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在技師學院英語教學中的體現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不斷發展,國民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深,國民的整體素質獲得了不小的提升,并使用知識創造了不少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以及精神財富,生活水平隨之變得非常好。將教育良性傳承下去,對于家庭、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知識型人才。因此,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繁榮復興的最重要的資本。但由于國內的發展過于迅速,不少地區出現教育水平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現象,說明國內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在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將結合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的環節加以詳細說明,并將其在普及在技師學院的英語教學中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人文關懷;技師學院;英語教學;意義;實施
技師學院與一般綜合類高校不同,技師學院在專業技能的培養上更為注重,而不對學生進行文化理論上開展教學工作,并不是說該類學員相比于其他高校的學員來說比較特殊,而是該類學院內部的學員,文化素養整體偏低,文化知識儲備不高或達不到一定的標準,實際上就是我們俗稱的“沒考上大學”,當然這也只是一句玩笑話,畢竟人各有志,不喜歡文化理論知識,再怎么下功夫都沒有用。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來說,我個人認為其更傾向于一門技術,而不是單純的文化知識。畢竟它的實用性非常強,作為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的語言來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自己國內的教育課程上添加了英語這門課程,可想而知其重要性。但技師學院的部分學員不一定會像我這么想,他們有些會認為學英語非常困難且沒用,更有甚者就是因為英語不過關,高考拉了分才會到技師學院里上學。因此,在該類型的學院開展高效率的英語課程的難度可想而知。同時,如何提高整體學員的英語水平,甚至其他高校的學員的英語水平是非常有必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1、人文關懷的簡介和概述
人文關懷,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互相關愛并且懷有感恩之心。其主要發源于西方,西方在古希臘文明之時就提出過人文主義,人文主義主要就是以人為核心,對于人的價值和人性的贊揚和肯定。人文關懷作為新時期社會進步的重要標準,其對人的積極影響不同小覷,并富含許多的細微含義:1.對于人的存在不僅局限于生命和物質的存在,并且將人的存在定義為精神、文化;2.對于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核心地位是承認人;3.承認人的價值;4.尊重人的個性和主體性;5.關心人的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6.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隨著教育事業的飛黃騰達,人文關懷逐漸融入教育行業中,并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國內教育當中,提倡學生和老師和諧相處,將老師和學生的融洽關系作為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的動力;同時,學生信任教師,更有利于教師將所有知識無私奉獻出來。因此,結合教學的現狀,應將人文關懷發揮到最大化,從而有利于打造效率較高的課堂。
2、改革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2.1 人文關懷對于技師學院存在的必要性
上文提及,技師學院與一般綜合類高校不同,技師學院在專業技能的培養上更為注重,
而不對學生進行文化理論上開展教學工作。因此,技師學院應該將教學模式進行一個徹頭徹尾的改變,需要以學生為核心,關心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興趣。首先說明了人文關懷在此情況下對于學生是十分管用的。另一方面來說,就當前技師學院的教育現狀,開展英語課堂時,以老師為中心,光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課,下面的學生玩的玩,聊天的聊天,師生之間沒有互動。此現象說明不僅是學生不負責,老師更不負責。英語這門語言技術,在課堂開展時,最重要的是與學生進行互動,不論是語言上還是心靈上。相關教師也需要明確,英語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書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與學生的互動,拉起學生的興趣。而不是使學生的興趣變低,甚至轉化為對老師的惡劣態度,導致師生關系惡化并影響教學質量。
2.2 將改革教學模式、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作為前提
若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必須先由相關的教師作為指導,熟知英語課程的根本問題,將聽說環節作為課堂體系的最重要的部分,讓學生從各個方面中體會英語其中的樂趣,并積極的參與到與老師的互動當中。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當將重點難點進行解析并引導,將學生從難點難題中引導出來,并使用最簡單、最合理的答案來對其進行形象解釋。在課堂快結束的階段,由各個學生對于課堂的總結進行發言,讓學生對于課程的認知度大大提高,并對于英語相關的重點語法、單詞、發音的印象會更深。有助于學生對于其自身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知識體系的完善。
3、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創建良好的課堂范圍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黑板+粉筆”的體系是最常見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師生之間的
關系僵化,無法拉近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而現代化的多媒體投影儀上課,大量節省了教師的寫板書、備課時間,并將這些省下來的時間投入到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中,加之多媒體投影儀介入教學工程當中充當了教學設備,其功能化更好一些,對于學生興趣的提升又提升了一個檔次,并體現了人文關懷中的精髓。
傳統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會將注意力放到板書上面,并不注重學生的活躍程度,由基于學生在學習興趣低的課程時極易走神,造成教學質量嚴重下降。而多媒體投影儀的作用相當于電腦,可以提供許多功能,例如音樂、動畫等對于提升課堂氣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后再將學生進行注意力的集中,再由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互動,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人文關懷;另外,在結束課堂之時,應當將多媒體投影儀的價值運用出來,要求學生根據其自己的構思進行對于知識匯總,并給予其更大的鼓勵與認可,不僅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的覺悟有所提高。
4、發揮教師人格魅力,關心鼓勵學生
技師學院的教育水平在以往的過程中持續出現低端且單調的現象,對于專業知識的著重培養固然是對的,但是對于學生本身的心態、想法、規劃從來沒有做過詳細研究,更不用說付諸什么行動,導致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都無法好好學習,缺乏相對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加之學校方面不予提供任何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因此,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不是僅限于學生本身。基于此,人文關懷通過合理、科學的形式融入到正式教學和英語培訓上,可以低成本、簡單化的發揮出其最大價值。但對于人文關懷的限度上,還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學生的關懷和鼓勵不能過激,需要針對學習上進度不同的學生來進行不同程度的關懷。比如對于學習進步幅度大的學生加以鼓勵,而對于進步幅度小或退步的學生,應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否則就是過分寵溺或過分苛刻。一樣起不到任何效果,并有可能適得其反。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21世紀全球化的浪潮,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迎來了全球化的時代。而語言作為人類的直接交流工具,需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進行統一。英語就是現代化的標志。因此,不論是在任何國家,任何學校,任何培訓機構,都會開設英語這門課程。技師學院在進行英語授課時,需要結合英語本身的起源和相關風土人情,并結合西方文化、人文主義進行對學生的培養。語言學科就是這樣,若舍棄了人文關懷這一理念,語言教學工作的精髓和本質就會隨之消失。
參考文獻:
[1]蔡駿.淺議彰顯人文關懷的英語沙龍之構建 ——以蘇州職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應用英語專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
[2]陳莉.由重教育轉向重關懷,讓學生學習更加自信——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人文關懷培養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
[3]陳星伊.人文關懷視角下高校教育管理探究.管理觀察,2019(1):122-123.
[4]邱芳.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考試周刊,2019(2):12-13.
[5]王春燕.基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大學生思政教育探析.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26-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8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