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其中能夠直觀形象地展示出教學內容,簡化學生對復雜化學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其更容易掌握知識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而打造更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 初中化學 高效課堂 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行,也讓教師認識到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來講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教學方法,凸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1]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欲望能夠被有效激發,也讓化學課堂教學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重新煥發活力,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
1.活躍學習氛圍
現代信息技術憑借其生動直觀、交互性強等優勢,能夠對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形成彌補,尤其是在活躍學習氛圍方面能夠體現明顯效果。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可將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生動展示,在多元趣味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在興趣的驅使下要比機械記憶的課堂學習更為高效。同時,在網絡資源的擴充下,教師還能為學生講解更多化學背景知識、課外知識,有效活躍了學習氛圍。
2.降低學習難度
對于初中學來講,化學知識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是許多微觀世界的化學反應,對于在現實生活中從未接觸這方面的學生來講,理解起來非常困難。而教師口頭講述難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建構具體知識體系,所以可通過形象生動的現代信息技術去展示這部分知識點,能夠有效簡化知識理解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唯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才能使其對化學知識有積極主動的探究欲望,否則如果學生僅僅將化學學習視作為任務與負擔,不僅學習積極性降低,同時也會局限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下,不僅不利于學生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更無法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2]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現代信息技術便可憑借其圖文并茂、聲像融合的優勢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新鮮且趣味的知識呈現下,學生能跳脫出黑板加粉筆的局限,通過多重感官的刺激去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探究欲望,在最佳學習狀態下去主動投入學習,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解“分子原子”相關內容時,過去教師的教學重點會聚焦于知識本身,盡管教師也會用各種教具去輔助講解,但仍然難以將微觀世界的粒子講述清楚,學生聽得也是云里霧里,最終還是需要機械記憶,而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會讓學生對化學學科失去興趣,同時也表現出學習效率較低的弊端。而通過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將顯微鏡下放大了數十萬倍的水分子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從未有過的感官刺激,使其對該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全面激發,對水由水分子構成的抽象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
2.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保證教學質量提升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在各學科的教學資源中也能夠看到各類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也就進一步促使現代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創設出更具融入感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情境中展開學習便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比如我們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教學資源輔助下自主實踐學習,而復雜化學反應得到直觀展現,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發展形成補充,在動畫效果與視頻、圖片的幫助下,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則更為透徹。
比如,在講解愛護水資源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水污染成因、危害、類型以及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有充分理解,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便可要求學生通過互聯網去收集相關資料,在信息資源輔助下進行自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通過構建微課平臺,學生便可在線向教師請教、與同學討論。如此一來,學生對人力歷史上較為嚴重的幾次水污染事件有所掌握,并且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共同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深化了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也達到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設置虛擬化學實驗室,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僅是關鍵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重要的學習方法與知識探究手段,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通過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學生能夠有更多親身經歷化學反應的機會,從而在實驗中去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然而,部分學校會因為自身實驗室條件不足或是部分實驗危險性較大等因素的制約,許多化學實驗難以在現實中展示給學生看,所以導致學生在理解這部分知識時會顯得難度較大,課堂教學效率則較為低下。
比如,這部分化學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倘若操作不當便極易出現意外事故:①向正在燃燒的酒精燈添加酒精;②在用高錳酸鉀制造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先將酒精燈移開,再把導氣管移出實操;③在稀釋濃硫酸的過程中,將水向濃硫酸中傾倒等等。以上違規操作會帶來嚴重的后果,但如果直接灌輸不能這么做的概念,學生可能不能理解其中危害。此時,教師便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去設置虛擬實驗室,通過動畫模擬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這些操作的危害性,同時還可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重復實驗。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節約實驗成本,也能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去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便利,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收效甚大,助力高效課堂的良好構建。同時,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下,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和諧愉悅,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對知識的探索興趣被有效調動,從而對化學知識更加主動、積極地去理解,實現高效化學課堂的打造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榮逵.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9):250-250.
[2]曾仕高.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化學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論壇:樂山,2017(1):7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