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中等職業教學中職業道德與法律科目是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途徑,對塑造學生正常、健康、積極的“三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想成長的過渡期,掌握成熟的法律知識能夠為他們進入社會帶來實際的幫助。因此,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當前的學校教學現狀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建議。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9-0078-02
教育是一個寬泛的話題,我國的教育事業在經過長久的發展后,開創出許多教學模式,直到當前,仍然在探尋更好的教育模式??v觀我國的學校教育,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并且不同的科目應該結合實際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模式的制定,這才能夠保證這個科目的教學能夠取得最有效的成就。對中職教學中職業道德與法律科目的教學也是如此,保證課堂教學的創新,同時也是保證知識更高效傳授的前提。
一、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習的重點
良好的道德與法律認知對社會的每個公民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它對一個人在社會的為人處世、基本素養、處理事情的能力、公共行為的規范有著約束性與參考作用,也是引導一個人走向正確人生方向的參考。因此,對職業方向的教育而言,《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育對中職學生如何選擇職業道路是非常有用的知識。對該科目的教學,學校致力于在課堂上為學生傳授如何展示自己的職業形象,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工作和社交中得到完全的表現,獲得形象上的成功。同時,在職業工作中,職業禮儀與職業素養的體現也是教學的重點,它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如何展示自己的職業風采,發揮自身特點。由本書題目來分析,職業道德必然是教學的核心知識,老師通過對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精神的深入探討來對學生進行道德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道德約束力對一個人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也能深刻體現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學中法律知識的傳授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如何認識生活中的法律,包括如何使法律變成保護自己的利器、怎樣用正確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為職業路徑提供法律知識的支撐。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對職業道德與法律有深刻的認識,中職教學開創該科目有效的課堂模式非常有必要。
二、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責任心和專業能力不足
一些中職學校教師的教育方式以及個人對學生不足的責任心和耐心是阻礙課堂教學進步的重要原因,并且嚴重影響著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成績。針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現狀來看,學校招收學生的門檻不高,因此普遍來說,學生的思想以及接受過的教育實際上沒有達到良好的標準,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接受知識的速度也較為緩慢。在這樣的現狀下,學校認為管理好學生在校園內的紀律以及行為是首要的任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學校對納入教師的要求也會放低,一些有基本道德法律知識的教師就可以進入課堂教育學生,但是這些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教師培訓,并且缺乏教學經驗,無法管理好課堂,也不能做出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這樣“不專業”的教學顯然是當前部分中職學校成績的阻礙[1]。除此以外,并不是所有教師都能夠擁有職業素養,一部分缺乏責任心的教師放任課堂的紀律,任由學生自我發展,不對他們進行約束,導致他們養成懶散的學習習慣,長久下去必然影響課堂的正常教學。追根究底,這些教師是違背了管理學生應該擔負的責任,缺乏積極的態度,安于自己的教學狀態,對學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實際上已經構成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規范。
(二)教學模式的固化
結合我國教育現狀,許多學校課堂教學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學模式的固化,就中職教學課堂來看,和其他學校一樣,都是傳統的教師主動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2]。這種課堂模式在長久的實際應用中占據著穩固的主要地位,因為它能夠保證教師對知識的傳授規劃,并且能夠面對全體學生進行平衡的教育,是最適合于基數大的課堂教學模式。但這種模式卻直接導致了教育中兩個問題的出現,一個是對教師來說,這種不變的課堂教學使他們在教學進行中無法激起改變現狀的動力,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一勞永逸,極少出現富有創新精神的人,這使課堂教學止于現狀,無法進步。另一個是對學生來說,教師在傳授的過程中,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和思考,緊跟著課堂的節奏,這完全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束縛了思維的創新能力,實質上對學生的成長和對于其他事情的處理方式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固化的課堂教學急需要被改革和創新,被新的思維培訓課堂方式所取代,才能夠使從學生個人的變化到課堂整體學習氛圍的改變,再到學校教育的改革,最后影響整個中職學校教育行業。
(三)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
