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西右江河谷優質富硒稻高產栽培技術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硒作為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特別是在抗癌方面,具有“抗癌之王”的美譽。人體對硒的獲取必須通過食物來獲得。大力發展和推廣富硒大米生產,使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吃富硒大米,是最直接有效、經濟安全的補硒途徑。本研究為廣西乃至全國富硒稻生產提供技術探索和參考參數。
  關鍵詞:富硒水稻;栽培技術;外源硒;右江河谷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630042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硒的保健功能及對癌癥的預防作用已經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1,2]。人們對富硒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富硒稻米更在普通百姓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水稻施硒技術簡便易行,通過葉面噴施外源硒來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適于大面積推廣。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年本所與廣西田陽縣科技局、田陽縣農業局合作建設了優質富硒稻米的示范片,3a來分別在田陽縣土壤含硒豐富的玉鳳鎮華彰村、高寒山區的五村鄉馱逢村布設多個示范點開展富硒水稻栽培技術試驗示范。已累計種植優質富硒稻 60hm2,生產優質富硒稻谷約480t,平均產量達 8.0t/hm2。
  1 基地選擇
  建立優質富硒大米種植基地,應選擇遠離城市和工業密集區,基地周邊植被良好,生態環境好、水源充足、水質好、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無污染,排灌方便、保肥保水性能好、土地平整、交通便利、適宜機械化操作集中連片田塊,有足夠寬的隔離帶。廣西田陽縣玉鳳鎮華彰村,5村鄉馱逢村,自然條件優越,無工業污染,生態環境良好,土壤含硒量較高,適宜開發優質富硒農產品。
  2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抗蟲、抗逆能力強、優質高產穩產的水稻品種,每個基地選擇適合當地特色一個品種規模種植。本試驗根據水稻品種對產地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及其富硒能力,選擇市場銷路好、產量高、米質優、口感好、富硒能力強且適宜雙季稻種植的廣西農科院水稻所選育的常規優質品種桂育9號。
  3 合理安排播種期
  根據右江河谷氣候特征及多年水稻栽培經驗,早造3月初播種,6月上中旬揚花,7月中旬成熟,如此才不影響晚稻生產。晚稻播種期安排在7月初,9月中下旬揚花,避免10月寒露風,有利于水稻開花結實、提高產量和稻米品質,富硒效果好。
  4 科學施硒
  富硒水稻的關鍵栽培技術是在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噴施外源硒肥,將無機硒導入水稻植株體內,通過水稻的生理生化反應將無機硒轉化為可被人體吸收的有機硒[3]。(套用)國標“GB/T22499-2008”富硒稻米中,將對富硒大米定義是40~300μg/kg,300μg/kg是上限。因此,必須根據水稻的不同生長期,保證科學合理地施加硒肥。
  5 高產栽培技術
  5.1 秧苗管理
  5.1.1 秧田準備
  秧田要求做到翻耕,讓田間雜草、稻樁等有機質盡早腐爛,提高肥效利用率;田面平,做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過 3cm。在播種前15d施腐熟有機肥 7.5t/hm2,把秧地灌水耙漚,采用機械化翻耕,翻耕不宜太深,采用旋耕方式保證肥料均勻分布在10cm土層中。在播種前1d 結合第2次耙漚施高含量三元復合肥150kg/hm2,并進行分廂,2.5m包溝分畦,溝寬約50cm左右。
  5.1.2 種子準備
  一般大田用雜交稻種15~22.5kg/hm2,常規用種30~37.5kg/hm2。播種前選選擇在晴天晾曬4h,時間段安排在 11:00—17:00晾曬。種子不宜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應用席子等墊好再輔上種子曬太陽,曬種過程注意勤翻稻種,使種子受曬均勻[4]。
  5.1.3 種子消毒及催芽
  浸種前用清水反復淘洗,清除秕谷,浸種時先用清水浸種8h,再用25%咪鮮胺2000~3000倍液浸種8h,消毒液高出種子表面3.3cm,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換清水繼續浸種20h,5h換1次清水,撈起后催芽至露白。
