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背景下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從“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以后,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得到很快的發展。在此背景之下,考慮到現代旅游行業與“互聯網+”的關聯,必然會注意到用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深化教改,來滿足行業對于高素質技能人才需求的問題?,F基于對“互聯網+”背景的認知,提出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基本原則,并指出教改具體操作過程中所應重視的操作重點,如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等,以便讓學生知識、情感、能力等更符合時代大背景的要求。
  [關    鍵   詞]  “互聯網+”;中職教育;旅游管理;教改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248-02
   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之內,中職教育側重于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很多行業的人才均來自中職院校。旅游行業因其未來發展的向好形勢,特別是在大量旅游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的情況下,更是對中職教育提出了人才數量與質量的較高要求。對中職院校來說,面對如此優越的人才市場環境,更應該緊緊把握住機遇,視壓力為動力,時刻關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改問題,使專業教改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掛鉤,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更好地應對行業發展需求。
   一、對“互聯網+”背景的基本理解
   “互聯網+”這個概念的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它最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于美國,而我國對于“互聯網+”概念的關注則是2012年開始的。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場,這一理念被正式提出,并在其后有了針對此理念的系統闡述,將“互聯網+”正式與傳統的互聯網理念區別開來,明確其在兩化融合方面的升級效應。與此同時,各行業開始普遍關注信息化在互聯網領域中的核心功能,并提出據此功能達到跨行業融合的想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行業的活力與創新性。在此之后的幾年間,由于無限通訊技術以及移動互聯技術的全面發展,互聯網環境現出了全新的變化,產生了以“互聯網+”為媒介的行業特有的融合格局。對中職院校來說,需要始終關注這方面的前沿動態,使網絡技術發揮出應有的教改引導及實踐輔助功能,使中職院校內部各項教育工作有準備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職教育工作者應當始終關注“互聯網+”的大背景,努力在觀念、教法上進行調整,以便發現更為理想的教改創新路徑,實現教育與“互聯網+”背景的真正融合。
   二、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原則
   (一)關注模擬實踐教學
   關注模擬實踐教學的主體功能,以“互聯網+”背景為助力,構建形成多個渠道共通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獲取式需求,意思是說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處在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之中,讓學生以更加自主的姿態獲取知識內容,并使獲取過程富于實踐性與創造性等特點。
   (二)激發學生就業意識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第二個原則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興趣導向于就業意識,使學生的就業技能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一項任務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是后續教學的關鍵,在此基礎上,要讓學生意識到因為人才市場競爭環境的復雜,一定要更快進入就業角色。
   (三)構建理想課堂氛圍
   以“互聯網+”為助力,教師更應當致力于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使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展現旅游管理專業特色,突出其中的實訓類專業課優勢,讓課程內容中的導游服務技能訓練、旅游管理能力發展等直接指向逼真的實踐操作效果,讓學生意識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對于能力發展的作用。
   三、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建議
   (一)關注社會人才需求
   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院校教師更應當關注社會發展的前沿需求,培養一專多能人才。因為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各行業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也就是通常一個崗位所要做的工作,會與許多其他行業或者領域內容相關聯,這種關聯性是與“互聯網+”背景相一致的,旅游管理行業更是這樣,一名優秀的旅游管理者,既要有地理基礎知識,也要有人文風情的熏陶,既要有對政治、歷史的分析,也要有對禮儀、交際的研究,同時還要有基本的外語、計算機應用技能等。在這樣的全面要求之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工作同樣要與時俱進,密切關注社會對人才需求,深刻理解這種綜合化的發展變化態勢,把一專多能視為重點培養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過硬的專業知識指導,掌握足夠豐富的旅游管理相關技能,這是“?!钡膬群?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方面知識的充足儲備,這是“多”的內涵。
   (二)關注教學方法創新
   關注教學方法創新是對“互聯網+”背景的積極響應,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旅游管理專業而言,教學內容涉及面非常寬,如果進行細劃,則有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踐課程等多個環節。在這些環節之中,教師需要基于“互聯網+”的行業交融認知,破除傳統教學模式的障礙,使學生積極地完成語文、英語、法律等基礎課程任務,并啟發學生對這些課程任務進行自主學習與綜合思考,鼓勵大家更積極地獲取各項知識及能力。當接觸到專業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演示的手段,使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內容,發展其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能力。比如當學習旅游概論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該方法,鼓勵大家用收集信息的方法,主動了解行業特點、前景等,建立職業發展自信心。
