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農業企業融資困難的金融背景下,借鑒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融資擔保模式經驗,深入分析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的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符合大連市融資擔?,F狀的有效模式和可行性建議,完善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環境,保障大連市融資擔保機構業務的順利進行,切實提高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效率和效果,緩解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的困境。
  [關鍵詞]大連;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2016〕62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的實施意見》(遼政發〔2017〕14號)精神,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切實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問題,探討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是擺在我市農業相關部門和市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大連市在農業企業信用標準方面的體系尚不完善,在金融市場發展上相對滯后,現有的融資擔保機構沒能有效發揮橋梁作用,未能解決銀行和農業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2 國外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經驗借鑒
  2.1 美國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
  美國農業企業融資擔保主要包括州政府設立區域性擔保機構、中小企業管理局(SBA)和社會擔保機構三種形式。其中中小企業管理局(SBA)為農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所發揮的職能最大。
  2.1.1 SBA的風險管理模式。SBA在風險管理方面,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發展方向;SBA會對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比重和待償貸款比重進行監督、控制;優先和風險較低的銀行建立合作關系,盡可能的規避風險。
  2.1.2 SBA的風險共擔模式。SBA與貸款銀行之間建立合作關系,風險共擔。雙方在擔保貸款合約履行過程中,根據擔保企業的項目不同,二者各自承擔的風險比例也不相同。SBA與貸款銀行之間約定,SBA未進行擔保的其余額度,貸款銀行必須承擔。
  2.2 日本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
  日本在融資擔保方面的舉措主要有:對農業等基礎產業方面的政策增加,相繼頒發法律法規,設立專業融資擔保機構。其中對農業企業融資效果起到關鍵作用的機構就是日本信用保證協會。
  2.2.1 信用保證協會的風險管理模式。日本信用保證協會采用對擔保貸款前期審核、擔保過程和擔保的追償進行分級管理,盡可能地降低擔保貸款風險。
  2.2.2 信用保證協會的風險共擔模式。信用保證協會制定了信用保險制度,成立了日本保險公庫,共同承擔擔保貸款中的風險。信用保證協會只需要承擔擔保貸款30%的風險,其余70%將由保險公庫進行再擔保服務。
  2.3 經驗借鑒
  國外融資擔保機構在選擇擔保企業和擔保項目時都具有一定的傾向,偏好于擔保風險較低預期收益較高的項目;政府既要對融資擔保機構的擔?;鸾o予補貼支持;也要出臺相應的政策要求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按比例捐贈其貸款獲得的收益;不斷完善融資擔保機構自身的內部組織體系,建立全面的風險規避方式和內部監督模式,促進融資擔保業務的持續高效開展。
  3 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的現狀
  3.1 政府對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的扶持力度加大
  大連市政府在不斷增加對融資擔保機構的資金補貼投入的同時,也根據國家出臺的對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議,提出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舉措,如融資擔保貸款專項資金、對融資擔?;鹧a償等。
  3.2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作用發揮明顯
  目前大連市的融資擔保機構主要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為主,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導向,無論在機構數量、資產總量上還是融資擔保業務數量和擔保業務金額上,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優勢都大于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
  3.3 融資擔保的市場化水平有所提升
  截至2018年初,大連市共有融資擔保機構237家,融資擔保機構形成了大中小三種規模,業務覆蓋率達到99%以上,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的融資擔保覆蓋體系,融資擔保的市場化水平也有所提升。
  4 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存在的問題
  4.1 農業企業融資擔保體系不完善
  目前,在大連市的融資擔保機構,覆蓋了大連市的市、縣,但是融資擔保市場的集中程度較低,市場分化嚴重,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也不利于融資擔保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大連市融資擔保機構、農業企業和銀行三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尚且存在,使融資擔保機構很難發揮優勢,開展業務。
  4.2 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內部組織不健全
  目前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在員工素質、資金來源、風險把控、內部監管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
