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唐詩中的典型女性藝術形象評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唐代詩人對女性的關注,不再局限于女性容貌的外在美,而是深入女性品行才情的內在氣質美;不再只關注上層階段的女性,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在底層婦女身上。唐詩中的典型女性藝術形象,得到了豐富全面的闡釋。
  關鍵詞:唐詩 典型女性 藝術形象
  唐朝的經濟、政治、文化、外交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取得了重大影響。詩歌的發展到唐代達到了巔峰,天才詩人們的低吟淺唱,使唐詩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心中。根據社會角色和社會階層,可分為怨婦、貴婦、民婦等類型,本文擬選擇部分具有代表意義的類別形象試作簡要的梳理評析。
  一、哀怨悲惋的怨婦
  怨婦在唐詩中描寫極多,僅從詩題就可看出這類女性形象是幽怨苦恨的。唐朝仍是夫權至上的社會,婦女的生活空間不得不被局限于家庭這個狹小的范圍。詩人站在同情女性的立場上,為她們的不幸遭遇鳴不平。
 ?。ㄒ唬m婦官婦形象主要出現在宮怨詩中。崔顥《長門怨》:“君王寵初歇,棄妾長門宮?!钩钌硐?,春意罷簾櫳。泣盡無人問,容華落鏡中?!睂m女們深鎖于皇宮大院,大部分都只能老死于這寂寞冷清的皇宮,她們對家鄉和親人有著極度的思念,但都沒有機會能夠回去看看。王昌齡寫下了不少“令人測之無端,玩之不盡”的宮怨詩,他的《長信秋詞》《西宮秋怨》《西宮春怨》等多層面描繪了宮女們藏匿于內心深處的痛苦、哀怨、絕望,“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的悲嘆,婉曲中包括無限怨情。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比姛o一“怨”字而怨情自見,同時突出了已經失寵卻仍在癡望幸福的宮女形象,勾勒出她長夜不寐久久佇立階前的凄然身影。白居易《上陽白發人》中“入時十六今六十”“一生遂向宿空房”等詩句,宮女一生的幸福就在深宮等待中耗盡,命運是何等的凄苦?!肮蕠Ю铮罟俣?。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祐《何滿子》全詩只用一個動詞“落”便把宮女內心的慘痛表現得至切至深。開元宮人《袍中詩》:“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后生緣。”宮女們內心對現實充滿了絕望,把希望寄托于來世。玄宗宮人韓氏《題紅葉》“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可感受到還有的宮女從內心流露出閑愁難遣、青春虛度的幽怨和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憧憬。
  (二)征婦征婦形象在閨怨詩中所占比例相當大,大都從心理感受出發,抒寫離愁別恨和對夫妻團圓生活的向往,描繪出情真意切的深情女性形象。李白《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時入羅幃?”“斷腸”二字,令人心碎,本來面對美麗的春色,心情應該愉快,這位少婦卻不愿“春風”進入自己的房間,可見對丈夫的相思之深?!伴|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整首詩“不說別而別情見,不言愁而愁思倍增”,一個“忽”字,將征婦嚴妝登樓觀望春景時剎那間的心理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陳玉蘭《寄夫》:“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采用第一人稱用內心獨白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表達了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杜甫《新婚別》:“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發為君妾,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睉馉帉φ鲖D無疑是殘酷無情的,而征婦對征人又是忠貞多情的,以至發出“與君永相望”的誓言。
 ?。ㄈ墜D杜甫《佳人》中的棄婦形象敘述得較為完整?!敖^代有佳人,幽居在山谷?!蛐鲚p薄兒,新人美如玉?!旌湫浔?,日暮倚修竹?!睙o論從生活還是精神上說,佳人的境遇都是苦不堪言。在“安史之亂”中,兄弟被殺,家門衰敗,同時又被無情的丈夫拋棄。詩人心中是無限疼惜,流露出了對遭棄的女性不公命運的叫屈。劉駕《棄婦》中的女主人公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傾訴了她遭受遺棄的哀婉和痛苦?!盎剀囋陂T前,欲上心更悲?!边@是她哀戚的觸發點。作為一個妻子,無端被丈夫拋棄,內心是何等的痛苦,而一旦真要回車離去的時候,其悲切之情就更加難以形容了,所以才會“心更悲”。
  二、驕傲高雅的貴婦
  唐詩中對貴族婦人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描寫服飾發髻配飾,再補上寥寥幾筆,就充分勾勒出貴婦高貴優雅的神態。
  王昌齡《朝來曲》:“月昃鳴珂動,花蓮繡戶春。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鼻叭鋵懫涓毁F氣象,末句以畫眉人典故寫貴族少婦因夫婿得勢而自重身份?!冻跞铡罚骸俺跞照战痖|,先照床前暖。斜光照羅幕,稍稍親絲管。云發不能梳,楊花更吹落。”在暖色調中展開一幅春日閨房的圖畫,早上一縷陽光,鏡頭的推移,透露出女子高雅圣潔的生活情調,最后定格在一頭沾滿楊花的長發上,靜謐而溫馨。詩中并沒有直接去寫貴婦,而是重在渲染營造審美場景效應,借以突出女主人公富貴高雅的氣質和美好芳潔的品性。
