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市場的主要力量,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也為我國的稅收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自2016年5月1日以后,商業銀行開始實施“營改增”政策,商業銀行運營的各個方面都因此會發生重大變化,而這些變化最終將對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產生重要影響,需要商業銀行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研究探討,并提出適當的措施以應對這些影響和變化。本文首先對“營改增”政策對商業銀行運營帶來的變化進行了剖析;其次,闡述了這些變化對財務管理發生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營改增”是指在稅收征管中把納稅單位的納稅稅種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實行“營改增”納稅政策可以減少重復征稅,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降低企業稅負。“營改增”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做出的重要決策,目的是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調動各方積極性,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值稅是當前國際上,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最主流的流轉稅種,與營業稅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增值稅針對商品流轉環節增值部分征稅,不僅更為公平合理,而且改變了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把營業稅的“價內稅”變成了增值稅的“價外稅”,增值稅進項和銷項的抵扣關系,使得整個商品流轉體系更為完整,將從深層次上影響到產業結構的調整及企業的內部架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經濟轉型關鍵期的到來,“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的必然。自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開始,逐步在各個區域和行業推廣開來。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試點完成后,將整體上取消營業稅,全面確立以增值稅為主流的流轉稅收體制。商業銀行是金融業的主要力量,“營改增”實施后,商業銀行運營的各個方面都因此會發生重大變化,而這些變化最終將對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產生重要影響。
1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營改增”從形式上只是一種稅收科目的變化,但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卻是深遠而重要的,將使商業銀行在以下幾個方面帶來變化。
1.1 稅負效應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直接稅負影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原先銀行購置的固定資產在營業稅稅制下,只能計入資產原值,一般作為折舊在整個存續期內抵減利潤,在所得稅上體現其影響,而增值稅則可以進項抵扣,可以說在當期實現大部分的稅負降低的好處;二是“營改增”后,稅率由5%變為6%,而增值稅存在進項抵扣,這種稅率的提升是否帶來稅負的增減,主要是看商業銀行的進項抵扣,而各個納稅主體是不同的,其對稅負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從直接稅負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商業銀行當期存在大量的資產購置項目,則會獲得很大的抵扣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商業銀行擴大業務拓展,這對當前商業銀行提高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是有利的。同時,這種稅負的好處在時間上的差距,會產生資金的時間價值利益,這是企業加快發展和運營節奏的促進因素。
1.2 所得稅和利潤
“營改增”從理論上計算,由于價內稅轉為價外稅,實際計賬的營業收入減少,而商業銀行購進的固定資產總價,以及存續期間的折舊將會減少,這種減少將會提高后續期間的企業利潤,相應地增加了所得稅負擔。
1.3 業務結構
“營改增”后,商業銀行將會依據增值稅的科目來調整業務內容,低稅率和高盈利的業務將得到更多資源和傾斜,這將會引導商業銀行對業務結構進行優化,提高總體盈利水平。
2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運營帶來的變化,最終都會作為經營成果反映在會計內容上,同時,也對商業銀行整個的財務管理帶來變化和調整。
2.1 會計核算
