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構主義下的課堂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布魯納說,獲得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們連接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在記憶中僅有短促的可憐的壽命。在現代信息化教學多樣化的情境下仍需遵循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的視界也要老師的參與,在交往互動中既保留原有視界,又不斷形成新視角。
  關鍵詞:教學模式 數學課
  一、布魯納
  獲得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們連接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 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在記憶中僅有短促的可憐的壽命。布魯納強調了知識的呈現形式,(結構)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在構思編寫一個教學過程時應充分注意到知識間的結構應緊湊,有關聯,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新知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思考,會應用,真正構建知識體系。一節數學課應重點突出,知識點不宜太多,做到既分散又緊緊圍繞重點展開:定義準確,語言簡潔,板書清楚,關系明了,避免繁瑣;多媒體課件作為新時代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其功能也僅在于輔助,不能喧賓奪主。所以PPT課件要做到,顏色平和,畫面簡潔,避免頁數太多,太花哨,太直觀,只在一些重點部分用不同字體,圖標,箭頭等作提示以便引發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的思考。[1]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較強連貫性較強,課件太多太直觀學生就像看電影一閃即過,很難對新知與舊識進行串聯,形成完滿的知識結構體系,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在現代信息化教學多樣化的情境下仍需遵循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數學知識的獲得,知識結構的形成是從一連串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完成的。遵循有效問題中心教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及班級微信平臺發送3~5分鐘的微課,對例題的重點;慨念模糊混淆的地方做簡短的提示。提示要提綱攜領。微課不宜太長,太細致,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要通過教學目標的練習題,突出新課重點,介紹新的學習內容,做到老師設疑問,學生留問題,老師的問題要有令學生憤悱而又欲罷不能之效。達到學生給自己提問之效。[2]課前留5~10分鐘,再看例題課,針對微課上問題學生間互相探討?!靶轮鄄从阱^樁上”。老師講授新課要圍繞微課:首先利用舊識找到原有圖式進行鏈接再用例題解決微課提出的問題。其間不用課件只傳統教學,構建新知同化舊識,以便學生集中精力跟上老師的節奏完成知識的構建,最后學生對自己的問題一一解答,自己不會的找其他例題再行思考探索。探索是數學的生命。微課上的例題,應盡可能貼近生活,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有解題的沖動。因為微課沒有課堂氛圍要學生自覺完成就必須要有興奮點去支配他積極去尋找答案,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先試著同桌相互解疑并收集問題。老師將問題一一列在黑板上并注明提問題同學的名字,由他請其他同學幫忙解決。這時老師不用講得太多,做到導在關鍵處,易錯處,迷茫處。老師只對一些精妙的解答作適時恰當的評價以引導學生朝著既定的軌道前行。符合數學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構建主義知識形成過程,要注重學習質的深入而不是量的擴大,做到“少就是多”,最后再利用課件呈現知識點起到鞏固新知,總結深入,使學生有種恍然大悟之感,老師還可以提出拓展性問題,延伸性問題。課件作為一種媒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解放了老師,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果。針對一些內容比較簡單的知識老師在布置微課自學,課前導學及學生自主過程中遺漏的問題進行補充精講多練完整學生的知識構建。
  三、有人設想20年后或更早,老師將可以完全放手
  老師成為操盤手。坐在大屏幕前移動鼠標,學生可以完全自由,自主構建。師生沒有互動都是單線。設想終歸是設想。首先學生的頭腦是“加工廠”不是“儲存器”。學生的視界也要老師的參與,在交往互動中既保留原有視界,又不斷形成新視界。其次建構主義教學,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導演,起到提供學習資源,組織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并通過適時板書,課件,語氣,體態等為學生構建知識提供支持與幫助。至于人們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聯想就知識的形成過程而言很不現實。老師是學生的參謀,知識的后盾,適時調控,確保教學有效實施。老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缺少不可只有發送于真實的任務和情境中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應用于生活中,并有所拓展延伸。社會才得以進步。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的資源,新舊結合,古今結合,洋土結合。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完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張緒憲.淺談建構主義理論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69-69.
  [2]陳惠.淺談“自主導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4(4):87-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8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