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問題”學生的根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學經典《三字經》中有曰:“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边B我國古代的圣賢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新時期的很多家長卻對家庭教育熟視無睹,他們偏執的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負責物質提供。于是,在這種不科學思想的影響下,家長不管不顧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隨意放縱自己的言行,不文明的言談、不合時宜的行為隨時可見。再看看受他們影響的我們的學生。女子迪士尼內被8歲男孩摸屁股,反遭其母毆打辱罵;16歲男孩上課玩手機被沒收后跳樓;小學生在電梯撒尿致使電梯癱瘓……。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新聞被曝光后,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陽光少年們做的事情。
  關鍵詞:小學生 “問題”學生 家庭教育
  所謂的“問題”學生是指與同齡段的學生相比,在思想、認知、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的學生。呂國一先生說:“一個成功的學生背后必有一個成功的家庭,一個失敗的學生背后也必有一位失敗的家長。”由此可見,造成“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一個良好的家庭可以成就一個學生,一個不好的家庭則可以粉碎一個學生,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本文就家庭教育的缺失原因和影響及策略淺談一點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及影響
  1.家長無暇顧及對學生的家庭教育。
  隨著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于是,為了滿足不斷上升的家庭消費水平,人們忙著生計。而農村的很多人選擇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家里的老人照顧,老人由于年代的原因,其思想認知還停留在物質層面,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便出現了如今的“留守兒童”。老人不懂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也不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只會一味溺愛。使得學生缺乏情感教育,當他們在思想行為上迷茫時,家庭這個學生最堅強的后盾卻不能及時的疏導學生,及時關心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谷區”。讓學生覺得情感無所寄托、心事無人傾聽、道路無人指點。他們就像行駛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沒有方向、沒有目的隨意漂泊。這種家庭情感的缺失,讓學生變得自私、冷漠、叛逆、暴躁。[1]
  在湘西龍山曾發生過“學生上學途中被團伙持刀搶劫”的惡性案件。當警方一舉破獲案件時,竟然驚訝的發現5名犯罪嫌疑人只有十幾歲,最小只有13歲。事后了解,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有的跟著老人,還有的是單親家庭。由于缺乏家庭管教,他們平時就到游戲廳、網吧逗留,也因此結識。并模仿影視劇中的情節“弄點錢”。他們從小都是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中長大的,還有的則是單親家庭,家庭關系冷漠,父母對其不管不顧,任其自生自滅。
  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教育監管的缺失,是導致孩子染上不良習慣、誤入歧途的主要原因。[2]
  2.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
  除了家長無暇顧及孩子外,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也是造成“問題”學生的重要原因。新階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長無原則、無底線的滿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一味溺愛、一味袒護。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甚至妄自尊大,不懂禮貌。還有的家長則正好相反,受傳統家庭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響,一旦孩子犯了錯,就動輒大罵,致使他們養成唯唯諾諾的性格。這都是極不可取的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
  13歲小雯是家里的獨生女,經濟條件較好,小雯的媽媽決定要二胎,但是小雯卻極力反對,甚至不惜以“逃學”“離家出走”“跳樓”來威脅,沒辦法,最終小雯的媽媽不得不到醫院做了妊娠手術。像小雯這樣任性的孩子是被父母溺愛的代表。他們是家里的“中心”,家里的任何人都要圍繞他們轉。任何事情都必須為他們的利益讓步。試問,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入社會如何與別人和睦相處、如何舍棄自己的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
  無獨有偶,貴州一對15歲的雙胞胎姐妹,平時其父母對其要求比較嚴格,今年因為沒有考上重點中學,被父母嚴厲責罵。進而引起這對姐妹的逆反心理,他們兩人商量后,竟將劇毒鼠藥拌進稀飯里,最終將親生父母雙雙毒死在家中。
  這兩例案件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學的有力證明。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僅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的榜樣教育,還要運用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方法欠佳,也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科學的思想觀念以及教養態度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
  3.家庭環境的病態。
  家庭環境是學生教育的第一環境,也是對學生影響最深的教育。但隨著物質文化的泛濫,高居的離婚率也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沉重負擔。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單親兒童。在本該享受父母之愛的年齡卻要孤獨流淚。這樣病態的家庭環境又怎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就像上面持刀搶劫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樣,他甚至還說:“警察對我真好,還給我飯吃,給我水喝?!边@話聽了真讓人心酸,也讓多少離婚的父母汗顏啊。孩子的生活需要、情感需要、身心健康誰來買單?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策略
  1.家校共育。家庭和學校作為對學生影響最深刻的兩大教育,必須共同聯起手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這就需要家長多與教師溝通聯系,教師也要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召開家長會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家校雙方只有合成一股力,才能提高教育的力度,不斷規范和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
  在此過程中,家長的配合關系到家校教育能否順利進行、對孩子的教育能否成功。否則就會出現2大于5的教育現象,教師在學校含辛茹苦、苦口婆心的反復教育,好不容易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有所改觀,結果周六日家長的兩天教育讓一切又回到原點。
  2.家長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每個人都生活在環境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深入骨髓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庇纱丝梢?,環境對人的深刻影響。因此,每個家長要在充分認識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創設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
  總之,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造成“問題”學生的根源。因此,為了將來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廣大家長能夠與學校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共同照亮孩子成長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雙喜.我國“問題學生”成因分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6(03).
  [2]周曉東,石軍.建構“問題學生”教育治理的體系論[J].教學與管理.2015(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6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