  一是融資擔保機構的員工素質偏低,這種情況影響了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業務和服務水平。
  二是融資擔保機構的資金缺口大,很難確保補貼資金按時充足,對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業務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難度。
  三是融資擔保機構的風險把控能力差,大連市融資擔保機構內部風險管理模式不成熟,使得擔保機構抵御風險的水平較差。
  四是融資擔保機構的內部監管不到位,從現有的大連市融資擔保機構來看,多數融資擔保機構在內部組織、管理體制和業務流程等方面并沒有形成規范的水平。
  4.3 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環境有待提高
  4.3.1 融資擔保法律法規不完善。大連市市關于融資擔保的地方法規和指導意見較少,沒能針對現有的融資擔保模式出臺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
  4.3.2 信用等級規范性較差。融資擔保機構的信用等級評估體系不完善,規范性較差,影響了雙方的合作。   4.3.3 反擔保產品不易變現。在大連市大部分農業企業的經營規模有限,能夠提供的抵押擔保能力有限,其他資產如知識產權、商標權作為反擔保品不易變現,難度較高,反擔保實施困難,企業融資貸款也受到制約。
  4.4 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監管不到位
  大連市對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監管不到位,內容不全面,影響了融資擔保機構的整體水平提升,不利于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5 大連市農業企業融資擔保的合理化建議
  5.1 建立“政策性+商業性”互補型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
  協調大連市的農業融資擔保模式的政策性和商業性兩大性質的擔保機構,加強兩種擔保之間的有效交流和資源互補?!罢咝?商業性”融資擔保模式要想最大化的發揮其作用就需要政策性融資擔保積極推進、為企業引進擔保,及時有效地傳遞企業信用信息。統一平臺和信息流通,實現互補型的合作模式。
  5.2 充分發揮政府的特殊作用
  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性優惠補貼鼓勵貸款擔保機構,盡可能的減少擔保機構的收益風險、信用風險等;要推動建立系統的、整合的再擔?;鹬贫?,擴大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的業務規模等。
  5.3 維持融資擔保環境的穩定性
  為了進一步強化大連市農業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必須要為其發展做好資金儲備工作。整個相關機構不僅要積極促進融資擔保的順利進行,同時更要從整體著手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融資擔保環境。維持融資擔保環境的穩定性是設計具有較高適應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的融資擔保模式的關鍵策略,也是降低因擔保環境改變而引起的擔保業務標準改變所引起的較高交易成本和操作風險。
  5.4 建立完善的融資擔保監管體系
  第一,建立健全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法律法規,大連市相關部門需要根據本市農業經濟的發展特征和征信記錄以及本市擔保環境和市場模式著手,創建有利于監管的相關規定,積極規范的制度環境,推動大連市融資擔保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等。第二,優化企業融資擔保監管模式,大連市相關單位務必要根據本市需求設立專業專門的監管部門,其主要職能就集中在對本市當前的融資擔保環境進行實時監管的行動上。第三,協調專業監管機構與銀行監管的作用模式,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建設專業專門的獨立監管機構;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銀行這一資源對整個融資擔保過程中的資金流向問題進行監管,雙管齊下,貫穿整個融資擔保過程。
  5.5 加強農業企業的信用建設
  首先,大連市農業信用體系的建立需要找出領頭羊,例如:工商局、海關管理部門、法院、稅務局等,形成“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數據庫、農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和農業企業年檢系統”的整合系統,有關單位還可以從各大征信部門獲取更多信息。其次,建立了征信體系后還需要相關參數和模式的支持,相關單位務必要對征信評級系統進行合理科學的改進。最后,鼓勵社會其他單位和部門進行信息溝通。
  [參考文獻]
  [1] 聶晶.我國涉農融資擔保模式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7(10):132-134.
  [2] 白玉,張曉斌.農業企業價值鏈融資擔保方法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5,40(02):28-30.
  [3] 任康.中國農業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09):70-71.
  [4] 李雙全,李峰.建設農業政策性信貸擔保體系應注意的問題[J].當代農村財經,2016(10):52-54.
  [5] 藍昌華,蘭珊.融資擔保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新機遇[J].金融經濟,2016(10):136-138.
  [收稿日期]2018-11-27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遼寧省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推進工作研究——陽和大連試點工作為例;“十三五”時期大連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面臨的問題及
  發展路徑研究項目(080517006),來源于大連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張瑜(1979—),女,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熱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799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