興趣是任何人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的前提,它能夠調動一個人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校教學中,由于開設的科目非常多,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帶動課堂學習氛圍以及學校教學成績的重要力量[3]。但就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積極狀態,因為這些學生從小對學習缺乏興趣,或許是學習對他們而言沒有像游戲一樣擁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或許是家長以及啟蒙教師的督促工作不到位,也可能是他們有藝術類的特長等,總之,種種原因使他們排斥學習生澀難懂的知識和概念,這就導致他們對課堂缺乏積極主動性。同時,因為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枯燥乏味,更激不起他們的興趣,促進了他們上課態度懶散、行為隨意、無視紀律的行為,甚至會有部分學生遲到和逃課。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一定會破壞課堂的紀律,使老師無可奈何,又難以一時改變現狀,使課堂問題層出不窮。 (四)課堂教學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結合教學與學生成長的現狀容易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不相同,包括學習的天賦即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包括學生的努力程度,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區別。但他們在入學時的基本學習狀況都處于平衡的狀態,在知識存儲產生差距的時候,課堂的有限時間和教師在保證課時任務能夠完成的前提下,難以做到照顧好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差一點的學生來說,無法跟上老師的思路,導致跟不上學習的進度,對好一點的學生來說,覺得老師講得過于簡單,拖慢了他們的速度[4]。因此,課堂不平衡的學習現狀使教師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保障學生整體的進步。
三、對課堂教學改進的建議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學??梢蕴岣呓處熯M入學校的門檻,允許達到一定學歷標準以及工作經驗的人員入職,保證教師擁有高度的責任心,承擔起對學生的義務與責任,做到作為一個教師的基本職業操守。同時提高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使教師不僅能夠進行傳統模式的教學,同時還能夠結合學校具體的教學狀況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教學方法輔助學生的學習[5]。學校還能夠進行一些教師互相交流的措施,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自己研究和創新授課方式,對學校當前存在的不足進行改善,多個教師的經驗匯總起來為學?;A課堂的教學提供模板支撐。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帶領新入職的教師,向他們傳授講課的經驗,使他們快速掌握授課的方法,為提高學校的教學成績共同努力。閉塞的發展絕對不是長久的方法,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權威的專家舉辦講座,向教師科研小組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和適用的教學模式,經常展開教師的交流與學習,提高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培養創新的思維模式,將最好的理念通過課堂帶給學生,這樣才能夠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模式,引來新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培養一定要積極開展,創新思維對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幫助不容小覷,因為道德與法律是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可以由當前學生感興趣的時事熱點切入,要求學生對所展示的法律事件提出自己的問題與見解,再由學生自由討論,教師提出課堂的主題與內容,由此講解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學生自主接受知識的意愿也會更加強烈。逐漸燃起學生對學習法律的興趣,對理論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學生便會開拓自己的思維,結合一個法律事件,便會積極思考,應用掌握的法律知識對其中的要點進行精準分析[6]。結合實際生活,學生會更加靈活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時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真正學以致用。并且這種思維模式還能夠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帶來不一樣的眼界與思維深度,在濃厚課堂氛圍的基礎上,也促進了學校教學的進步。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職業道德與法律的理論知識非常枯燥與乏味,但仍不乏人才輩出的情況,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是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教學不足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培養自己的講課風格,或幽默風趣、或精準犀利、或侃侃而談,無論哪一種特質,都是拒絕平庸非常有效的方式,學生聽習慣了索然無味的課堂,自然會被這種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深深吸引,整日在老師談笑風生的耳濡目染下,便會無形中從學生內心深入勾起他們學習這門科目的興趣,所以教師的模范作用非常重要,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學校改變在教學上面存在的不足,中職教學的現狀一定會改變,學生和學校都會迎來新發展,開創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朱喜文.淺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職校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途徑[J].好家長,2017(39):5-6.
[2]楊佳.淺析中職德育課堂案例教學:《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7(36):150.
[3]佚名.中等職業學?!堵殬I道德與法律》課外作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4]劉海.淺談“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職業,2017(15).
[5]余彩燕.《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7(6):105-106.
[6]馬亞紅.淺談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觀念[J].現代職業教育,2017(17):9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0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