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方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影響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因素包括外部環境因素、內部條件和管理因素兩大方面;結合中職學校工作實際,內部條件和管理應該是教學質量形成的基礎要素,故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也應以內部評價為主、外部評價為輔。由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外部評價方案方法體系主要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出臺,故在研究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的基礎上,開發、制定出了一套在中職學校具有一定參考和推廣價值的內部教學質量評價方案體系;進而對該方案實踐操作和組織實施給出了具體建議和說明。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方案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0-0032-03
一、影響中職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教學質量評價具有導向與激勵、反饋與交流、檢查與監控的作用,積極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一個有內在有機結構的整體系統,構成教學質量的基本要素有輸入、過程、輸出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即教學條件質量、教學過程質量、教學結果質量。教學條件質量主要包括政府或其他機構對學校的投入以及學校所占有的各種資源,包括教學設施和人力資源等;教學過程質量主要包括教學過程的組織是否優化,教學活動中的一切是否指向于教學目標或教學目的;教學結果質量主要指學生的發展變化如何以及這種發展變化達到某一標準的程度,滿足公眾的期望程度等。
通常情況下,影響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因素包括外部環境因素、內部條件和管理因素兩大方面;結合中職學校實際,我們認為內部條件和管理是教學質量形成的基礎要素。具體包括學校教學設施與環境、教學運行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師教學過程等五個方面。
(一)學校教學設施與環境
學校教學設施與環境是中職學校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圖書資料、體育設施、現代教育設施、實驗實訓條件、校園文化建設等幾個方面。
(二)教學運行與管理
中職學校教學運行與管理就是針對學校教學開展的計劃、組織指揮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是學校圍繞人才培養教育目標進行的計劃、組織、實施、檢查和督導等所有管理活動的總和。它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保障和調控體系。教學運行管理體系由管理隊伍、管理機構、教學管理文件、教學質量監控等四部分組成。
(三)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辦學的主要條件,是教學的主導力量,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因此,建設一支數量充足、質量合格、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是確保中職教育培養目標和任務的根本。師資隊伍要素包括師資隊伍結構與質量,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增加數量、穩定隊伍、提高“雙師”素質和優化“雙師”結構上。
(四)專業與課程建設
專業設置是學校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在職業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課程是指學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構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系統。它是職業教學的核心,其設置的合理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五)教師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實現教學任務中的活動狀態變換及其時間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學兩方面構成。20世紀30年代,凱洛夫以唯物主義認識論為指導,提出教學過程是教師以知識、技能、技巧武裝學生,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智力與道德水平的過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其行為對教學質量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內容是在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中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考察和評價。
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方案構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2016年1月,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6]2號),要求各地各中等職業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推進、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自教育部2016年4月頒布《關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通知》以來,“中職教學診斷工作”正式啟動,其內涵是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聚焦專業設置與條件、教師隊伍與建設、課程體系與改革、課堂教學與實踐、學校管理與制度、校企合作與創新、質量監控與成效等人才培養工作要素,查找不足與完善提高的工作過程。而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制度的實施,還是“中職教學診斷工作”的有效推進,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中職學校的危機感,對建設中職學校質量保障體系、加強中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也都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門制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號)提出的“建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要求,中職教育應逐步建成政府依法履職、學校自主保障、社會廣泛參與、教育內部保障與教育外部保障相配套的質量保障機制。而中職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主要包括以學校為主體的內部質量保障系統和以政府部門、行業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為主體外部質量保障系統。 (一)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外部評價與監測分析
中職教育外部質量保障系統是指由學校外部各利益相關主體(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等)為保障中職教育質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實施措施,包括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經費投入、懲罰與獎賞等,目的在于通過外部相關主體的合作與參與,激勵中職學校積極行動,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2013年9月20 日,國家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標志著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有了基本依據,對中等職業學校合格教師有了基本判斷標準。2014 年3 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研究制訂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試行)》設有辦學思路(辦學指導思想、領導作用)、資源條件(辦學經費、師資隊伍、實踐教學條件、信息化條件與資源)、專業與課程(專業規劃與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過程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質量監控、安全管理)、素質教育(德育工作與職業指導、文化素養與身心素質培養、校園文化)、教學質量(社會認可度、技能評價)、社會服務(職業培訓、技術服務、社會責任)、特色榮譽(加分項目)(改革創新、學校榮譽)等 8個一級指標、 23個二級指標、 57個三級指標,為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新一輪教學評估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和依據。在國家層面政策引導與工作部署下,上海、重慶、湖南、河南、河北等各地也陸續出臺了地方性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方案和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這就為以政府部門、行業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外部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測提供了權威性的標準與依據。
故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外部評價與監測不作為本論文研究的對象和重點。
(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方案設計
為配合制度化、常態化的教學診改工作有效推進,為中職學校自主診改提供了理論、方法依據,本課題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社會對中職學校的功能要求,在分析反映中職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指標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本著“以評促改、評改結合、重在提高”的宗旨,開發、設計出了一套在國內中職學校具有一定參考和推廣價值的中職學校內部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見表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方案表)。
(三)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內部評價組織實施說明
1.各中職學校首先必須建立健全學校教學檔案資料庫,這是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順利組織開展的前提要素和條件。教學檔案主要應包括國家、省、市的各種教學文件;學校內部教學管理檔案,包括學校教學管理文件、教學管理載體或數字化管理平臺、各專業教學計劃、全體教師的課程安排、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與課程進度(細化到每周的教學內容)、教案、優質教學資源、教師教改情況和業務進修檔案等均應分類整理,妥善保存。
2.各中等職業學校必須要組建成立教學質量內部考評工作小組,考評小組應由校領導、同行專家、企業代表、一線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等多方代表共同組成,定期組織實施校內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并能對評價結果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和反饋,以充分發揮教學質量評價的診斷功能、改進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
3.借此契機,各中等職業學校應同時加強教學管理電子化、網絡化建設,建立教學質量內部考評電子數據庫,為日后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外部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測累計備足一手資料。
參考文獻:
[1]肖羨君.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
[2]閆志利,杜鳳偉.中職教育質量的內涵,外延及主要特征[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4(1):15-18.
[3]張愛芹,徐國慶.高職院校課程管理之評價與監控活動的研究[J].職教論壇,2010(3).
[4]陳旭東.基于ISO9000的高職課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2(8).
[5]王軍紅,周志剛.試論職業教育質量的生成機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36):1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06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