增值稅的會計科目和原先營業稅的會計科目從設置到核算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需要會計部門進行調整,尤其是增值稅相對于以往的營業稅要求更為嚴格,核算較為復雜,而相關法律責任更為重大,這些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值稅的會計核算主要關注兩點,一是增值稅的進項抵扣,這個內容在營業稅下會計核算是沒有對應的項目的,需要我們重點關注;二是增值稅是價外稅,這和營業稅完全不同,會計核算時需要在總價格中分解出增值稅,這就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和環節,進而對利潤表產生影響。
“營改增”對會計核算還要求對增值稅科目按月結轉或者按季結轉,對核算的時間要求和會計判斷更為標準規范。
總之,“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內容對于原有的工作人員是一種挑戰和壓力,需要工作人員盡快熟悉業務內容,作好銜接。
2.2 涉稅業務及發票管理
在商業銀行,一般都是專人負責涉稅業務,負責稅務申報、繳納和發票管理,在這一方面,也有很大變化。
增值稅的征管要求和對當事人的法律責任都比其他的流轉稅更為嚴格,而且環節非常多,個人的錯誤會造成商業銀行承擔后果,這就加大了企業的稅收風險。
增值稅的申報和征管繳納,發票管理是一個重要環節,增值稅是區分不同納稅人執行不同的稅率和征管辦法,商業銀行為一般納稅人,在開票中要注意兩點:一是時間要正確;二是不要錯用不同類型的發票。
納稅申報環節的關注點是對不同業務適用稅率的選擇。金融業的資產處置時一般不能適用6%的主營業務稅率,而是一般行業的17%稅率;而一些政策性的貸款,往往有免稅或者優惠政策,比如小額支農貸款、銀行同業往來利息都是免稅的,如果在申報時沒有掌握,則可能無謂地增加稅收負擔,或者程序上的更改。 2.3 資產購置和費用報銷
“營改增”后,銀行購貨和支付勞務可以實行進項抵扣,這就倒逼財務管理上更加嚴格,尤其是對業務和涉外部門原先的一些漏洞加強管理,比如以往的一些小禮品和招待費用,在營業稅管理下經常無法追究其業務真實性,最后滋生了許多不正常開支和不良風氣,而“營改增”后,將使得這些以往不好管理的方面得到改進。另外,由于增值稅發票管理的嚴格,對一些臨時性的業務確實造成了麻煩,這反而倒逼企業加強在市場中的合作,增強與正規和成規模的市場主體進行長期合作,進而優化了市場的整體運營效率。
3 營改增后財務管理的對策措施
3.1 加強人員培訓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是顯著的,其影響的不僅是財務會計人員,還涉及很多業務機構,甚至也影響到企業的決策,這就需要企業“營改增”的內容進行大面積的培訓,其培訓對象應當不只限于財務和辦稅人員,而要擴大到業務、管理層等相關人員。
培訓工作還應當與當地的稅務機關或者稅務咨詢機構進行合作,通過培訓學習,加強各方的協調,實行內部與外部管理的有效結合,提高培訓效果,盡快完成銜接和轉變。
3.2 推動財務及稅收軟件系統的更新升級
當前各商業銀行都普遍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稅收在很多地方也實現了網絡化,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營改增”過程中,積極推動財務及稅務軟件的更新升級。
財務、稅務軟件都是標準化產品,通過軟件的升級更新,會倒逼企業內部的標準化和學習培訓工作,另一方面來講,由于軟件本身的標準化,可以排除很多人為操作過程中的錯誤,更快地落實“營改增”工作。
3.3 優化內部業務流程
由前述可知,“營改增”將在內部管理和業務選擇傾斜方面帶來新的變化,商業銀行應當根據政策的調整,對銀行內部的各項業務進行優化,對工作流程進行合理調整。
4 結語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來說,可以避免重復征稅,理論上降低了整體稅負水平,這對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參與國際競爭和擴大國際合作,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看到,這種改變倒逼商業銀行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進而使得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以及全社會的商業活動體系都更為規范、透明,推動了整個金融業的法制經濟和信用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盃I改增”的初期,由于需要人員培訓、系統升級和業務流程的再造,其短期內會造成商業銀行運營成本的提高,但長期來看,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葛小慧.淺議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會計師,2016(07).
[2] 霍浩浩.“營改增”與我國銀行業財務管理問題創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19).
[3] 盧紹江.探究“營改增”對銀行利潤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2016(18).
[4] 吳飛虹,呂榮福.“營改增”試點方案對商業銀行稅負的影響及相關建議[J].稅務與經濟,2016(05).
[收稿日期]2018-12-28
[作者簡介]萬佳穎(1994—),女,陜西省咸陽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會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79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