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處理措施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衣食住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道路和橋梁做為人們出行的必要載體,不只對老百姓生活質量,對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對道路橋梁工程質量的探討不只是工程領域的,更是社會層面的。就工程而言,要保證工程質量,就是在不斷的跟常見病害做斗爭,本文通過闡述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探討處理技術,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常見病害;處理措施
  引言:車輛的與日劇增,大家有目共睹,堵車更是成為家常便飯,十大堵城也一直刷新在人們的視野。很多道路橋梁建設于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設計車流量已遠遠達不到要求,而道路橋梁的拓寬改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造成路橋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轉,這對路橋的損害是巨大的。另外很多新建道路橋梁項目密集上馬,也是緩解交通壓力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從業者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勘察階段,在設計階段,在施工階段均是如此。挑戰不只是任務重工期緊,更多的是確保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不然道橋剛開通就維修加固,就是對國家資源的極度浪費,更是社會責任心的極度缺失。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科學處理,就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舉措。這就需要從業者們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因地制宜,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確保質量,降低開通后的維保成本,給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一、道路橋梁工程中常見的病害類型
  1、路面坑槽
  路面坑槽是道路病害中最常見的一種。路基的不均勻沉降會造成路面的凹凸不平,隨著車輛沖擊荷載的反復作用,就會造成道路積水、唧泥,路面脫空、斷裂,嚴重的影響交通的順暢。路基的不均勻沉降首先跟土質的不均勻,粒徑的不均勻有關,在施工中需要認真分析路基土的性狀,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需要加固的加固,需要換填的換填。
  2、路面裂縫
  路面裂縫有窄、淺的,也有寬、深的,甚至貫穿整個面層;方向上有橫的,有縱的,也有網狀的。在自然因素和行車荷載的作用下,有的是因晝夜溫差大,甚至凍融造成的應力破壞;有的是路基局部進水,造成路基承載力降低,發生不均勻沉降;也有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開通后交通負荷大,造成剛性基層或半剛性基層斷裂而產生的路面反射裂縫。
  3、橋頭護坡塌陷
  橋頭常用的錐形護坡,有的采用植草磚,有的采用漿砌毛石罩面,不管哪種形式經常會有護坡塌陷情況的發生。護坡填土施工不易壓實,在雨水的沖刷作用下,造成基底塌陷,嚴重的影響觀感。
  4、道路橋梁連接處錯臺
  道路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連接處有錯臺。因為道路和橋梁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載體,道路易發生沉降而橋梁不會,特別是現在的橋梁基本都采用樁基礎,久而久之,錯臺現象越來越明顯。
  二、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處理措施
  1、設計層面
  合理設計。
  在軟弱土地區,溶洞地區,高寒地區,采用單一方式處理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土質特性進行承載力驗算,不合格的要進行加固處理,并由勘察設計給出處理方案和處理參數要求。在這些地區,道路基層的設計尤為關鍵,道路基層做為道路的主要結構層,承擔來自路面荷載的壓力,并將壓力均勻的傳遞到路基中去,設計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剛性、半剛性或柔性基層。上面所述常見的幾種病害,基本都或多或少的跟路基不均勻沉降有關系。要從根源上解決此類病害,首先需要合理的設計。另外在高寒地區,凍害尤其嚴重,這就要求設計結合當地的凍結線,按規范選用結構層厚度及材料。實際道路橋梁使用過程中,因車輛的急劇增加,行車荷載超過設計荷載的現象經常發生,不增加設計保險系數會出問題,增加太多會造成投資浪費,這就要設計人員綜合考慮。重視道路橋梁連接處的設計,系統考慮道路和橋梁的特性,準確計算橋臺后回填土的技術參數,明確橋臺后的填土處理設計要求,選用合適的連接處裝置,有效的應對應力集中現象。。
