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英語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各階段教育中的重點內容,但根據教育實踐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缺少實用性,尤其在高等教育階段,高校中的英語人才培養并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職業化需求?!坝⒄Z+”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是現代英語職業教育中的一項有益探索,可以針對多元化的人才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精準培養,體現了現代素質化教育的要求。本文簡述了“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并以我校為例探討了“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英語+;人才培養;高校英語
一、“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仍處于旺盛的發展時期,各行業的發展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日趨多元,這就給人才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往的高校英語人才培養中,更多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素質、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卻不夠重視,這種不易市場需求和職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導致高校培養初的人才在現代社會求職中處處碰壁,即使在就業后也很難迅速適應崗位的需求,從而造成了大量教學資源與人力資源的浪費。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有高校提出了“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即將英語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相結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多元化發展,以適應當前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求。這種模式在這些高校內經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處就以我校在“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研究與實踐進行初淺的分析。
二、“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
?。ㄒ唬┯⒄Z專業設置以市場為導向
人才培養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依靠自身的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在社會上找到自身的發展方向,從而在工作崗位上創造更多價值,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因此高校英語教育除了使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外,還要讓學生具備社會各行業發展中所需求的英語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在英語專業的設置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升專業的實用性。在這一方面,我校針對當前在校生生源的具體情況和當前市場環境中社會資源的分配情況,陸續開設了外貿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會展英語、電商英語、酒店英語、服裝設計英語等多方向的英語專業,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以及發展規劃等自主選擇主攻的方向,從而將學生打造為具有過硬英語基礎知識和較強職業能力的綜合性人才,以便在步入社會后可以迅速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
?。ǘ┯⒄Z課程體系建設以職業能力為核心
“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注重學生的多元發展,更注重學生在自己發展方向上的職業能力。在這一方面,高校課程體系的設計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對于英語教育而言,其課程體系的建設應以職業能力的各項指標為核心,將校內的英語課堂教學與訓練、校內的英語實踐和校外的崗位實訓等結合起來,形成各方向英語人才培養的教、學、坐一體化培養體系。讓學生根據校內所學到的英語職業知識與技能開展社會實際和崗位鍛煉,再通過校外實訓來融匯貫通校內所學知識并結合實踐經驗來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職業能力將得到進一步鍛煉與提升。我校在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上主要采用一、二年級學生在校進行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術的學習和培訓,三、四年級進行各種校內實踐與校外崗位實訓的形式,且教師會在學生學習與實訓的全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從而保證學生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自身職業能力。
?。ㄈ┯⒄Z知識技能培訓以崗位技能需求為目標
在“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教學中,教學的內容應圍繞學生未來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進行設置,從而使學生掌握自身崗位中所必須具備的各種知識與技能。例如針對外貿進出口方向的學生,應為其提供商務英語、國際貿易概論與實務、外貿單證、報關實務、跨境電子商務以及國際物流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針對會展英語方向的學生,應為其提供會展營銷、會展管理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旅游英語方向所需的教學課程有出境領隊實務、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各國人文地理、導游基礎導論等;酒店英語方向的課程應包含酒店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禮儀以及酒店營銷等內容。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穿插各職業英語方向中的最新行業動態、先進知識理念以及服務于崗位工作的自動化、信息化辦公軟件操作與應用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校中盡可能多的接觸到其崗位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此外,高校還可以結合各種崗位發展
(四)創新機制進行精準培養
“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還需要與時俱進,對培養的機制進行全面創新,尤其在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情況下,人才培養機制更需要滿足精準化培養需求。一方面,為了使學生能夠提前對社會以及職場有個基本了解,提升學生就業時的崗位匹配度,高校應加強與企業、政府等的聯系,與社會共同攜手搭建起優秀英語實用人才培養平臺,使學生進入到各個企業中進行鍛煉和磨礪。另一方面,學校應聯合各行業內的優質資源組建優秀講師團隊,如與會展行業協會、地方旅游部門、跨境電商優秀企業聯合,從中聘請行業中的精英、領導或專家學者進行校內講座、授課,或者進入到人才培養平臺中為學生提供指導,傳授職業經驗,從而使學生在能力上實現與未來崗位的無縫對接。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英語教育的單一化、書面化模式,更加注重人才自主的選擇以及職業能力與崗位技能的培養,是現代英語人才培養的一種創新性模式,值得在實踐中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偉平,劉小芬.“英語+”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03:127-128.
[2] 閔玉娟.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5,1801:50-53.
作者簡介:馬克學,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副教授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課題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150025
項目名稱: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多元化人才培養的探索與研究SJGY201702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