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體育產業經營影響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實施,體育服務相關企業正面臨新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體育服務相關企業應抓住這次改革機遇,針對自身特點,積極采取對策預防和規避改革帶來的風險和不利影響。做好相關會計核算及基礎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體育服務;稅負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4-0078-02
隨著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實施,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流轉稅中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的局面結束,體育服務相關企業正面臨新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那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會對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帶來哪些影響?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如何應對?
一、“營改增”對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帶來的稅務變化及影響
從整體上來講,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據財稅部門的信息表明,各項政策措施運行情況總體良好,大部分一般納稅人稅負略有下降,促進產業發展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小規模納稅人大多由原實行5%的營業稅稅率降為適用3%的增值稅征收率;一般納稅人中,85%的研發技術和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業、75%的信息技術和鑒證咨詢服務業、70%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稅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體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在不同階段帶來利弊雙重影響,這需要進行細致的測算,計算營業稅和增值稅負擔均衡點,根據行業和企業的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
?。ㄒ唬?“營改增”對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帶來的稅務變化
“營改增”后,體育服務相關企業由原來3%的營業稅改為征收 6%的增值稅,必將對其稅務負擔和利潤帶來變化。筆者對有關稅務數據進行了對比測算(見表 1),可以較為明晰地看出其中的變化情況。
由表1可知,當企業購買物資和勞務為200萬元和400 萬元時,“營改增”后企業總體稅負是下降的。那么,究竟企業采購成本達到多少,企業稅負才開始下降呢?
這涉及營業稅和增值稅負擔均衡點的計算。假設某體育服務相關企業營業額為 A 萬元,不含抵扣增值稅的外部采購成本為B萬元,其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7%,城建稅稅率 7%,教育費附加費率 3%。則:
稅改前應繳納的營業稅金及附加=A×3%+A×3%×(7%+3%)=0.033A
稅改后應繳納的增值稅金及附加=×6%-B×17%+[×6%-B×17%]×(7%+3%)
=-0.187B=0.623A-0.187B
若稅改前后流轉稅及附加稅負總體達到持平,則:0.033A=0.623A-0.187B
B/A=15.65%
增值稅和營業稅負擔的均衡點B/A=15.65%
通過上述計算可知,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負擔的均衡點為15.65%,即當企業外部采購成本占營業額的比重為15.65%時,“營改增”對企業稅負不產生影響,當企業外部采購成本占營業額的比重超過15.65%時,企業稅負開始降低,反向則升高。上述增值稅進項可抵扣金額按一般稅率 17%計算,如果采購成本(含料、設備、服務)的適用稅率小于17%,可抵扣金額相應減少,則增值稅與營業稅納稅均衡點大于15.65%。由此可見,“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對于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外部采購成本占營業額比重越大,受益于“營改增”政策的程度越大。
?。ǘ盃I改增”對體育服務相關企業的影響
根據“營改增”內容及上述增值稅和營業稅負擔均衡點的計算,“營改增”對體育服務相關企業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有利影響
?。?)減少了重復征稅,在委托經營業務、代理業務方面,稅負減輕,有利于擴大與承包、代理機構的合作。眾所周知,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分包業務、代理業務較為普遍,代收轉付或代墊資金的情況多、金額大。根據相關政策“納稅人計稅依據原則上為發生應稅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對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轉付或代墊資金的行業,其代收代墊金額可予以合理扣除”的規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企業代收代墊金額可以在稅前扣除,減輕了稅務負擔。
(2)在大規模投資階段,稅負減輕。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基建和設備投入較大,由于影響增值稅稅負高低的關鍵在于能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多少,在大規模投資階段,企業取得的可抵扣成本增加,從而降低稅負率。
?。?)隨著我國體育服務業逐步與市場接軌,國內一些規模較大的體育服務業企業,在加快國內業務增長的同時,也開始開拓海外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按照相關政策的規定,服務貿易進口在國內環節征收增值稅,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制度,這將大大降低這部分企業的稅務負擔,增加市場競爭能力,對我國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尤其是以海外業務為主的企業極為有利。
2.不利影響
?。?)計價基礎不同,企業確認的收入減少。由于營業稅屬價內稅,增值稅屬價外稅,兩種不同的計稅機制導致企業確認收入的金額不同,實際上減少了企業的體育服務收入。筆者以某企業完成2 000萬元經營收入為例(見表2),稅改后,該企業確認的收入減少113.2萬元,客戶確認的成本降低113.2萬元,實際上利潤由此向客戶轉移。如何平衡企業與客戶的收入成本關系,如何制定合理的收費價格,是企業在稅改后未來定價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2)在無進項無漲價情況下,企業總體稅負上升。現以某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在無進項無漲價情況下,年銷售額 2 000 萬元為例進行測算(見表 3),可以看出:該企業一年多繳納流轉稅及其附加 =(113.20+11.32)-(60+6)=58.52萬元;名義流轉稅率增加稅負3%(6%- 3%);實際流轉稅率增加稅負 =(113.20- 60)÷2 000=2.66%;一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 =(1 934- 1 762.28)×25%=42.93萬元;綜合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企業總體稅負增加=58.52- 42.93=15.59萬元,總體稅負實際增長占營業收入比率 =15.59÷2 000=0.78%。
(3)征稅方式不同,可能引發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會計核算的規范化要求提高,如果會計核算不準確、不規范,對稅款的計算就很容易出現錯誤,引發稅務風險;二是對發票管理的合規性要求提高,很容易因發票使用不正確而面臨稅務風險。
二、體育服務相關企業對“營改增”的應對策略
當前, “營改增”已是大勢所趨,體育服務相關企業應根據相關政策,緊緊抓住這次改革帶來的變化和機遇,針對自身具有“客戶多、頻率高、金額小,設備一次投入、更新快,依賴于其他行業發展”的特點,積極采取對策預防和規避改革帶來的風險和不利影響。由于影響增值稅稅負高低的關鍵在于能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多少,因此,應對策略的總體原則是:加強學習和培訓,做好相關會計核算及基礎工作;創新業務模式,優化業務結構,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適當加大投資規模,爭取在政策范圍內多取得可抵扣的成本,降低稅負率。
參考文獻:
[1] 張 林,黃海燕,等.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測算報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6).
[2] 王 強.經濟發展視角下中國體育產業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
[3] 代萬雷.體育產業經濟的現狀與發展研究 [J].人民論壇(中旬刊),2012(8).
[4] 鞠明海,鄭德志,于 飛.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產業鏈發展研究[J].冰雪運動,2013(5).
[5] 李 征.我國體育產業與經濟發展關聯度分析 [D].重慶:西南大學,2010.
[6] 孫 衛.淺談“營改增”稅改對企業稅負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財會研究,2012(18).
[責任編輯:王 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