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營改增”對保險行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與成熟的今天,我國的稅收體制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完善。國家為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激活市場機制,促進產業化結構的形成,適應了“營改增”的稅收體制。這種稅收體制的執行,對保險行業的財務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文章將以保險行業的財務管理為切入點,對“營改增”給其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理論給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為后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管理;保險行業
   一、相關概念闡述
   (一)“營改增”的含義
   “營改增”就是國家由以往的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是我國稅收體制的一次改革,能夠改變企業出現重復繳納稅收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盃I改增”稅收體制的執行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形成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各行各業積極地發展,形成高精端的市場發展模式。從概念上來看,“營改增”是政府機關對稅收制度進行的調整,將以往的營業稅稅種轉變成當前的增值稅稅種。營業稅是對營業活動所獲得的金額加以征稅,主要征收的范圍包括應稅勞務、無形資產轉讓與銷售不動產。而增值稅是對經營項目的增值部分加以征稅?!盃I改增”制度的執行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已在服務業與交通行業執行較長一段時期。
   (二)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差異
   首先,二者的征收范圍不同,營業稅的征收范圍主要體現在應收勞務、無形資產的變動以及房產等不動產的變動,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主要體現在對有形資產的增值服務領域,比如說對銷售業務、進出口業務的增值稅收等。其次,二者的征收對象不同,營業稅是對企業的營業額進行稅收;增值稅主要是增值的額度進行稅收。而且,二者的征收依據不同,營業稅以價內稅為依據,增值稅以價外稅為依據。同時,二者的稅率不同,營業稅以行業為基礎,征稅的稅率為3%~20%,增值稅的稅率以企業的規模為依據,小型企業的稅率為3%,大中型企業的稅率為17%與13%。最后,二者的征稅部門不同,營業稅由地方進行征收,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加以征收。
   (三)保險行業
   保險行業主要指經過一系列的協議的簽訂收集起來的資金,做為被保險人的經濟與利益的財務保障。保險行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買賣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致的協議,對保險的資金與保險的范圍進行約束,進而形成保險市場。保險行業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當被保險人出現傷殘、疾病、生命安危等意外的情況下,有一定的資金與利益保障。
   (四)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主要指在既定的目標下,針對資本的投資,資金的流通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以財務法律規定為基礎,遵循財務管理準則,處理財務數據,進行財務工作的各項運行的總稱。確切地說,財務管理就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二、“營改增”對保險行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保險行業納稅籌劃的影響
   “營改增”以后,保險行業盡管對新的稅收體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認識不足,經常會抱著一些僥幸的心態,通過裝飾財務報表以此來規避稅收。對企業而言,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稅務規劃,采用合理的規避稅收的手段來盡可能地降低成本,但是保險行業往往將征收增值稅與逃稅漏稅混淆,不顧稅務的法律規范,肆無忌憚地掩飾財務報表,甚至出現做假賬的行為,這種偷稅漏稅的行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情況嚴重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二)對保險行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影響
   “營改增”以后,對保險行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影響,一些工作人員并非財務管理的專業性人才,畢竟保險行業一般都是民營企業,員工的學歷普遍不高,特別是很多負責財務風險管理的員工并不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市場信息及相關的行業規范,無法對稅收體制帶來的財務變革進行及時的防范與控制,不能靈活地處理企業可能會遇見的各種風險,容易使企業的財務造成損失,不利于保險行業的長久發展。此外,工作人員還沒有完全地理解財務管理的真正含義與存在的價值,無法對新的稅收體制進行深刻的理解,僅僅地將財務管理理解成看管好企業的固定資產與資金,對于企業的固定資產與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如何利用資金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成功地規避各種行業風險還沒有形成系統化地認知,對于財務管理的專業領域涉入不足,沒有形成專業的財務管理思維與意識,導致保險行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猶如制作流水賬表一樣,對企業的長久發展沒有實際的參考價值。
   (三)對保險行業財務管理中報表的影響
   被保險人的保險金是保險行業的主要資產,“營改增”以后,保險行業的財務報表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當保險公司的入賬金額與累計折舊金額發生變化時,公司的負債值也會降低,進而使保險公司的流動資產與負債比例提升。在計算公司利潤、公司的資產結構的過程中,財務報表的制定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三、“營改增”對保險行業財務管理影響的對策研究
   (一)合理進行納稅籌劃
   保險行業為了實現生產最低化,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可以合理地進行納稅籌劃,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減輕企業的稅收壓力提高企業的凈利潤。保險行業進行納稅籌劃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明確區分降低稅收壓力與偷稅漏稅的概念,使用合法的手段,比如說轉移定價,規避應稅所得,延遲應稅所得等手段來降低稅收的壓力,杜絕使用做假賬,掩飾財務報表的行為,降低企業的稅收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標。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
   保險行業要想實現財務管理的改進,急需解決的就是轉變財務管理思維,強化財務管理意識,企業的領導要能動性地重視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管理與監督。首先,保險行業要轉變家族式管理的思維,聘用具有財務管理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擔任財務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讓其通過專業的財務管理理念來引領財務部門的工作。同時,還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培訓其理解財務管理的真正含義,重視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強化其對財務風險的預知,用財務管理專業的理論去執行各項財務工作。除此之外,保險行業的領導者也要轉變自身的經營理念,適當地將權利下放到財務管理部門,讓其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領導自身要重視財務管理的科學性,意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加強對企業的資金收益評估與風險的評估,提倡在企業內部組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全體員工對財務部門的重視及對財務工作的配合,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機制。
   (三)完善企業財務報表的列報
   “營改增”稅收制度執行以后,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相關工作也會隨之轉變,財務管理的各項程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財務報表的制作將更加科學化、嚴謹化?!盃I改增”稅收制度執行以后,財務人員不能按照傳統的數據報表進行財務規劃,對財務管理工作而言也是一項挑戰??梢哉f,企業應該使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對財務信息報表進行編制,以便于與“營改增”稅收體制相匹配,進而提升財務工作質量與效率,讓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明確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態。
   四、結論
   “營改增”稅收體制的變化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是一種科學的稅收體制。保險行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該積極調整財務管理戰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合理地編制財務報表,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營改增”稅收體制的需求,確保保險行業良性的發展機制。
   參考文獻:
   [1]王雅君.“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2018(07).
   [2]王娟.“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3).
   [3]李心陽.“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09).
   [4]冉明艷.“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08).
   [5]廖明江,羅曦,高啟華.“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新經濟,2016(02).
   (作者單位: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濮陽中心支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7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