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吉祥寓意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吉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支柱,本文通過對吉祥文化的起源、吉祥紋樣的產生的探究,從吉祥圖案的誕生和其特定的藝術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傳統吉祥圖案的內涵,并從產品中吉祥圖案的三個方面分析了吉祥圖案與現代設計的結合途徑。
  關鍵詞:吉祥文化;傳統圖案;現代應用
  0 引言
  吉祥文化起源于民間,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圖案記載于各種載體上,隨著文化認識與文字的普及,形成系統的吉祥文化。從根源上看,吉祥文化的誕生是人類對自然災害的一種反饋,它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吉祥圖案是歷經千年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現代設計中對其的應用不僅能夠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更能將其中的美好寓意賦予新事物,給予其新的生機與活力。
  1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的文化寓意
  1.1 吉祥文化起源
  吉祥文化的誕生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原始社會沒有形成統一文字的時候,人們通過繪畫、雕刻等形式來表達這種對美好生活的祈愿。[1]吉祥文化包含甚廣,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衣食住行等方面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
  在逐漸有了統一的文字和認識后,吉祥文化中慢慢出現了“萬壽無疆”等早期的吉祥用語記錄。之后,吉祥文化更是形成了一種社會風俗,成為人們祈求上天保護以及恩賜的一種神圣的文化形式,作為一種寄托、一種精神力量而存在,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祈求長壽、發財、升遷等。[2]
  1.2 吉祥紋樣的產生
  吉祥紋樣是通過對吉祥文化的表達發展出來的,是用于祈求平安幸福喜樂的花紋圖案,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的藝術創造。吉祥紋樣的傳承發展與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息息相關,在其誕生后,逐漸形成具有地域色彩的吉祥圖案。遠古時代,吉祥紋樣由一些山水花鳥走獸融合而來,原型皆來自日常生活。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在其中,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吉祥紋樣運用與生活貼切的實物如山水花鳥走獸等,通過夸張等藝術手法進行加工再造,紋飾也趨向簡化,[3]創造出一種賦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起到了精神寄托的作用。
  2 中國吉祥圖案上的演變
  2.1 吉祥圖案的誕生及其藝術特征
  吉祥圖案大多都有來源典故,不是憑空出現。吉祥圖案展現的不僅是內容,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內涵,是中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種凝聚了中華精神和內涵的信仰力量。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需要通過不同表現手法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創新。[4]
  傳統吉祥圖案,并不是對吉祥文化所傳達故事一板一眼的刻畫,而是著重對精神的提取。如傳統吉祥圖案——蓮年有余,“蓮年有余”圖案主要由蓮花和魚構成,蓮花寓意高潔,魚諧音“余”,用于表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有富裕祝福之意,簡單的圖案表現了豐富的寓意。
  2.2 吉祥圖案的特殊寓意
  吉祥圖案不是憑空捏造的,往往有其特定的內涵和來源,在不同的環境里有不同的含義。如年畫,它是古時一種來自民間的傳統工藝,新年時被人們張貼于門前,以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睦。[5]年畫發現于漢代,盛行于明清,延續至今,隨著雕刻技術的進步,內容逐漸豐富,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息。
  3 吉祥圖案在現代設計上的結合
  3.1 吉祥圖案與設計在形象上的碰撞
  吉祥圖案與現代設計的碰撞結合,主要通過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設計產品的結合,將各種不同的混搭的設計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如喜福連綿晴雨傘,這把雨傘將普通雨傘設計與吉祥紋樣完美結合,雨傘上面的吉祥紋飾的原型是清乾隆時期的淡黃地軋道粉彩花卉攢盤漆盒上的紋飾,紋飾由多種花卉與蓮花、纏枝葉等組合,形象上將紋飾進行八瓣對稱構圖處理,色彩簡單大方,寓意吉祥如意、多喜多福。
  3.2 吉祥圖案與設計在傳統顏色上的提取
  傳統色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散發著其自身的魅力。通過故宮文創錦福綿長系列手繩產品可發現,其色彩搭配豐富,采用了碧色、黛色、棗紅、黛藍、天青等幾種傳統顏色,色彩絢麗豐富,顏色搭配十分講究,顏色的選取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紋樣——海水江崖紋和皇室服裝,產品在顏色的選取上十分考究,借助顏色的不同搭配展現傳統吉祥文化的魅力,不同的色調產生不一樣的藝術效果。[6]
  3.3 吉祥圖案與設計在寓意上的融合
  吉祥文化中使用諧音表達吉祥美好的寓意也是吉祥文化中的一大特點,如“年年有魚”的寓意是年年有余,代表年年有富裕的糧食,期望美好生活;產品紫禁福祿壽杯的??羁砂l現,馬克杯在圖案上采用了蝙蝠的形象,蝙蝠的“蝠”與“?!敝C音,福氣到來,寓意福氣從天而降,祈禱幸福安康。吉祥文化,隨著文化的傳播發展,逐漸形成了獨有的吉祥圖案。文創設計對傳承和發揚傳統藝術文化具有重要意義。[7]
  4 結語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吉祥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精神支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類文化的遺產。它的存在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中華傳統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它的核心,是一種鼓舞人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的精神力量。吉祥文化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凡是人們向往的、期盼的,都是吉祥文化的主題。吉祥文化的影響通過吉祥圖案等各種形式從古至今延綿不斷。
  參考文獻:
  [1] 黃強苓.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探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09):246-248.
  [2] 王抗生.中國傳統藝術(4)[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3] 趙寅.饕餮紋和銘文在商周的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31+41.
  [4] 林曉雯,詹涵涵,尤嘉偉,等.設計生活文化視域下南京傳統手工業生存現狀初探[J].戲劇之家,2018(24):229-230.
  [5] 李娟,劉俊哲,邵安寧,等.南京傳統秦淮燈彩的文化傳承及信息化保護構思[J].戲劇之家,2019(02):233-234.
  [6] 周丹華,王瑋,馬伯堯.藍印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8(12):10.
  [7] 劉瑋,吳智慧.黔東南苗族動植物刺繡紋樣的設計語義解讀[J].藝術評論,2016(11):157-1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8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