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念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習化學最直觀的方式。創新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應注重探究實驗過程,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創造性。唯有讓學生學習時在心態上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好效果?;瘜W實驗不是化學教師的專場表演,而是學生的創意舞臺。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理念;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1-008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078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主要研究分子、原子的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瘜W也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課本中有些實驗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學生卻不能把眼前的現象和課本中的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習化學這件事失去了它原來最基本的意義——生活應用。所以,創新理念在學習化學時顯得尤為重要,唯有明確了目標才會事半功倍。
一、創新理念在學習化學時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化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一直是被動接受知識,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實驗結果,對化學反應現象、結果都是死記硬背,學生對化學的理解還是依賴于課本上的定義,缺乏對化學更深層次的理解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而化學實驗無疑是輔助教學的最好方式,它可以拉進學生與化學生活的距離,給學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從而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主動思考,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化學的魅力。
二、將創新理念貫穿化學實驗的措施
創新理念不只是一種單純的意識,還要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并以行動的方式貫徹到學習過程中。若只停留在口頭而不去執行,它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一)探究實驗過程,增強創新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單純的獲取課本知識已經不是學生的主要目的。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的引導要重于指導,單純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停留在對知識的淺層理解,一味地被動,還會讓學生失去深入探究的興趣。教師要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在實驗前教師要先演示一遍,講清楚實驗所需要的原料、儀器以及注意事項。畢竟學生缺少實驗經驗,需要教師事先做個例子,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深入了解。教師在實驗進行時要加強監督,降低危險發生的可能性。讓學生自己嘗試成功與失敗,并引導學生總結經驗。實驗成功并不是化學實驗課程的最終目的,而要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創新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深入實驗過程,體驗化學實驗的神奇之處,在不斷實驗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加強知識與知識的聯系。
(二)布置家庭實驗,深入聯系生活
學習的目的本質上就是為了學以致用,許多簡單的實驗是可以在簡易的環境中進行的。家庭作業更能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加強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除了練習課堂上的知識之外,教師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發現生活中其他的化學反應,并探究其反應物質及原理。讓學生多自己動手實驗可以幫助他們把知識融會貫通,在實驗出現失誤時,也不會茫然無措,而是馬上去找原因進行彌補。在課堂上,練習實驗最終還是要做出最后結果的,但如果是在課下做的話,還可以自由發揮,出現更多其他創造性的發現也是有可能的。創新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積極性與動手能力,最終提高個人素養。
(三)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許多實驗原料的制取方法簡單且容易,通常制取方法多種多樣,而課本上不會都提到。創新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然后去設計實驗,估計物質制取的可能性、會出現的實驗現象,以及可能產生的失誤。有必要時教師可以在一旁指點,增加學習的效率。整個過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化學發生的過程,只有手動起來大腦才會緊跟著動起來,一味地旁觀只能讓學生機械的記憶,然而這并不是進行實驗的最初目的。所以,教師要使學生自己去探索、創造與創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將科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創新理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如今社會發展迅速,一味地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創新和發展才是驅動力。單純的停留在對知識的淺層理解,是無法在生活中自如應用的。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師要在培養素質人才的同時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最終使其成為實用性人才。單單知識層面的比拼是不夠的,知識是可以隨時在書上獲得的,意識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多想想就能有的,而是長時間的耐心培養。所以學生更多的是需要潛在的力量,也就是是否能夠創新。
四、結語
究其根本,創新理論教育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造性,培養實用性人才。直接讓學生參與進實驗過程就是踐行這條理論最好的方式?;瘜W實驗強調的是過程,而不是最終的實驗結果,是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體驗化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創新理論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無疑是最適合當今學生的理論。唯有創新才不會在社會進步的路程中被淘汰掉。
參考文獻:
[1]李德前.例談初中化學實驗創新的思維方法[J].化學教學,2013(3).
[2]秦光獻,李德前.例談初中化學實驗創新的科學性和簡約性[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5).
[3]邢磊,李曉莉,歷晶.中學化學創新實驗研究綜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朱祺祿(1982.11— ),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11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