  白居易《長恨歌》中描寫楊貴妃:“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奔檺塾谝簧淼臈钯F妃與唐玄宗的愛情在“馬嵬之變”后,以楊貴妃化為太真仙子“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作為結局,楊貴妃依舊那般花容月貌,卻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羅隱《西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許多人把吳國滅亡的根由歸于西施,就像將“安史之亂”歸結于楊貴妃一樣,認為“女人是禍水”,這首詩突破傳統觀念,為西施平反,破除了傳統的論調。崔道融《西施灘》:“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卑杨嵉沽说氖穼嵲兕嵉惯^來。詩人認為女性不應該只是權力斗爭的犧牲品,更不是政治斗爭的工具,對她們的命運予以更深層次的關注,摘除她們身上不符的標簽,深深扼腕她們的悲劇命運。
  三、光彩奪目的民婦
  民婦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底層的勞動婦女,她們自古便是我國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主流,更是中華美德的化身。唐晚期的采桑女可算得上是勞動婦女的典型。由司馬扎《蠶女》“養蠶先養?!笨芍?,采桑女回家后還要養蠶、紡織,辛苦可想而知,“紅妝白日鮮”的美麗姿態也不復存在,因為繁忙得連畫眉的時間也沒有。秦韜玉《織錦婦》也描寫了此種現實:“桃花日日覓新奇,有鏡何曾及畫眉。只恐輕梭難作匹,豈辭纖手遍生胝?!薄爸豢帧倍?,既表明了工作的繁重,同時也彰顯了婦女的事業心與責任心??上ё詈笾宦涞谩胺凵珶o饑色加”(杜荀鶴《蠶婦》)的地步。來鵠《蠶婦》:“曉夕采桑多辛苦,好花時節不閑身。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贝禾?,百花盛開的美好時節,可是從早到晚的采桑女卻辛苦到沒有時間、抽不開身去欣賞自然美景。隱約中流露出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以及對這個不合理的封建等級制度的批判。詩人將目光轉向較低的社會階層及其生活,從她們身上,我們發現了真正的高貴品質。她們不再是軟弱而謙卑的男子從屬者,而是擁有堅韌、獨立、勇敢情感色彩的生動靈魂。   民婦的另一類便是藝妓。唐代的開放,形成了歌舞妓空前繁榮的局面。很多詩歌描寫舞者窈窕輕盈的體態,“輕體似無骨,觀者皆聳神…‘細腰偏能舞拓枝”“花鈿羅衫聳細腰”“舞停歇罷鼓聲催,軟骨仙娥暫起來”(《拓枝舞》),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詩人們所稱贊的藝妓們的才藝。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中“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此幾句詩便勾勒出了舞妓公孫大娘英氣優美的舞姿,贊揚公孫大娘舞藝之高,技藝非同凡響。且看其中的“三如”:“矯如”“來如”“罷如”,這技藝、這氣勢,堪稱一絕。在唐代詩人們的詩歌里,藝妓不僅不顯得齷齪骯臟,而且相貌風情別具一格,其技藝也是超群,不可小覷。她們不僅和詩人們飲酒取樂,而且有的還有很深厚的感情交往。雖然妓女處于女性社會中的最底層,但她們憑借個性的獨立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獲得了詩人們的垂青。詩人并沒有因為藝妓身份的卑下,而對她們有侮辱和詆毀,而是給予她們應有的尊重和贊美,不僅僅只是消遣的玩物而已。一定程度上,藝妓甚至推動了唐代詩歌的興盛和發展。
  四、結語
  我們說唐代婦女的地位高是相對于其他朝代而言,因為唐社會風氣開放且多元化并存,但就社會整體而言,“男尊女卑”的大格局依然存在,女性始終附屬于男性。但婦女的地位在唐朝相對較高,這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唐朝的一個鮮明特征。以女子入詩,這是很多唐詩人自然而然的選擇。在唐詩人筆下,各階層的婦女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怨婦的哀怨悲惋、貴婦的高雅尊貴、民婦的樸實真摯等,這些女性觀內涵在唐詩中得到充分體現。它們是文學創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因子之一,也勢必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張文生.唐詩中的女性形象[J].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5):69-73.
  [2]鄭元清.唐詩中的女性系列形象摭談[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5(3):16-19.
  [3]喬象鍾,陳鐵民.唐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m版社,1995.
  [4]周思思.穿越大唐的縷縷芳魂——唐詩中的女性形象述略[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12):1252-1258.
  [5]曾文杰.唐詩中的勞動婦女形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