方合作院校都是教育部認可的大學,在美國的聲譽及學術地位都是得到認可的。而且合作院校的學費相對比較低,如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的學費、生活費等共計25000美元,年限為兩年,可以減輕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相比較其他留學項目)。所以近幾年雙學位合作項目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
項目的合作條約經過AASCU和中教國際認可,中美雙方學校接受而定,條約對學分認可、互派師資、經費支持、學生管理等各方面有嚴格規定,其中關于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的內容,雙方學校會根據各自特點,經過多次溝通后再定。常熟理工學院的合作是采取“1.5+2+0.5”的方式,學生在中國學習前面三個學期的課程,第四個學期赴美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適應大學的生活、基本完成語言的要求。而且學生在前面三個學期可以完成大部分公共基礎課的學習,不需要等到臨畢業之前再回國補修學分,改變了原有交換生回來進行學分互認時的被動局面。合作項目的培養方案由中美雙方共同制定,項目要求部分專業課程采取雙語教學方式,還有部分公共課由美方安排外教老師前來授課,采取全英文的教學方式,以便學生提前體驗英語授課的環境。雙語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對于專業基礎課的認知度不高等原因,教學和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例如學生的專業基礎雙語課通過率不高,還需通過重修的方式補修學分。
美國高校在21世紀初進行了重大的改革,旨在應對內外環境變化而帶來的挑戰,美國高校的所有學生將在整個教育經驗和專業背景下培養和發展共同的核心能力。主要為四大領域:第一,人類文化與物質自然世界的知識;第二,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第三,個人和社會責任;第四,積極參與多樣化社區和現實世界挑戰的綜合學習。UWEC與我校的合作項目同樣要求在培養方案里加入科學類課程等體現美國教育特色的課程,如在前一年半的課程里要求加入物理類課程,理論加實驗共計7個學分,美方承認學分。
三、雙語課程開設情況及存在問題
目前的中美大學生雙向交流項目基本采用部分專業課程設置雙語課程的方式,旨在通過雙語課程讓學生在國內能初步了解專業英語術語,基本適應英語教學環境。常熟理工學院與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的合作項目也采取這個方式,以經濟與金融為例,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金融學等專業基礎課采取雙語課程,因為這個專業與美方的Finance專業對接,后期的專業課程以投資和金融課程為主,所以會計課程主要是熟悉專業術語。雙語課程實施現狀如下:
?。ㄒ唬┤狈虒W條件保障,尤其是在教材選用層面
目前的雙語課程選用教材有多種方式,外文教材+外文講義,中文教材+外文講義,有些出版社能直接提供中文翻譯版。原版教材的優點在于原滋原味的展現出課程的理論體系,同時包含了本專業最先進的技術與信息。此外,原版教材用詞標準、規范,專業內容豐富詳實,知識體系緊密且邏輯性強。所以本項目在初期采用全英文教材和講義,例如采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引進的外文原版教材,旨在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方式,還能鍛煉外文閱讀能力及寫作規范,同時能夠讓學生掌握最為標準的專業外語詞匯。但是實際運行時存在一定問題,以會計課程為例,基于大一新生沒有接觸過基礎會計的概念,對借貸以及會計分錄沒有初步了解,所以對內容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國學生在初步接觸基礎會計課程時還會混淆概念),基礎會計的通過率只有50%左右;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內容比較復雜,專業性強,學生需要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英語基礎才能適應英文的教材,經了解,合作院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的學生也覺得中級財務會計的難度系數很高,例如ACCT301和302課程要求成績為C-以上才能畢業,如果成績為C-以下的學生需要選擇重修或換其他專業,以C-計算考試通過率為 85%-90%。
?。ǘ┙處熾p語教學能力薄弱
本項目的基礎會計課開始時嘗試采用全英文授課,請相關外教直接講授全英文的內容,效果不明顯。第二屆學生上課時采取的方式是中英文結合授課,老師用中文講基本概念和框架,旨在引導學生入門,然后再由外教講授專業英語,效果比第一次稍有提高,總體還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美方學校派駐的主要是講授人文社科類課程的老師(美方老師會有一個月的時間在中國,采取全英文的授課方式),但是很少派駐專業課程老師。2018年9月的中美人才培養計劃會議上,多所美國大學表示派專業老師來中國面臨成本高、語言障礙、教師缺乏積極性等問題,并且財務會計專業類教師在美國也是屬于師資緊缺的狀態。中方學校在選擇中美班任課教師時會選擇有一定英語基礎的老師,但還是不能滿足雙語教學的要求。
?。ㄈW生雙語課程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常熟理工學院的中美合作項目是采取“1.5+2+0.5”合作模式,學生在前面三個學期要完成所有的公共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還要過英語關,所以任務多、壓力大。而且中美合作項目的學生在高考錄取進校時分數會略低于普通本二同專業的學生,總體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稍遜一籌。國內大學生還有普遍的問題是大一剛進校在學習方面有所懈怠,而中美班的學生要想獲得理想的成績,需要比普通班的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 ?。ㄋ模╇p語教學課程內容銜接有難度
