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地理學科是高中文科教學的重要內容,擁有系統化知識體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學習,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培養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學目標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提出訓練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將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完美融合。本文從現實出發,主要圍繞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方法展開論述,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訓練方法
曾有人提出: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1]。這句話的實質含義就是養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中具備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新課程改革后提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并明確了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良性師生互動中指引學生思路,充分地展開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做好課前預習,打牢基礎
課前預習對學習課堂知識,提高吸收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首要環節。但由于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因此很多學生忽視了課前預習的重要性。這一環節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提前為學生發放導學案,根據教學設計方案和實際需要編寫有效導學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知識等,其形式主要以填空、判斷和簡答等多樣化題目呈現。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導學案的方式可以針對性引領學生預習,及時發現預習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然后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更加具有針對性。導學反饋是保證預習質量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反饋方法多元化。首先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目標來預習,直接在課堂上從問題入手,讓學生提出疑惑的地方,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其次由于學生在預習時不能深入思考地理知識及現象,因此在導學案題目設置時應當循序漸進,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逐漸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通過導學案小測驗,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問題。例如在高中地理關于地球上的大氣中常見天氣系統中,直接以我國南北氣候帶為導學案,讓學生感受自己所處自然環境,描述一年四季變化溫度及濕度變化。
二、明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發揮創造性價值
新課程改革后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認知客觀上要求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現代化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教師在古代就承擔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總的概括起扮演的角色,新教育思想要求教師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和學生平等相互,如朋友般相互。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崗位責任心,積極承擔起崗位職責,審視自己的角色,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地理課堂上要提倡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多樣化學習方式,教師在課下設計好合理的教學活動,重視引導學生的思路,留給學生更多充分思考的時間,不能直接告知答案,要明白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并且考慮到學生思維角度和思維能力存在的差異,采取因材施教方式[3],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尤其是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一視同仁,每位學生都有平等被提問的機會,不能只顧優秀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是了解全體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在獨立思考基礎上提升自主能力。例如在學習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時,在最后的問題探究是關于“北京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學生并不了解北京,可以從當地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看,其整體布局是什么趨勢,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離不開實踐活動,一定要和實際產生聯系,這樣的思考才更有依據,記憶更深刻。這樣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才更能發揮出學生的創造性。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與統一,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實際,運用實際情況來驗證理論,兩者相互聯系,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起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新知識是一項系統化的過程,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認識的過程,對新知識產生聯系,并遵循從直觀到抽象的思維認知規律。同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需要以歷史經驗為基底,結合以往學習的知識來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項原則要求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和現實生活相關聯的地方[4],例如其中的地理現象,可以從當前自然環境中窺視一二。例如在章節地表形態的塑造關于河流地貌的發育教學中,地理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認知中的河流地貌都有著什么特點,根據河段的不同分別描述。然后讓學生自主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都受到什么因素影響?這這項實踐探究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養成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學習和工作影響深遠。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引起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斷鍛煉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法,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成就感,有意識培養學生地理知識的整合能力,為訓練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艷.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6,14(14):98-99.
[2]楊志青.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4(45):131-131.
[3]馬麗敏.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7):36-36.
[4]德吉卓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1):54-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