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選地與整地、選種與播種、田間管理等三大方面,就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做系統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關鍵詞]玉米;高產;播種
玉米產量高、適應性廣,在糧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地區是玉米主產區,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條件較好,玉米種植面積大,單產量高。玉米生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戶的收入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形勢,近年來玉米供需平衡矛盾突出,在玉米栽培過程中要積極加強栽培技術管理,以提高玉米生產水平,促進農戶增收。
1選地與整地
玉米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要求耕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結構好、土質梳松、透氣性好的地塊,pH值5~8,盡量保證地勢平坦,灌排方便。玉米根系發達,植株高大,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和養分,而且不耐澇。深耕整地前將土壤中的殘茬清除干凈,結合整地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2000~2500kg,對有深松基礎的地塊耙茬或旋耕,耙地、旋耕深度分別為18~20、14~16em。未深松的地塊,深松要達到35em以上,松耙結合,采取秋翻、秋整地、秋起壟,及時鎮壓。
2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當地的熱量資源與玉米品種的生長期有直接關系,生長期較長的玉米品種豐產性能好,而且增產能力較高。應結合本地區自然條件,選擇高產、優質、專用、高抗的雜交玉米品種,如德美亞1號或2號、墾沃1號或2號。種子要精選,籽粒大小要一致,去除有病變或者不完整的種子,要求種子純度大于96%,凈度大于98%,發芽率98%。為提升種子透氣能力和吸水性,早期播種需要及時晾曬。曬種選在晴天,種子置于較干燥或者是向陽的地方晾曬5~7d,然后用種衣劑包衣。包衣劑與種子比例搭配,控制在1:50。折合每250kg種子,用1kg包衣劑。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在28~30C的水中浸泡8~12h,然后撈出置于20~25C室溫條件下進行催芽。每隔2~3h將種子翻動一次,在種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陰涼處煉芽,待播種。
3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不宜過早,低溫過濕的話,種子土壤中停留時間過長,更易感染黑穗病,不利于后期壯苗培育。播種時間過晚則浪費積溫,不利種子發芽,影響后期的產量和質量。一般地溫通過7~109C,在5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期。本地區已經實現了玉米機械化精量點播,播種的深度可以控制到5~7em,具體的深度可根據土質和種子的大小確定。根據玉米品種的特征特性和當地的生產水平,中等肥力、肥沃地塊的栽培密度分別以7.0萬、7.2萬~7.4萬株/hm2為佳。玉米是靠主莖成穗來決定產量的,合理密植能保證單位面積的有效穗數,并充分利用光能、二氧化碳、水分和礦物質的養分,個體與群體協調生長,發育良好,充分發揮玉米增產的潛力。要求播種株距、深淺一致,播后鎮壓,同時覆土。
4田間管理
4.1查田補栽
出苗前及時檢查發芽情況,如發現粉種、爛芽,要準備好預備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預備苗或田間多余苗及時坐水補栽。3~4片葉時,要將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4.2合理施肥
化肥用磷酸二銨180kg/hm2、尿素300kg/hm?、鉀肥45kg/hm',其中種肥用量為二銨180kg/hm2、鉀肥45kg/hm?、尿素100kg/hm2,在玉米五至六葉期隨最后一次中耕追施尿素200kg/hm2。為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后及時趟地覆土。
4.3中耕管理
在玉米出苗后及時進行1次深松防寒,深度20~25em。在玉米五至七葉期進行第2次中耕,要做到深中耕淺培土,形成張口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進行第3次中耕,并進行根際追肥,追施于壟上2行之間,深度5~8cm。
4.4科學除草
玉米出苗前,用90%乙草胺1.8~2.0Lhm2、寶收30g/hm',或96%金都爾1.5~2.0L/hm2、寶收30g/hm2進行土壤處理,噴藥量300kg/hm2以上。玉米出苗后在五葉一心期用4%玉農樂1.5kg/hm2或40%福分懸浮劑4~6kg/hm2葉面噴施。
5病蟲害防治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比較容易發生的重要病蟲害之一,對它的防治是物理與化學相結合。物理防治主要是在玉米螟變成成蟲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燒、漚、封等方式,把玉米螟幼蟲的數量降到最低;或者可以采取高壓汞燈等對玉米螟進行誘殺;或者放置玉米螟誘捕器;或利用赤眼蜂對玉米螟進行捕殺。BT乳劑防治,在玉米新葉末期(5%抽雄)每公頃用BT乳劑2.2~3.0kg制成顆粒劑撒放,或對水450kg噴霧。封垛防治4~5月玉米螟醒蟄前,每立方米秸稈用白僵菌粉劑100g進行封垛處理。
大斑病、小斑?。捍蟀卟∥锢矸乐问沁x用適合品種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同時應對感染病菌的玉米植株進行焚燒,達到消滅病菌的目的。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kg/hm2,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kg/hm2,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5kg/hm2噴霧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每隔7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粘蟲可用菊酯類農藥防治,每公項用量300~450mL,對水450kg或用有機磷農藥噴霧防治。用種子量1.5%的35%多克福種衣劑進行拌種防治地老虎和金針蟲。
6收獲
站稈扒皮晾曬,玉米蠟熟末期扒開玉米果穗苞葉晾曬。玉米完熟后及時采,用機械收獲。收獲后的玉米進行晾曬,有條件的地區可進行烘干。子粒含水量全部降到20%以下。
[參考文獻]
[1]趙久然,王榮煥.再議玉米耐密型品種的選育鑒定及配套栽培技術[J].玉米科學,2016(4):5-7.
[2]董文會,謝張軍.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討[J].北京農業,2014(27):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