  2、施工層面
  提高質量意識,提升技術水平。
  2.1解決不均勻沉降問題
  首先要解決原土或填土的均勻問題。常言道,不怕軟,就怕不均勻。施工中經常會遇到暗塘暗溝,經常會挖出淤泥,對于這類情況必須挖除換填。對于含水量高的土質,碾壓前需要進行排水固結,只有達到最佳含水量的時候,碾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有些地區原土中常伴有大孤石,若在路基碾壓影響范圍內,必須進行挖除。解決不均勻沉降問題要系統的進行,首先要嚴把材料關,特別是涉及換填的,砂石料必須有合格的檢測報告;其次選用專業可靠的機械設備,目前市場中已經涌現出很多先進的道路施工專用機械設備,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保證施工質量;再者必須要規范施工,首先項目部成員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靥钔恋膲簩嵄仨毞謱舆M行,填料的不同和壓實機具的不同,分層攤鋪的厚度就不同,攤厚了壓實度達不到要求,攤薄了不經濟?;靥钔翂簩嵑蠹皶r施工基層,防止路基被水泡?;鶎拥氖┕ぷ龅脚浔葴蚀_,養護得當。路基和基層必須檢測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2路面坑槽裂縫的處理
  道路基層施工,必須嚴格遵照施工工藝流程,選用合格材料。道路上經常遇到修補過的痕跡,或方的,或長條形的,均要連同基層一起挖除重做,才有效果。超載,凍融,自然因素,偶然因素,造成路面的裂縫,基層的反射裂縫,二者惡性循環,加速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道路施工首先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完善落實冬雨季施工措施,選擇適宜的施工季節,防止路基或基層長時間暴曬或雨淋,及時的施工面層。道路開通后出現裂縫要分析產生裂縫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選用合適的裂縫處理方案,現在瀝青路面微處技術發展已較成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必須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優先選擇商砼,注重澆筑后的養護,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縫,如果不影響面層整體的結構強度,可采用高標號水泥漿或水泥基灌漿料灌縫,如果發展至通縫,只能鑿除重做。
  2.3解決護坡問題
  護坡填土宜在規范要求基礎上增加分層數,減少每層厚度,并選用合適的壓實機具。壓實完成后及時整形,可選用土釘墻或噴漿打底拉毛,表面漿鋪厚型植草磚或其他造型來實現美觀功能。合理設置排水溝,能及時的排除積水,避免滲入到土基中去,造成基礎液化。建成后加強巡視,出現裂縫或大面積滑移應科學研究對策,及時修復,避免填土長時間浸泡。
  2.4解決道路橋梁連接處錯臺現象
  連接處的施工,重中之重是填土的壓實工作。大面積碾壓采用用大噸位的振動壓路機,橋臺根部用小噸位壓路機或板凳夯處理。有條件的工程可以采用注漿加固,注漿深度應逐漸過渡到橋臺,以保證沉降的均勻。橋臺的施工往往忽視混凝土的養護,造成裂縫貫穿保護層,特別是跨河橋,加劇鋼筋的腐蝕,影響橋梁的壽命,必須選用水化熱小的水泥,優化配合比設計,大體積混凝土還要增設降溫設施,施工完成后及時灑水養護,拆模后及時薄膜纏繞,低溫季節草簾覆蓋。搭板的施工首先要保證道路基層和邊模不易造成漏漿,鋼筋規格間距的準確,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時養護。連接處裝置應選擇高質量的產品,安裝應按照工藝流程保證連接牢靠,線條順直,伸縮量滿足設計要求。
  結束語:
  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階段,不可預見不可控因素多,只有項目管理者牢固樹立質量意識,以不變應萬變,注重技術人才的培養,注意專業隊伍的磨煉,還要加強已完工程的回訪,進行信息采集,吸取教訓積累經驗,增強預防意識,積極應對常見的病害問題,并將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建設一個合格的工程。道路橋梁工程的運營階段,首先要避免超負荷運行,嚴禁超載,出現問題及時維修,防止病害發展,并將養護制度化、常態化。只有做到這兩方面,才能改觀老百姓對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的認識,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更多科研傾向,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80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