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檸檬醛噻二唑修飾物對辣椒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研究采用室內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12種檸檬醛類化合物對辣椒枯萎病菌的毒力。結果表明,所供試的12種化合物均對辣椒枯萎病菌菌絲生長都具有抑制作用,且大部分目標化合物對這種病菌的抑菌活性高于母體化合物,其中Y2、Y3、Y8抑菌活性較好。
   [關鍵詞]檸檬醛;辣椒枯萎病菌;生物活性
   辣椒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亞門尖孢鐮刀菌侵染引起的。有人報道該菌與棉花枯萎病是同一種和?;?,即屬尖孢鐮刀菌蝕脈專化型,可以侵染多種植物。另有人報道該菌屬尖孢鐮刀菌辣椒?;?,只危害辣椒[1]。近年來,隨著我國辣椒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及復種指數的提高,由枯萎病引起辣椒死株在全國各地普遍發生,并且越來越重,損失很大,該病發病率一般為為15%~30%。嚴重時高達80%,有的甚至全田枯萎死亡,成為影響辣椒生產的一個重要病害[2]。為此,尋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生物農藥可以克服化學農藥所帶來的弊病,具有無公害、無污染、無毒、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不僅符合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而且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因此生物防治已成為辣椒枯
   1研究或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目前,辣椒枯萎病一旦發病,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毀滅性損失,對作物產量和品質影響極大。采用化學防治雖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成本高、用工多,還存在著環境污染的問題。因此,尋找替代化學農藥進行植物保護成為當前世界各國科研工作者的熱門話題。這種情況下,植物性農藥悄然興起,其中殺菌劑的研究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植物性農藥的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質,自然界有其自然的降解途徑,不污染環境,有些植物性農藥還可刺激作物生長,有的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加工生產,提高農林產業效益。在新農藥研發中最困難的是如何探尋新的母體化合物,以往尋找農藥活性物質,主要合成大量化合物進行篩選的方法,但是成功率逐年下降;從以天然產物中尋求母體化合物,并對其進行結構修飾,已經開發了一些農藥。本研究選擇了檸檬醛為母體合成的化合物進行活性篩選,希望能夠篩選到高效、對環境污染小、低毒對辣椒枯萎病菌具有較強的抑制活性的物質。
   2篩選的結果表明
   12種檸檬醛類化合物對辣椒枯萎病菌菌絲生長抑制效果均隨著濃度的降低而下降,當12種檸檬醛類化合物(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檸檬醛、中生菌素濃度為100μg/mL時抑制率分別為7.62%、76.99%、54.13%、17.99%、7.13%、16.05%、10.37%、53.32%、11.35%、21.23%、30.96%、20.75%、14.59%、100%;當12種檸檬醛類化合物、檸檬醛、中生菌素濃度為200μg/mL時抑制率分別為23.01%、94.81%、86.39%、30.96%、13.78%、19.12%、21.39%、84.28%、23.18%、33.71%、50.89%、36.14%、30.96%、100%;當12種檸檬醛類化合物、檸檬醛、中生菌素濃度為400μg/mL時抑制率分別為53.81%、100%、100%、55.59%、28.85%、33.35%、51.38%、100%、39.87%、56.73%、70.38%、41.33%、41%、100%。由此可得,當濃度為100μg/mL時候,Y2、Y3、Y4、Y6、Y8、Y10、Y11、Y12的抑制率都大于檸檬醛,Y1、Y5、Y7、Y9的抑制率都小于檸檬;當濃度為200μg/mL時候,Y2、Y3、Y8、Y10、Y11、Y12的抑制率都大于檸檬醛,Y1、Y5、Y6、Y7、Y9的抑制率都小于檸檬,Y4與檸檬醛相當;當濃度為400μg/mL時候,Y1、Y2、Y3、Y4、Y7、Y8、Y10、Y11、Y12的抑制率都大于檸檬醛,Y5、Y6、Y9的抑制率都小于檸檬。其中,Y2、Y3、Y8在濃度為100mg/L時的,其抑制率分別為76.99%、54.13%、53.32%;而在濃度為200mg/L和400μg/mL時化合物Y2、Y3和Y8的抑制效果較好,其在濃度為200mg/L時的抑制率分別為94.81%、86.39%和84.28%,在濃度為400μg/mL時抑制率分別為100.00%、100.00%和100.00%。
   綜上所得:Y2、Y3、Y8對辣椒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效果比較明顯。
   3討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以檸檬醛為母體的12種化合物中,都對辣椒枯萎病菌有抑制的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都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Y2、Y3、Y8對辣椒枯萎病的抑制作用最強,濃度為150μg/mL以上時,抑制率都在60%以上,對辣椒枯萎病菌絲生長都表現為較強的抑制作用;當Y2、Y3、Y8濃度為50μg/mL時,抑菌率分別為33.56%、16.18%、23.29%;當濃度為100μg/mL時,抑菌率分別為62.20%、38.90%、38.53%;當濃度為150μg/mL時,抑菌率分別為78.47%、72.29%、62.33%;當濃度為200μg/mL時,抑菌率分別為90.34%、81.58%、78.77%;當濃度為250μg/mL時,抑菌率分別為96.44%、90.02%、94.18%。由此可見,Y2對辣椒枯萎病菌絲生長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Y3和Y8。
   總之,檸檬醛為母體的噻二唑類化合物可通過抑制病原菌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而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檸檬醛為母體的噻二唑類化合物作為一種生物農藥,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和應用價值。辣椒枯萎病屬于鐮刀菌枯萎病,以鐮刀菌酸為主的毒素是引起植物萎蔫的一類重要的致萎物質。至于檸檬醛為母體的噻二唑類化合物對毒素的作用,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成分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李明遠,李固本,裘季燕.北京蔬菜病情志[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115.
   [2]梁運江,許廣波.水肥管理對辣椒枯萎病發生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1):2013-20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99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