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隨著教育的改革,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為了滿足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課文閱讀量,努力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  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基本根本宗旨是在引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加強閱覽室、圖書館的建設,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以較大的閱讀量來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把語文積累落到實處。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閱讀量,腦子里裝著上百篇文章,近百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一定會比較強?!叭旯麑W詩,功夫在詩外”,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切實開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ㄒ唬┲v故事,讀好文,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好聽的故事誰都愛聽。這學期我校每個班級的語文老師都開展了“每周講一個好故事”的活動,以借此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對語文的興趣、對學習的興趣……頗有成效。下面就以我班為例,先看兩個鏡頭:
  鏡頭一:語文活動課鈴響了,按慣例這節課是老師講故事,我從門外向里看,他們坐得比其他任何一節課都要端正。走進教室,他們看到我手中拿著故事書,不禁喜形于色,教室里很安靜,看來,他們已經準備好,就等著我講精彩的故事了……
  鏡頭二:我打開學生的日記本,日記本上面赫然寫著一句話:“老師,好幾個星期沒講故事了,我建議老師,給我們講故事吧!別忘了!”是啊,由于出差和準備六一文藝匯演,已經兩周沒講故事了……下節正好是語文課,我決定取消原先的計劃,就給他們講一個故事!
  每周用一兩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講個故事,讀篇好文章,也許這就是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指南針”,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ǘ╅_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
  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學生凈化心靈,獲取知識,積累語言,但更重要的是,還需提供從知到行的實踐機會,因此,在課外閱讀后,開展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如:我校中高年級在開展“每日薦講一首古詩”、“每月一次手抄報”、“每學期一本好摘錄本”;又如:各班根據自班特點開展的“詩歌朗誦會”、“專題故事會(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笑話故事等)”、“好詞好句交流會”、“讀書心得交流會”……這些活動不僅能進一步發揮課外閱讀獨特的教育作用,而且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課外閱讀所帶來的無限樂趣。
  二、指導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的效果不但決定于閱讀的內容,而且決定于閱讀的方法。許多學生因為缺乏指導而貪多圖快,以至讀書不求甚解,或由于不能掌握工具和不良閱讀習慣,以至費力多而收獲少。因此,教師在閱讀方法和習慣上的指導不可疏忽。
 ?。ㄒ唬┲笇W生端正閱讀態度,選擇讀書方法。
  通過閱讀掌握科學知識,獲得思想認識,提升文學修養,豐富語文積累,不能一味追求興趣,教師應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并根據需要選擇讀書方法。
  1.粗讀,即瀏覽。粗讀的目的有二:一是通過粗讀對所讀書籍的內容有個大概了解,為進一步精讀做好“偵察”、“勘探”和選擇工作;二是通過瀏覽,較快地獲取信息。
  2.精讀,就是對自己選擇好了的書仔細地讀,反復地讀。
 ?、倬拈喿x書的正文。如果是一本故事書,就要了解故事中的情節、主人公的遭遇。如果是一本科普類的書,就要了解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書中是怎樣解答這個問題的。要把書中的主要內容盡量記住。
  ②回顧一下全書的內容。書看完了,應該再看一下,書名、內容提要,從頭至尾把這些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加深理解和記憶,使讀書不僅僅是“讀”的過程,而且是一個“想”的過程。
 ?、垡嗵釣槭裁?。一本書看完了,要多提幾個為什么,對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可以請教老師和家長。
 ?。ǘ┲笇W生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
  為了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有成效,應指導學生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專門準備一本本子,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將書中的重要結論、精彩的部分摘錄下來;或者把這本書的書名、作者、主要內容以及讀書的感想寫下來。
  三、“研究性閱讀”中求發展
  “研究性閱讀”是一種有效的課外閱讀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閱讀材料、應用閱讀材料、解決問題的閱讀方式。
 ?。ㄒ唬W會方法。
  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又有自主活動的時間,還需要解決是否善于學習的問題。而“研究性閱讀”恰好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因為學生在“研究性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多種學習方法。如:收集資料的方法、選擇資料的方法、閱讀的方法,判斷、識別、整理歸納資料的方法,論證問題的方法,撰寫報告的方法……
  (二)形成能力。
  開展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來說,其目的在于擴大學生閱讀量,豐富語文能力。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與這個目的相一致,即“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閱讀”不僅通過上網、收集、查閱資料、撰寫報告等活動使學生得到了大量的閱讀吸收,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讀寫能力,還發展了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創造力……“研究性閱讀”使課外閱讀的效果更明顯,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課外閱讀是學生提升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生的知識能夠得到提升,語文思維能力能夠得到鍛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與閱讀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學生通過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得到心靈的重大啟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9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