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開發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鋼軌探傷》課程教學為課例,探討了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的開發及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7.199
  0 前言
   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數字資源與傳統教材融合,有效的解決職業教育存在的場地不足、設備缺乏、授課人員經驗不夠等問題,同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本文結合實踐,探討了信息化教材編寫方案和實施方法,以《鋼軌探傷》課程為例,提出了教材在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結構構建
   職業教育,突出職業技能,在課程教學中廣泛應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所以與之配套的教材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以現場實際工作項目為教學單元,按照知識內化的基本原理,進行選擇性的碎片化處理,《鋼軌探傷》教材分成了14個項目和112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前半部分為理論、后半部分為實作,理論部分的知識點做成微課,實作技能錄制成視頻,兩部分數字資源均做成二維碼放在教材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教材與數字資源連接。
  2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編寫模式
   編寫一本好的教材,需要集百家之長,補己之短,所以《鋼軌探傷》在編寫過程中聯合14所鐵路高職院校中名師參與,他們中有副教授、講師、高級實驗師,根據所擅長分擔其中的一些項目。書本中一些項目所涉及的經驗技巧,需要現場的多年實踐,所以我們邀請了17個鐵路局中工程師、高級技師、技師及相關管理人員參與,提供現場經驗和相關素材。校校聯合,使教材變成智慧的結晶;校企聯合,使教材變成釋疑的法寶。
  3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審核模式
   《鋼軌探傷》教材,采用了三審模式。初審主要邀請行業內專家,對全書的結構框架進行研討,根據其合理意見重構教材知識體系。二審邀請了鐵路局職工進行審查,通過他們的試讀和試用,對標行業標準和規范,找出教材中涉及到技術技能與現場實際的差異,進行二次更新。終審為自查自糾,全書經過匯編之后,有各個院校的主要參與者進行自查自糾,對文中結構不合理,表述不清楚,圖片不清晰,視頻漏洞等方面進行排查,及時更正。
  4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應用模式
   《鋼軌探傷》教材帶動教學改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智能手機提前掃描書本中的二維碼獲取數字資源,可以在宿舍、圖書館、食堂隨時隨地觀看理論知識和實作技能視頻的學習,也可利用課余時間去全天開放的實訓室提前進行演練。課上,學生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室進行小組討論并進行相應的實操作業,教師解答學生相關疑問。通過互聯網+教材,構建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過程,理論實踐相交替學習模式。
  5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應用效果
   第一、激發了學習興趣。在線上與線下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過程中,讓知識與技能融為一體,動手與動腦結合,激發了學習興趣。
   第二、提升了學習效率?;ヂ摼W技術的介入使學習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使課堂學習變成終身學習,促進了學習效果,視頻資源可以多次觀看或者快進,提升了學習效率。
   第三、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作為驅動,學生多元化獲取知識,改變了教師單向傳道,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
  6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使用的注意事項
   “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在使用過程中,應有相關的配套資源,(1)基本具備了無線網絡全覆蓋的教學環境,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線上學習。(2)全天候開放的實訓教學場地,允許學生課余時間使用相關設備。(3)應具備理實一體化教學場地,方便與教材配合使用,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7 結語
   本文簡要介紹了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材開發方法及應用的模式,對后續其他人員編寫相關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數字資源與傳統教材融合,有效的解決職業教育存在的場地不足、設備缺乏、授課人員經驗不夠等問題,降低了教學成本,提升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媛媛.“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08):153-154.
  [2]張揚群,鄧澤民.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教材設計與編寫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4):68-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2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