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新時期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中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對此,下面就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全面探究。
關鍵詞 合作探究 初中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強、邏輯性要求高等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十分困難,加上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是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難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上,這就會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帶來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立足于新課改的教學手法,其可以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理解數學知識,有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1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優勢
對于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其是現代教學理念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提倡將課堂還給學生,要引導學生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在實踐中,將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教師創新教學觀念,教師能從新的視角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化,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推進。同時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還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展,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其創建相應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問題,而教師只需要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指引,這樣就會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
2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2.1創設有效合作情境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其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高要求,而初中生正處于發展抽象思維的重要階段,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數學知識,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合作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相互討論、思考。同時教學情境的構建,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能促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有助于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視圖》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在進入課堂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然后教師分別準備一個乒乓球、圓柱體水杯及長方體紙盒,并將其在講座上排長一排,教師讓第一組學生從講桌右邊觀看這三個物體,讓第二組學生從前邊觀看這三個物體,讓第三組學生站在講臺上通過俯視的角度對觀看這三個物體,并將自己看到的東西畫出來。三組學生經過實踐觀察后,會發現看到的物體并不一樣,如第一組學生畫出來的是一個長方形,而第三組學生畫出來的則是大小不一的兩個圓和一個長方形,這時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各組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學生經過深入探究后,就會對立體圖形的視圖這部分知識有全面的了解。
2.2構建良好合作氛圍
良好的合作氛圍對于學生合作探究效果有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氛圍,引導學生可以充分思考、自主探究,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可以在深入探究中得到發展。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以自身為核心,要求學生單方面的聽從自身的講解,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學生難以融入到課堂上。對此,在今后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思考、自主探究、充分發言的時間、空間,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促進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不等式》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進入課堂后,利用多媒體,將這樣的情景展現到學生面前:高速公路限速110km/h、八年級三班學生最高身高為179cm、小明從家到學校的最遠路程是6km,教師讓學生通過數學公式分別將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汽車的速度、八年級三班學生的身高、小明從家到學校的路程表示出來,并讓學生對這些數學公式的特點進行分析,學生經過觀察思考后,會發現這些公式都是用“不等式”表示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分別探究“不等式”的特點,并對不等式的概念進行總結、概況,學生經過仔細的思考,就會對不等式的知識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不等式的知識,就會全面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感知。
2.3構建良好合作平臺
初中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合作學習的相關知識時,要注意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使得學生可以在這一平臺上自由的討論、合作、思考,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探究中,這樣才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解決問題的良好結合,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和》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分別動手制作一個三角形,然后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讓學生可以在實踐操作中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在學生動手操作中,教師也要主動參與進來,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過程進行指引,保證學生可以更加順利的完成實踐論證。
3總結
綜上所述,將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感知、體驗數學知識,這對于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很大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合理的組織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手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鞏雪.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32):152.
[2] 謝金芬.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12):113.
[3] 安才旦卓瑪.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7(04):165.
[4] 劉春景.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151.
[5] 陳新統.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7(07):1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