中美合作項目的學生在前面三個學期要完成部分專業課的學習,例如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管理學、經濟學等,這些課程的內容中美雙方的概念框架基本一致,適合開設雙語課程,但是在內容細節方面還是略有差異。例如會計課程里關于存貨發出計價方法,中國的會計準則已經取消了后進先出法(LIFO),而美國的教材里繼續作為重要內容在講解。還有些課程由于中美體系不一樣,內容上不好銜接,例如稅法這門課開雙語課程就有難度,因為中國的稅制跟美國的稅制不一樣,考慮以后學生回國就業需要熟悉中國的稅制,而要在美國學習和深造又需要了解美國的稅法體系,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美國稅法或開設雙語課程。
四、提升雙語課程教學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雙語課程教學已經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趨勢,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要促進教學改革、深化內涵建設,國際化合作辦學是一條切實有效的途徑。學校需要在合作辦學的頂層設計、質量框架層面加強監督和研究。教學質量需要從教育制度、教學內容、教師的素養、學生基礎以及師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等方面入手。雙語課程教學作為落實合作辦學的一個有效手段,完善和提升其教學質量的途徑建議如下:
?。ㄒ唬﹫猿种杏⑽慕滩暮椭v義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其困難主要集中在專業詞匯,在教學過程中有大部分同學反映術語的障礙直接造成了學習困難,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原版教材使用的英語句子結構復雜,也帶來了學習困難。因此在選擇教材時要考慮英文教材和中文資料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提前做好準備,對英文原版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梳理,在對應的PPT或講義中對專業英語詞匯要做好中英文對照,上課時加以解釋,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針對中美合作班學生適用小班上課的方式,可以采取分組或讓學生講解課件、情景模擬等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課堂上還能鍛煉英語口語。
(二)通過雙向交流解決師資問題
1. 針對美方派遣專業教師存在困難的情況,美方有大學的做法是選派一些退休的專業教師到中國教學,這樣既能解決美方難以派遣專業老師的局面,也能緩解中方缺乏全英文教學的師資,不失為一條有效的措施。當然對外教的教學質量監控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規范體系。2. 中方定期選派專業老師赴美國對應大學進修,完成專業課程的聽課任務,回國后能很快勝任雙語教學。3. 同時鼓勵教師開展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參加國際論壇等大型活動,切實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課程內容銜接需要因課程而異
會計系列教材的內容基本與美國一致,但是目前出版社的教材都很厚,如人大出版社J.DAVID主編的《中級財務會計》難度系數偏大,合作項目班的經濟與金融專業學生不太適應全英文的教材。建議可以把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約翰·J·懷爾德等主編的《會計學原理》分兩學期完成,總共6個學分,一部分為基礎會計內容,另一部分為中級財務會計內容;管理學和經濟學也可以采用中英文結合的方式。稅法的課程建議采用中國的內容,因為美方的金融(Finance) 專業里后續課程沒有用到很多的稅法知識,而如果是會計(Accounting)課程會專門有美國稅法課程開設??紤]到中美合作項目的學生如果回國工作還是需要了解中國的稅制體系。因此,合作項目的課程對接是一項很具體的工程,需要中美雙方加以溝通和認可。
參考文獻:
[1]尚紅娟.美國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趨勢[J].現代大學教育,2018(3).
[2]丁志明.“互聯網+”思維下雙語課程的評價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15).
[3]傅智園.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運行模式與質量監控體系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4).
[4]桑萍.中國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模式的比較與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7).
[5]汪艷,唐浩亮.對提升黃山學院經管類雙語課程教學效果的調查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8(4).
[6]付五平.地方院校《國際商法》雙語教學模式探析——以湖南懷化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18(16):109-111.
[7]程國玲,李永峰,肖鵬飛.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學刊,2016(23):74-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