  5.1.4 起秧畦
  整好地后起規格為寬1.2~1.5m,高40cm左右的秧畦,平整硅面,再按每50個塑盤施壯秧劑0.5kg,然后把秧盤整齊擺在畦面上后再壓塑盤,根據1.8萬~2.0萬蔸/667m2的密度,準備好434孔的水稻拋秧育秧盤 825~975片/hm2( 一般434孔的水稻拋秧育秧盤的穴率在30% 左右) 。
  5.1.5 播種
  播種方式采用人工撒播,要求播種均勻,分畦分配種子,再將處理好的種子播在做好秧床的塑盤中,先播70%,后播30% 補稀補缺,播后輕壓種入泥,視天氣情況保持畦面濕潤狀態,早稻覆蓋薄膜增溫,晚稻蓋茅草防暴雨。
  5.2 大田移栽
  5.2.1 精細整地
  冬閑田注意犁田過冬,冬菜田收完冬菜后即犁田曬田。大田移栽前7d,須經過“兩耙一拖”,做到細、碎、平。
  5.2.2 施足基肥
  施放腐熟農家肥用量15t/hm2、平衡型復合肥375kg/hm2作基肥,在拖拉機完成最后一次耙田后全部撤入田里,全田均勻拋撤,之后用平整即可。
  5.2.3 適齡移栽
  早稻秧苗應在4葉以前拋秧,大田可拋栽,拋秧苗432孔盤825~900片/hm2;晚糙秧苗應在5葉以前拋秧,拋秧苗432孔秧盤900~975片/hm2。拋栽后每隔3.5m寬撿出一條工作行。拋秧時大田要淺水,注意避開惡劣天氣。也可以進行機插或人工插秧,采用寬榨行[3][(大行40cm+小行20~25cm)×株距11~12cm],每穴栽2~3株,每667m2種植1.5~1.8萬蔸。每蔸插2粒谷秧帶蘗6—7個,每667m2插足8~10萬株基本苗,插直插穩,淺插勻插,栽插后5d內及時查漏補缺。   5.3 大田管理
  5.3.1 大田施肥
  水稻移栽后,需要及時施加肥料。施肥須遵循“施足基肥、控制追肥、后補缺肥”的原則。在插秧前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分 2 次進行。根據水稻生長的不同關鍵時期,及時施肥。在秧苗移栽后的第5~7天時,施分蘗肥,施放尿素75~150kg/hm2,氯化鉀225kg/hm2。中后期視苗情酌施穗、粒肥,如曬田后苗落黃較重,可施尿素 45kg/hm2、氯化鉀 45kg/hm2,落色較輕可不施。破口至抽穗前,看苗進行葉面追施飽粒肥,每公頃可用磷酸二氫鉀1500g,尿素7.5kg兌水450kg進行葉面噴施,保證后期落色較好。
  5.3.2 噴施硒肥。
  根據試驗,采用綠維康有機富硒肥(6%),硒肥500倍溶液噴施,硒肥適宜的噴施時期是在破口期和乳熟期,噴施次數以2次為最佳。因此,選擇在抽穗期和灌漿期(水稻齊穗后7d)分別各噴施1次, 硒肥用量為1500mL/hm2,兌水750kg 噴施。宜選早晨無露水或者陰天及無風晴天下午16:[KG-*9]00后進行葉面葉背噴施,要求霧點細小、噴灑均勻。如施硒后6h之內遇雨水沖刷,應補施1次。施硒時宜單獨噴施,亦可與殺蟲劑、殺菌劑及其他葉面肥混用(但不可與堿性農藥及除草劑混合使用)。
  5.3.3 管水
  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其需水量是不同的。根據按照寸水返青、淺水分蘗的原則科學管水。禾苗進入分蘗盛期,當每667m2苗數達到 25萬時排水曬田,曬至大田開裂后再復水;開始拔節時,再次排水烤田,直至大田龜裂為止;灌漿期保持田間干濕均勻,切忌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稻米品質和子粒充實度,一般收割前10d斷水為宜。
  5.4 防治病、蟲、鼠害
  5.4.1 農業防治選用優良抗病蟲品種,選用新型緩釋農藥,同時防蟲防草。
  5.4.2 生物防治推廣稻田養鴨模式,以鴨治蟲、以鴨治草、控制稻蝗、稻飛虱、稻葉蟬等害蟲以及草害。
  5.4.3 紋枯病可用5.0%井崗霉素水劑或春雷霉素等噴霧,可同時防治稻曲病。
  5.4.4 鼠害防治有條件的地方提倡養貓防鼠,人工布放鼠夾,每667m2用5個,防治鼠害。
  6 適時收割
  早熟品種85%黃熟、晚熟品種90%黃熟后,應及時在晴天搶收,曬谷時要勻攤勤翻,防止暴曬和堆漚發燒,以免影響稻米品質。用專用倉庫儲存。
  參考文獻
  [1] 張自于,陸邦乾,孫智明,唐建洲.鳳山縣富硒水稻的開發技術初步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7,31(5):17-18.
  [2] 劉洪,譚旭生,管恩相,郭君,劉立新.優質高富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2014(3):86-87.
  [3] 高升賢.涪陵坪上地區無公害富硒水稻規范化生產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2016,10(18):24,26.
  [4] 程旭權,杜金平,于建華,周亞芬,姜小慶,陳世華.富硒水稻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17(5):1.
  作者簡介:
  黃秋要(1979-),女,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7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