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瘋狂的“高四”“高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姜澎文

  “為了清華、北大而落榜”――在各地高分復讀生的一致目標下,能不能考上清華和北大,已經成為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志。而考取這兩所學校的考生比率,也成了考量一所中學甚至地方教育質量和政績的標準。
  沒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就自愿落榜復讀,已經成為中西部一些地區的獨特“景觀”。近日,直屬教育 的上海8所高校在中西部地區進行了巡回招生咨詢,記者隨隊采訪,目睹了其中一些怪現象。
  為清華、北大而復讀
  家在陜北的李語已經一年沒有回過老家了?!白鲱}目,主要是做題目,反反復復地做,做得熟練得看到題目就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做過了,甚至可以知道在哪本書里接觸過了。還有就是看書,要看到教材和輔導書里的每個邊邊角角,每個小批注都滾瓜爛熟才行”,這就是小李每天的學習內容。沒有娛樂,沒有休息,沒有任何課外的活動。
  像小李這樣的考生,單在她就讀的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就有幾十人。他們都是因為之前沒能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選擇了“自愿落榜”,上高四、高五。
  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每屆高三有500多名學生,都是來自全省的優秀學生。校園里充滿“沖擊”清華和北大的“勵志氛圍”。學校里多處貼著去年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生的名單。
  去年高考時,兩大名校在陜西全省共招生200多名,西工大附中共有88名學生考上了兩大名校,占去了考取學生總數的40%。小李考了616分,距北大錄取線只差4分。她完全可以去一個不錯的一本高校,但“還在填報志愿時,老師就說我們這樣的學生當然要填北大清華,后面那些志愿不用考慮。如果考得不好,可以留在原校復讀?!?
  開始幾天,小李還有點猶豫,但老師特別支持她復讀,小李的爸爸卻表示反對。最終老師用一句“復讀只后悔一年,不復讀后悔一輩子”打動了小李的父親。
  錄取高分生是“不友好行為”?
  對于陜西當地高中名校來說,清華和北大以外的大學,如果招收了他們的高分考生,都得算“非常不友好的行為”。
  一位985高校的招生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從西安一所‘超級牛校’里招了10多個學生。其中有兩個是上了清華錄取分數線,后來填報我們學校的。直到現在,這所中學的校長一看到我就抱怨‘你們這樣做,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聲譽’。這還不算糟糕,如果是小縣城的學校,有希望沖擊清華北大的考生,如果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選擇了我們學校的話,校長差不多都會找我們拼命了。很多小城市的高中,優秀考生沒考上清華北大,直接進復讀班,我們連見都別想見到?!?
  實際上,很多時候,高分復讀并非學生自主的選擇,錯綜復雜的利益在其中推波助瀾,使高分復讀、非清華北大不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不到600分別來報名
  在陜西,記者撥通了幾所著名公辦高中的電話,詢問復讀的事,對方回答:“現在別來問這事。等高考結束了,考分起碼得600分,你才有資格打我們的報名電話?!睋私?到公辦中學申請復讀,除了必需的高考分數,收費檔次也不等。
  河南省的復讀經濟也是相當發達。今年,河南共有95萬考生,其中30萬是復讀生。在河南2000年以來的高考狀元中,有接近一半是復讀生。
  在河南新鄭最著名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一屆復讀生有1300多人,共22個班級。其中3個是宏志班,就是免學費,包吃包住的班。宏志班的學生考分都相當高,去年的入學分數線是630分。其余19個班都是收費班,一口價2.7萬元。以最低一個班70個學生算,一年學費收入就有4000多萬元。
  一般來說,每個宏志班都有六七個能夠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生?!皩W校會發給他們每人4萬元獎勵,考上人大,也可以有5000元的獎勵?!睂W校有關人士說。
  從2004年創辦到現在,該校已經創出了品牌,當地政府也給了學校很多政策支持。最大的優惠就是,想到這里復讀的學生,尤其是高分考生,戶籍調動完全放開。
  10萬元搶一個好苗子
  “今天我們班有個同學告訴我,有其他地方的復讀學校帶著錢來找他,承諾他遷轉戶籍到當地去高考,不管考上了什么大學,都給10萬元獎勵。這種事情我們經常遇到?!北贝蟾街泻幽戏中:曛景嗟陌嘀魅瓮衾蠋煼Q:“有些小縣城的公辦學校會想方設法地到我們這里來挖學生?!?
  挖好苗子是一場激烈的較量。有時候,甚至鬧到難以收拾。去年,重慶爆出的高考狀元民族政策加分造假丑聞,用當地一位教育界業內人士的話說:“何川洋被揭露民族加分造假,其實就是巴蜀中學和南開中學互掐的結果?!?
  這位業內人士介紹,巴蜀中學每年都會出動大批老師四處搜羅高分學生,然后包裝各種競賽和加分,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分數。近年來,巴蜀中學的高考成績每年都比老牌的南開中學好。去年,急了眼的南開中學發動老師四處搜羅巴蜀中學造假的證據,結果在招生辦發掘出了材料,何川洋事件隨即轟動全國。
  公辦學校之間形成如此惡性競爭,是因為明確的利益。因為每年考上清華北大學生數量多的學校不僅可以得到各類榮譽,還能“順勢”發展學校的三產,即復讀學校。不僅能為學校樹立口碑,同時還能幫助學校外辦的復讀學校吸引更多的學生。
  錯位價值觀的悲哀
  當復讀成為一種普遍的價值觀,并且目標集中于極少數幾所高校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出了問題。
  一名復讀了兩三年的考生和一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在高考時同臺PK,最終上了五六年高中課程的復讀生在分數上勝出,被名牌高校錄取。事實上,中國大學每年都要錄取大量這樣的考生。一位教育界專家直言不諱地表示,這種現象是中國大學的悲哀,“因為高校選拔學生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分數,因此學生、學校都只能把考出高分作為自己的天職。大學也因此只能錄取那些擁有更多應試經驗和技巧的學生。在這種條件下,你很難要求大學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對于大多數中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機會知道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究竟是什么,也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對自己的高等教育進行理性的選擇?!蹦持袑W校長指出,社會并沒有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除了高考,除了名校,其它的路都不怎么被大家認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736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