   (三)實現教學工具優化    在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中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必然會有現代教學工具的融入,因為對“互聯網+”背景的重視,這方面教學工具的應用范圍將會越來越廣。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視為營造課堂氛圍的必要做法,使之產生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溝通功能。另外,因為“互聯網+”觀念的普及,教學信息傳遞形式也將變得更加豐富,且多媒體等手段的引入,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統一,也可能讓直線化探索路徑得到改善,從這個角度上說,教師還可以考慮把微課程同平時教學相結合,借助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給學生以必要的旅游管理知識指導,或按照專業學科的教學重點及難點,對微課程內容進行前期設置,使學生有更多的零散時間學習知識內容,產生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效果,促進知識點的記憶與內化。
   (四)明確考核導向功能
   明確考核導向功能,使考核導向于“互聯網+”視域,讓學生更加接近于實踐環境,是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又一重要建議。一般來說,考核內容對后續教學工作將起到非常明顯的導向作用,對中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來說同樣如此,教師應當避免一種判定方式,而是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全面考察了解學生的表現,使教學工作能夠同行業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崗位的具體要求相結合。具體操作時,語文、英語等課程考核,可以利用常規的書面形式,而像餐飲服務、食品營養、酒店管理等課程,則要注意實踐考查,二者共同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判,最終得到接近于真實,且符合“互聯網+”背景的結果,使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五)形成拓展化教學空間
   中職院校需要關注教學空間的拓展,這同“互聯網+”背景中信息技術與行業發展相結合的大趨勢相一致,據此可以讓內外聯系的教學體系得到完善,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來說,其突出的實踐性特點一直很引人注意,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便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除了一般性校內模擬以外,還可以通過新技術媒介加強同實體單位的聯系,用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當教授飯店管理概論內容時,師生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理論探討以外,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了解酒店的實地情況,如基本的管理內容、特殊的程序規則等,方便學生自我觀察、彼此對照,促進薄弱環節的強化,這樣一來,學生將對未來工作中的職責和所處組織構架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全面了解其運行模式等。
   (六)發展團隊協作方式
   發展團隊協作方式,是“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知識缺漏的必要補充形式,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各個行業均要有足夠的團隊協作意識作為保障,使個人發展與團隊協作相融,從而達到互通有無、攻堅克難的效果。在進行中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時,教師可以據此讓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培養,使學生以“互聯網+”背景為依托,產生共同進步的可能性。比如,當接觸到導游業務知識時,教師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共同完成實踐模擬任務,通過扮演導游與游客等不同角色,進行即時表演,用以體現新時代對本職業的素養要求。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知識與能力,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態度,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素質。
   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改問題進行探究,使教學思路與教學實踐得到創新,是缺少既有經驗可供借鑒的,國外一些先進教育理念也無法照搬套用,因此需要廣大一線教師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深入反思旅游管理專業的特殊教學思路,認識到在“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不但要掌握足夠的旅游管理基礎知識,同時也要在技能獲取、交流協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而教師自身所要做的則是革新觀念、調整教法以及應用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以配合學生需求的變化。
   參考文獻:
   [1]胡玉華.中職旅游專業特色實踐教學改革之我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2):40-41.
   [2]楊萍,祿佳妮.CBE教學模式在貴州省中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銅仁學院學報,2018(11):26-28.
   [3]古嘉賓.如何利用互動式教學提升中職旅游管理教學效率[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24.
   [4]唐華麗.淺析旅游管理專業特色課程建設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1):60-61.
   [5]陳蕾.中高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銜接教育模式實施體系保障研究[J].職業,2018(11):52.
   [6]劉水良.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特色課程體系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3-4,6.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9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