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建構主義強調教學觀、學習觀、師生觀、學習環境觀,新課程改革提出“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樣一個新的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每一位老師都肩負著深重的責任,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僅僅是講授課本知識,培養學業優異的“高材生”。本文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基礎上,討論了建構主義理論下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生物;建構主義;課堂教學
建構主義帶來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新理念,提倡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學習,善于反思,和學生一起合作,一起研究,這樣才能實現“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樣一個長遠目標的。
一、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生命觀念
生物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教師需要在教材中深入挖掘課程資源,不斷整理教材中的知識點,之后進行充分的實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生命觀。例如,在學習《多細胞生物體》時,首先,教師可以展示綠色開花植物的圖片和人體的圖片。讓同學們了解到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的生物,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作為生物界一員的多細胞植物體和人體,并提出問題:它們的結構組成是什么樣的呢?是不是所有細胞簡單的堆積就構成了生物體了呢?想不想知道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呢?緊接著,教師讓學生討論歸納出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即: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下一步,學生組織學生進一步分析討論的人體的八大系統,并且歸納人體的結構層次。這樣學生對生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觀。
二、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
在生物課堂中,對于學生合作學習,教師應該予以充分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專心的聽別人發言,去努力聽懂同伴的發言,同時自己也能夠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能夠向別人發表意見。同學間也能夠相互幫助,學會友好和諧的相處和成長。
例如,在學習生物課程的“生物圈的作用”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明確的分工,每個小組都有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人,然后提出課堂的目標問題,制定一些具體的學習目標,讓小組合作討論并解決提出的問題,可以有小組拼比等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能進一步推動學生生物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娟.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研究高中生物工程實驗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